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概论 1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1
一、pH和[H+] 2
二、pH、PaCO2和HCO3 -之间的关系 2
第二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5
一、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5
二、阴离子隙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6
三、潜在HCO3 -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7
四、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的临床应用 8
第三节 水平衡及水代谢紊乱 10
一、水平衡的生理基础 10
二、水的代谢紊乱 15
第四节 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 23
一、电解质变化与酸碱平衡紊乱的规律 23
二、酸碱平衡紊乱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25
参考文献 27
第二章 肺气体交换 28
第一节 气体的物理性质 28
一、气体交换的定律 28
二、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30
三、水蒸气分压 31
第二节 呼吸动力机制 31
一、呼吸肌 31
二、呼气肌 32
三、呼吸器官(肺和胸廓)的阻力 32
第三节 肺的容量和通气 35
一、肺容量及组成 35
二、肺的通气 37
第四节 肺的换气 38
一、通气和血流的比例 38
二、气体扩散 41
第五节 肺的血液循环 43
一、肺循环的解剖特点 43
二、肺循环的压力 43
三、血流的阻力 44
四、肺血流 45
第六节 呼吸的调节 47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47
二、神经反射调节 48
三、化学性调节 48
参考文献 50
第三章 二氧化碳的生成及调节 51
第一节 二氧化碳在体内的分布 51
第二节 二氧化碳的运输和排出 52
一、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送形式 53
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55
三、二氧化碳清除率与呼吸商 56
第三节 影响二氧化碳运输和排出的因素 56
一、影响二氧化碳运输和排出的主要因素 56
二、影响二氧化碳运输和排出的其他因素 59
第四节 二氧化碳呼出的调节 60
一、外周化学感受器 60
二、中枢性化学感受器 61
三、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 62
四、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氧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63
第五节 二氧化碳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65
第六节 二氧化碳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65
一、二氧化碳对机体作用的特点 65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66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66
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67
五、对肾脏及电解质的影响 68
六、高碳酸血症和低碳酸血症的危害 68
第七节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及其相关通气策略 69
一、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其他不良反应 70
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1
三、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实际应用和对策 72
四、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允许范围及禁忌证 74
五、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74
参考文献 75
第四章 血氧及氧的运输 77
第一节 氧的基础理论 77
一、基本概念 77
二、氧的运输 78
三、氧在组织中的释放和利用 84
第二节 缺氧机制 86
一、肺血流动力学 86
二、肺气体交换 87
第三节 低氧血症的原因与鉴别 91
一、低氧血症的原因 91
二、低氧血症的鉴别 93
第四节 缺氧的病理生理 94
一、缺氧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94
二、缺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94
三、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95
四、缺氧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95
五、缺氧对泌尿及消化系统的影响 95
第五节 氧供与氧耗 96
一、氧输送量、氧耗量和氧摄取率 96
二、氧输送与氧消耗的关系 97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输送与氧消耗的关系 98
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组织氧合状态的监测 99
五、判断低氧血症的常用参数 104
参考文献 105
第五章 PaO2、PaCO2和SaO2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106
第一节 氧降阶梯与呼吸的五个环节 106
第二节 P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108
一、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109
二、导致低氧血症的原因及鉴别 110
三、VQ比值对气体交流交换的影响 110
四、V/Q比值失调的生理调节 111
五、肺换气功能障碍类型的鉴别 112
第三节 PaO2、SaO2、Hb和动脉血氧含量 113
一、低氧血症和缺氧的概念 113
二、血液运送氧的两种形式 114
三、Hb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116
四、Hb与O2结合的特点 117
五、氧解离曲线和半饱和PO2(P50)及其影响因素 118
六、影响P50所处的位置因素 119
第四节 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119
第五节 PaO2、SaO2和氧含量 122
第六节 PaCO2和肺泡通气 125
第七节 组织氧合状态的评估及临床意义 127
一、组织氧合状态的评估 127
二、PCO2高而SaO2低的原因 132
三、PaO2/FiO2的临床意义 133
四、动脉肺泡气氧分压比值的临床意义 133
参考文献 133
第六章 酸碱平衡的调节 135
第一节 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135
一、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 136
二、缓冲系统 136
三、肺的调节 137
四、肾脏的调节 138
第二节 红细胞内酸碱平衡及调节 140
一、红细胞内酸碱平衡状态的测定 140
二、pHi的正常值 141
三、影响pHi的因素 142
四、pHi的调节 143
五、红细胞内酸碱平衡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 145
第三节 脑脊液酸碱平衡及调节 145
一、脑脊液的解剖生理 145
二、脑脊液-血液酸碱指标及离子成分的关系 148
三、脑脊液对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 151
四、脑在脑脊液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154
五、脑脊液离子主动转运的形式 157
六、酸碱平衡紊乱时脑脊液的酸碱平衡调节 161
参考文献 164
第七章 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与紊乱 165
第一节 电解质分布与调节 165
一、电解质分布 165
二、电解质的需要量与调节 167
三、血清电解质调节机制 168
第二节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168
一、钾的生理功能 168
二、钠的生理功能 169
三、镁的生理功能 170
四、钙的生理功能 170
五、氯的生理功能 170
第三节 常见血清电解质紊乱 171
一、低氯血症 171
二、低钠血症 172
三、低钾血症 174
四、高钾血症 175
五、低镁血症 177
参考文献 179
第八章 血气分析测定原理与方法 180
第一节 血气分析的测定原理 180
一、pH电极 180
二、PCO2电极 181
三、PO2电极 182
第二节 血气分析的测定技术 183
一、标本的采集 183
二、标本的保存 183
三、仪器的操作 184
四、影响血气分析测定结果的因素 184
第三节 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186
一、观察法 187
二、简易质控法 187
三、标准质控物法 188
第四节 血气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及温度校正 190
一、温度对PO2的影响 190
二、温度对pH和PCO2的影响 191
三、其他参数计算 191
第五节 血气分析仪的保养与故障维修 193
一、仪器的保养 193
二、仪器常见故障分析 193
第六节 血气分析仪发展概况 194
参考文献 195
第九章 血气分析指标与判断方法 196
第一节 常用考核酸碱平衡紊乱的指标 196
一、pH 196
二、PCO2 196
三、HCO3 - 197
四、标准碳酸氢盐 197
五、缓冲碱 197
六、碱剩余 197
七、总二氧化碳量 197
八、二氧化碳结合力 198
九、动脉血氧分压 198
十、血氧饱和度 198
第二节 常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99
一、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199
二、血二氧化碳指标及其意义 202
第三节 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203
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03
二、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的可行性 204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方法 204
一、首先要核实实验结果是否有误差 205
二、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 205
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206
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206
五、用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来判断 207
六、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 208
第五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主要步骤 209
一、第一步:评估氧合 209
二、第二步:评估酸碱度 210
三、第三步:评估原发与继发(代偿) 211
四、第四步:只用于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211
五、第五步:评估单纯性与混合型 212
六、第六步:计算阴离子隙值 212
七、第七步:提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的常用方法 213
八、第八步:综合判定 214
参考文献 214
第十章 阴离子隙及其临床应用 215
第一节 阴离子隙的概念 215
第二节 阴离子隙的异常 216
一、AG升高 216
二、AG降低 219
第三节 阴离子隙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220
一、AG对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断意义 221
二、AG对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意义 221
三、AG降低的意义 222
四、AG可作为血清电解质的质控工具 222
五、AG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223
参考文献 223
第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判断 225
第一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判断 225
一、代谢性酸中毒 225
二、代谢性碱中毒 226
三、呼吸性酸中毒 227
四、呼吸性碱中毒 228
第二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类型、诊断及处理 230
一、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30
二、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32
三、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33
四、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34
五、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 236
六、代谢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37
七、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238
八、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 240
参考文献 241
第十二章 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判断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242
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进展的概念 242
第二节 评估动脉血气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243
第三节 酸碱分析的阴离子隙法及临床应用 244
第四节 潜在HCO3 -及其临床应用 247
第五节 酸碱分析的Stewart理化法及其意义 249
第六节 酸碱分析的BE法及其意义 250
第七节 碳酸氢盐隙法及其临床意义 252
一、碳酸氢盐隙的概念 252
二、碳酸氢盐隙的临床意义 253
第八节 血浆蛋白和血清磷在酸碱分析中的意义 254
第九节 pH与[H+]的关系及对酸碱平衡的评估 256
第十节 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及临床应用 259
第十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方法 260
一、核实其动脉血气参数是否有误差 260
二、分清酸碱平衡紊乱是原发性或继发性 261
三、分析是单纯性或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262
四、用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来判断 263
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63
第十二节 临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判断 264
一、代谢性酸中毒 264
二、代谢性碱中毒 265
三、呼吸性酸中毒 266
四、呼吸性碱中毒 267
五、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68
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70
七、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71
八、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72
九、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 274
十、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74
十一、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277
参考文献 280
第十三章 静脉血气分析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282
第一节 对混合静脉血的血气评估和临床意义 282
一、概述 282
二、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气分析正常值 283
三、混合静脉血的血气评估和临床意义 283
第二节 心肺复苏时静脉血的血气变化特点 285
一、心搏、呼吸骤停时的静脉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 285
二、心肺复苏中混合静脉血气比动脉血气更能准确反映酸碱变化 287
参考文献 288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及其酸碱平衡紊乱 289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 289
一、病因 290
二、治疗 290
第二节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91
一、病因 291
二、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292
三、病理 293
四、临床表现 294
五、诊断 297
六、治疗 298
七、预后 300
第三节 慢性呼吸衰竭 300
一、病因 300
二、发病机制 300
三、病理生理 302
四、临床表现 305
五、诊断 307
六、治疗 307
第四节 呼吸支持技术 311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311
二、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 311
三、常用通气模式 312
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313
五、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314
六、有创正压机械通气 314
第五节 呼吸衰竭时酸碱平衡紊乱及其临床意义 315
一、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酸中毒 315
二、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316
三、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17
四、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 317
五、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18
六、严重缺氧伴有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318
参考文献 320
第十五章 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322
第一节 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与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特点 322
第二节 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与电解质变化及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323
一、严重缺氧伴呼吸性酸中毒 323
二、严重缺氧伴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25
三、严重缺氧伴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325
四、缺氧伴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26
五、严重缺氧伴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327
第三节 肺心病患者临终前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特点 329
第四节 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内的酸碱平衡紊乱 330
一、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内酸碱变化 330
二、调节机制 330
三、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内相对偏碱的临床意义 331
第五节 肺心病呼吸衰竭时脑脊液酸碱平衡紊乱 332
一、呼吸性酸中毒时脑脊液酸碱变化 332
二、呼吸性碱中毒时脑脊液酸碱变化 333
三、CO2排出后碱中毒时脑脊液酸碱变化 333
参考文献 333
第十六章 支气管哮喘患者动脉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 334
第一节 哮喘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334
一、病因与诱因 334
二、发病机制 335
三、病理 336
四、酸碱平衡调节的病理生理 336
第二节 哮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338
一、临床表现 338
二、诊断 339
三、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评估与判断 341
第三节 哮喘的治疗 344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345
二、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349
参考文献 351
第十七章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352
第一节 危重病患者常见动脉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规律 352
一、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 352
二、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呼吸性酸中毒 353
三、严重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而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53
第二节 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动脉血气异常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354
一、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 354
二、严重缺氧伴有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 354
三、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呼吸性酸中毒 355
四、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 355
五、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伴有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356
六、代谢性酸中毒 357
七、代谢性碱中毒 358
八、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358
第三节 危重病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原则 359
参考文献 359
第十八章 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361
第一节 心搏骤停时血气变化的特点 362
第二节 几个新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365
一、二氧化碳超射及其产生机制 365
二、反常性高碳酸性酸中毒及其产生机制 366
第三节 纠酸药物简介 367
一、纠酸药物 367
二、消草酯的优点 368
第四节 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问题 369
一、国外纠酸治疗现状 369
二、纠酸治疗的缺陷 370
三、国内纠酸治疗现状 371
四、近代纠酸的观念 371
参考文献 372
第十九章 麻醉患者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 373
第一节 麻醉对患者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影响 373
一、麻醉对呼吸功能影响产生的血气和酸碱变化 373
二、麻醉对肾功能影响产生的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变化 376
第二节 不同疾病或手术患者麻醉中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 378
一、创伤患者 378
二、肺功能不全患者 379
三、心血管功能不全患者 379
四、肝功能不全患者 379
五、肾功能障碍患者 380
六、颅脑创伤或颅内手术患者 381
七、急腹症患者 381
八、婴幼儿 381
九、老年患者 382
十、肥胖患者 383
十一、糖尿病患者 383
第三节 麻醉手术中突发事件患者血气和酸碱平衡变化 384
一、肺水肿 384
二、肺栓塞 384
三、呼吸、心搏骤停 384
第四节 体外循环中的血气和酸碱变化 385
参考文献 387
第二十章 心血管外科患者围术期血气和酸碱稳态理论与临床应用 388
第一节 低温和酸碱稳态:pH稳态和α稳态 388
第二节 低温体外循环中的血气和酸碱稳态管理 390
第三节 血气酸碱稳态和心血管手术中的心脑保护 391
第四节 心血管外科围术期的常见酸碱平衡紊乱 392
一、代谢性酸中毒 392
二、代谢性碱中毒 393
三、呼吸性酸中毒 394
四、呼吸性碱中毒 394
参考文献 395
第二十一章 胸外科疾病围术期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396
第一节 单肺通气对血气变化的影响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调节机制 396
一、单肺通气对血气变化的影响 396
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调节机制 397
第二节 胸部不同疾病及手术患者血气变化与围术期处理 398
一、胸部不同疾病及手术患者的血气变化 398
二、围术期的处理 401
参考文献 402
第二十二章 肾脏疾病患者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403
第一节 肾脏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403
一、近端肾小管的Na+/[H+]交换 403
二、肾脏远端肾单位集合管的泌[H+] 405
三、肾脏近曲小管泌NH3泌NH4 +保碱 407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的酸碱平衡紊乱和血气特点 409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409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410
第三节 肾小管疾病的酸碱平衡紊乱和血气特点 411
一、原发性肾小管疾病 411
二、继发性肾小管疾病 412
第四节 肾功能衰竭的酸碱平衡紊乱和血气特点 413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413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414
参考文献 415
第二十三章 胃肠道疾病患者血气与水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416
第一节 胃肠道中水、电解质正常含量与酸碱变化 416
一、胃肠道水和电解质的代谢 416
二、胃肠道中水、电解质的代谢及其酸碱度 421
第二节 胃肠道液中水、电解质异常丢失和代谢紊乱 424
一、临床常见的几种消化液的丢失及其发病机制 424
二、不同年龄胃肠道疾病时水、电解质紊乱 425
第三节 胃肠道疾病电解质改变及酸碱平衡紊乱 426
一、胃肠道疾病电解质改变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 426
二、胃肠道疾病电解质改变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预防 445
参考文献 446
第二十四章 肝胆外科患者血气与水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448
第一节 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448
一、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特点 448
二、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水、电解质变化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 453
第二节 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呼吸功能不全 456
一、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手术后的呼吸系统问题 456
二、肝胆外科危重病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58
参考文献 462
第二十五章 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464
第一节 肝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与病理生理基础 464
一、肝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464
二、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465
第二节 肝性脑病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与发生机制 466
一、肝性脑病患者的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466
二、肝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机制 474
第三节 肝性脑病患者血清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及防治 475
一、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清电解质平衡紊乱 475
二、肝性脑病患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 478
参考文献 479
第二十六章 糖尿病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481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81
一、酮体的生成与利用 481
二、发病机制 482
三、诱发因素 483
四、临床表现 484
五、诊断 485
六、治疗 485
第二节 乳酸性酸中毒 488
一、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 489
二、临床表现 491
三、诊断 492
四、乳酸性酸中毒的分类 492
五、治疗 494
六、预后与预防 495
参考文献 495
第二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气变化及酸碱平衡紊乱 496
第一节 概述 496
一、脑血液循环和脑代谢的生理特点 496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 497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血气变化和酸碱平衡紊乱 498
一、急性脑血管病 499
二、颅脑创伤 499
三、癫痫 500
四、脊髓病变 500
五、神经源性肺水肿 500
第三节 血气改变和酸碱平衡紊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501
一、低氧血症 501
二、高碳酸血症 502
三、代谢性酸中毒 502
四、呼吸性碱中毒 502
五、代谢性碱中毒 502
参考文献 503
第二十八章 代谢性酸中毒 504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504
一、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 504
二、正常AG型酸中毒 508
第二节 代偿机制 511
一、缓冲作用 511
二、肺的调节 513
三、肾的调节 513
第三节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515
一、临床表现 515
二、诊断 517
三、治疗 517
参考文献 520
第二十九章 代谢性碱中毒 521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521
一、胃肠道[H+]丢失过多 521
二、低钾血症 521
三、低氯血症 522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522
五、补碱过多 522
六、高碳酸血症后碱中毒 523
第二节 代偿机制及对其机体的影响 523
一、机体的代偿调节 523
二、对机体的影响 523
第三节 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525
一、临床表现 525
二、诊断 525
三、治疗 527
参考文献 528
第三十章 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护技术与临床应用 529
第一节 胃张力计 529
一、测定方法 529
二、影响因素及其局限性 531
三、临床应用 531
第二节 碳酸图仪 534
一、呼出气CO2监测的历史回顾 534
二、测定原理 534
三、有关术语及波形 538
四、影响因素 544
五、临床应用 546
第三节 血气监护仪 550
一、血气监护仪的发展历史 550
二、血气监护仪的测定原理 552
三、血气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及操作方法 554
四、血气监护仪的质量标准 555
五、临床应用 557
六、正确认识血气监护仪的作用 558
参考文献 558
第三十一章 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 560
一、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 560
二、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2 561
三、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3 561
四、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4 562
五、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5 562
六、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6 563
七、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7 563
八、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8 564
九、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9 565
十、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0 565
十一、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1 566
十二、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2 566
十三、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3 567
十四、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4 567
十五、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5 568
十六、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6 568
十七、常见酸碱平衡紊乱典型病例分析例17 570
参考文献 571
第三十二章 酸碱平衡及血清电解质紊乱的防治原则 572
第一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 572
一、原发病因和因素的处理 572
二、补充碱性药物原则 573
三、碱中毒的处理原则 574
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处理 575
五、维护肺、肾等主要酸碱平衡调节器官功能 576
第二节 血清电解质紊乱的防治原则 576
一、低氯血症 577
二、低钠血症 577
三、低钾血症 578
四、高钾血症 579
五、低镁血症 580
六、低磷血症 581
参考文献 582
附录 动脉血气分析主要常用公式及酸碱紊乱判断分析表和酸碱列线图 583
一、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公式 583
二、肺泡气氧分压(PAO2)公式 584
三、动脉血氧含量(CaO2)公式 584
四、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585
五、阴离子隙(AG)公式 585
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 586
七、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判断公式 588
八、不同大气压环境下FiO2及计算公式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592
九、pK与HCO3 -间的关系 594
参考文献 596
中英文对照索引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