前言 1
诗序:弦歌千年传响&秦岭雪(李大洲) 1
学术思想研究及著述评介 3
从师问学记&林岗 3
文心天然——诗人学者饶芃子&余虹 8
诗化的批评——饶芃子文学批评的品格&柯汉琳 12
试谈饶芃子老师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钱超英 16
慨而有思 文心可鉴——浅谈饶芃子老师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陈丽虹 29
我写我心——饶芃子文学交谈中的我性话语&余虹 37
热心与智心的交融——读饶师芃子的序跋文&刘绍瑾 40
永不衰变的人生之梦&徐南铁 45
溶古典与现代文学于一炉——饶芃子文学评论与理论研究风格初探&钟晓毅 50
我眼中的“饶家军”场效应&陆环 58
把栏杆拍遍会登临意&王天权 62
饶芃子先生与广东比较文学&黄耀华 68
心随饶师读《红楼》&李凤亮 74
比较戏剧的可喜收获——《中西戏剧比较教程》评介&蒋述卓 81
《中西戏剧比较教程》&小笛 86
文学灵魂的钩沉——谈饶芃子《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郭小东 89
批评的纯真与智慧——读饶芃子《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费勇 93
略谈文学的圆形批评——以《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为例&刘伟林 96
自由的心灵 文化的熏染——评饶芃子《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林扬 100
精神的舞蹈——读《艺术的心镜》&倪鹤琴 105
澄明的省思——评《艺术的心镜》&林宋瑜 107
开启另外的门——读《艺术的心镜》&平频 111
情理交融的结晶——从《心影》看饶老师文学评论的特色&游焜炳 114
经验批评作为“阅读的结果”——读饶芃子文学评论集《心影》&王列生 124
以“龙”会友学术为怀——读《文心雕龙研究荟萃》有感&陈永标 127
师生情谊 133
悠悠不尽师生情&卢菁光 133
一棵挺拔的树&张振金 137
说说饶老师&钟永华 143
解读吾师饶芃子&李瑾章 148
既赠我鱼又教我渔——饶老师教书育人二三事&胡跃生 152
不老的情结——我心目中的芃子老师&李观鼎 155
爱,是不能忘记的&汤梅笑 160
心心相印游天池&倪鹤琴 164
尊师重教 待生如友——说说我们的饶老师&谭显明 167
不忘师训 加倍努力&孙锐卿 170
那一片青草地——致我的导师饶芃子教授&梁凤莲 173
扶持——记恩师饶芃子教授&李远荣 177
永远不会忘记的爱&张瑞德 181
益友与恩师&王列耀 185
诗意人生&莫嘉丽 189
认识芃子先生&卫景宜 193
师门往事散记&荆成 196
国内外报刊报道撷英 201
艺海逐浪磨心镜&廖东玫 卢颖 201
桑榆非晚 学无休止——记著名学者、暨南大学博士导师饶芃子教授&彭蔚 207
锦心绣口 学者才人——饶芃子教授印象&刘丹 210
才华横溢 清丽脱俗——记文艺理论家饶芃子教授&年腊梅 212
同根相连 各具特色——饶芃子教授谈海外华文文学&爱薇 215
饶芃子主张从文化视角去重估海华文学跨全球觅共性&林明水 220
海华文学走向大同&赵维富 223
海外华文文化可划分为三种&记者 226
九十年代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将掀起热潮——访著名比较文学学者饶芃子&刘浪 229
文学研究中的“海外风”——访中华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饶芃子教授&韩庆文 232
繁荣海华文学 弘扬民族文化——记饶芃子马来西亚之行&黄耀华 234
在世纪之交的起跑线上——与饶芃子漫谈台、港、澳文学研究&钟晓毅 236
比较文学兴起和发展,是新学术意识觉醒,是文学研究走向世界的一种趋向&林路 240
寻找中西文学的交汇点——访饶芃子教授&刘斯翰 242
开创中西戏剧比较的先河&庄文永 247
中国比较文学界的女强人——饶芃子教授印象记&夏景 249
寻找中西文化的交汇点——访暨南大学中文系饶芃子教授&朱卉异 251
喝名著的乳汁长大&曾 佳 253
广东才女饶芃子&刘星 255
饶芃子和她的驾驭艺术&张怡妮 257
新时期文学的三方面变化&廖子馨 262
敢遣“大风”上笔端&周文韶 左夫 264
《心影》出版暨岭南文艺批评现状研讨会综述&黄耀华 266
师序选辑 271
《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文集》序 27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与比较论》序 273
《感悟的智慧》序 276
《边鼓集》序 279
《澳门现代女性文学论》序 282
《丛林中的玫瑰》序 285
《都市的眼睛》序 288
《望海潮》序 290
《落叶的季节》序 293
《眼色朦胧》序 297
附录:饶芃子先生近年教学科研情况简介 300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