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儿童爱看儿童,但不爱看熟悉的环境 2
美国学前教育同样忽略审美 2
从儿童角度进入美学研究 5
科学方式与哲学、美学方式 6
孩子怎样看待同类与生存环境 10
童年奥秘与文学原理 14
关于方法的两点补说 15
内篇 20
第一章 节奏:最初的审美体验 20
皮亚杰理路清通,并不难懂 20
婴儿审美最“形式化” 25
为什么原始童谣大多半通不通 28
童谣的节奏与童话的节奏 34
皮亚杰也谈节奏,但未往审美深究 38
节奏的“松开” 40
“复演说”与“原始思维” 43
第二章 内化:审美情感的诞生 50
人与动物之别: “内在性”和“无限性” 50
“前审美”还不是完整审美 55
情绪与情感两分,审美可迎刃而解 58
“内化”形成,亦即节奏“松开” 64
“恶作剧”与想象力 68
第三章 想象:幼儿审美第一要素 80
蔼理斯与周作人的三段论 80
为什么想象力发展会有关键期 84
想象即类比——纵情挪移 89
想象即猜测——形象演绎 92
想象即移情——身心投入 95
想象即主观——自我中心 101
想象在审美中的地位 104
对别林斯基的一点补正 109
外篇 114
第四章 形式记忆与想象力及创造性 114
遗忘期与大脑结构 114
课堂上的形式记忆 118
古希腊哲学受益于审美-想象 120
用“复演说”解“轴心时代”之谜 122
审美经验与调动图式的能力 125
波兰尼的认知其实还是想象 128
“智的直觉”与批评中的“禅悟” 132
想象都一样,成果有不同 136
形式记忆与人类史 142
第五章 情感情绪身体记忆与潜意识 148
“常识”淡化为潜意识 148
思维“快进”也成潜意识 155
情感-情绪-身体 161
为什么显意识更易遗忘 167
弗洛伊德的智慧与局限 170
后记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