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抓住灵魂:发挥“指导思想”的引领功能 1
第一节 理解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1
第二节 认识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 6
第三节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9
第二章 紧扣主题:发挥“共同理想”的凝聚功能 25
第一节 通过“必然性”教育凝聚大学生 26
第二节 通过“现实性”教育凝聚大学生 31
第三节 通过“融合性”教育凝聚大学生 35
第三章 把握精髓:发挥“两种精神”的支撑功能 50
第一节 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科学内涵 51
第二节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58
第三节 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的路向 62
第四章 夯实基础:发挥“荣辱观”的定势功能 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85
第二节 大学生荣辱观的偏差及成因 95
第三节 科学构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体系 103
第五章 前提条件:融入教育者人格力量 108
第一节 教育者人格力量的作用 109
第二节 教育者人格力量的基础 111
第六章 活化阵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130
第一节 “主阵地”缘由探析 131
第二节 “主阵地”功能考察 135
第三节 对“‘四化’融入”的理性思考 140
第七章 人本诉求:融入学生生活 150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意蕴 150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构想 157
第八章 学以致用:融入学生实践 171
第一节 构建“三足鼎立”的实践教学实施体系 172
第二节 构建“三管齐下”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87
第九章 约束激励:融入“二律”管理 196
第一节 “他律”与“自律”的有机融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管理的辩证思考 197
第二节 人性化的“他律”与觉悟性的“自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管理的宏观筹划 202
第十章 深度渗透: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向度 2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理 22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239
第十一章 舆论导向:融入网络媒介 246
第一节 网络媒介的特点及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的机遇 247
第二节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的挑战 254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网络媒介的理路 257
第十二章 效果检验:引入“三化”评价机制 267
第一节 评价理念人性化 268
第二节 评价过程动态化 274
第三节 评价体系多元化 279
参考文献 285
后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