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为世范——孔子的人生轨迹 1
孔子的“身份证” 3
孔姓由来 4
家庭成员 4
从政履历 5
周游列国 6
薪火传承 7
孔子的著述 7
《麟经》传说 8
孔氏族系 9
孔子的老师 15
孔子年表 18
第二章 言为世法——孔子与《论语》 25
版本概说 27
孰为编者 27
注本简述 28
成书之谜 30
播扬六艺 30
《孔子家语》 32
海外影响 34
第三章 圣迹犹在——孔子的足印 37
万仞宫墙今犹在 39
先师手植桧 41
歌咏舞雩坛 42
讲学洙泗间 43
嘉祥获麟台 44
泰山瞻鲁台 45
虎山叹苛政 46
孔子观礼处 47
不饮盗泉水 47
泰山孔子庙 49
孔子登临处 49
?邑见荣启期 50
夹谷齐鲁会 51
援琴龟山畔 52
学乐闻韶台 53
孔子还乡祠 54
孔子问津处 55
孔子见南子 56
孔子晒书台 58
学堂岗圣庙 59
匡地遭围攻 59
第四章 宫墙万仞——“三孔”与海内外孔庙 61
孔庙徜徉 63
孔林探幽 65
孔府寻踪 66
从祀制度 68
四配十二哲 70
孔庙两庑配享贤儒 75
孔庙的功能与价值 81
太学与国子监 86
中国孔庙 88
海外孔庙 97
第五章 第一家族——世界上传承最为完整的庞大家族 103
孔子的祖籍 105
孔子的后裔 106
“内孔”与“外孔” 106
“北孔”与“南孔” 107
孔氏家谱 110
行辈用字 113
第六章 大成至圣——孔子身后的誉与毁 115
大成至圣先师 117
生前否认自己是圣人 120
以“丧家狗”自嘲 120
焚书坑儒 121
打倒孔家店 123
“批林批孔” 126
身后的“荣誉称号” 127
孔子形象的异化 128
古今名人评孔子 130
《圣迹图》与孔子像 131
第七章 乐活人生——孔子的写意生活 135
孔颜乐处 137
注重仪表 138
讲究饮食 139
行止有度 140
谨言慎行 141
好学不倦 143
诗思无邪 144
仁爱乐生 146
第八章 泽被万世——孔子与儒家学派 149
儒学溯源 151
孔门弟子 152
儒分为八 154
孔子与孟子、荀子 156
春秋三传 157
性善说与性恶说 158
谶纬之学 161
理学与心学 162
乾嘉学派 164
现代新儒家 165
第九章 内圣外王——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167
三纲领、八条目 169
三纲五常 171
中庸之道 173
义利之辩 174
天道性命 176
天人合一 177
阴阳五行 178
五德终始说 179
皇极经世说 180
敬天畏命 182
知行合一 183
第十章 四海皆准——儒学的海外影响 185
儒学在日本 187
儒学在朝鲜 192
退溪学派 194
孔子与韩国 196
儒学在东南亚 200
儒学在欧洲的传播 201
孔子文化世界行 206
孔子学院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