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古典经济学原理 离散主义、量化理性与制度价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0211275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哲学方法论、生产理论、个体理性、企业理论、制度价值论、新应用经济学等角度,对后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整体阐述。其中,离散主义、量化理性、制度价值论等,是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创新。本书认为,当代经济社会正处于离散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过程中,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哲学方法、思想内核与基本体系需要重新审视。本书在继承与批判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

第一章 后古典经济学的提出 1

1.1 古典经济学及其批判 1

1.1.1 古典经济学界定 1

1.1.2 基本理论与假设 3

1.1.3 古典经济学批判 7

1.2 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批判 8

1.2.1 新古典经济学界定 8

1.2.2 基本理论与假设 9

1.2.3 新古典经济学批判 15

1.3 后古典经济学的提出 16

1.3.1 哲学方法论 16

1.3.2 生产、劳动与稀缺性 17

1.3.3 个体理性与企业理论 18

1.3.4 制度价值论 19

1.3.5 应用经济 20

第二章 分布分析、质量判断与离散主义 22

2.1 经济哲学方法论 22

2.1.1 科学哲学方法论 23

2.1.2 实证哲学 26

2.1.3 证伪主义哲学 28

2.1.4 历史主义哲学 30

2.2 经济学方法论的进展与批判 32

2.2.1 经济学方法论新进展 32

2.2.2 一般性批判 34

2.3 分布积分分析方法与逻辑质量判断 36

2.3.1 分布积分分析:对边际微分方法的扬弃 36

2.3.2 逻辑质量判断:个体与整体的模型差异 39

2.4 离散数学与离散主义 40

2.4.1 离散数学 40

2.4.2 离散主义思想 41

2.4.3 离散经济与离散方法 43

2.4.4 基于离散主义的应用经济学 46

第三章 精神大生产与新劳动价值论 48

3.1 物质资料社会化生产 48

3.1.1 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增长 49

3.1.2 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脉络 51

3.2 劳动价值理论 53

3.2.1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界定 53

3.2.2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55

3.2.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56

3.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57

3.3.1 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 57

3.3.2 西方学者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发展 59

3.3.3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现代经济学解读 60

3.4 社会大生产的变革:精神产品与数字化生存 61

3.4.1 精神产品生产 61

3.4.2 数字化生存 64

3.5 新劳动价值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65

3.5.1 劳动属性与劳动差别 65

3.5.2 产品的社会化属性 66

3.5.3 社会发展阶段 67

第四章 稀缺性变革:社会资源与生命消费 69

4.1 传统经济学前提:物质资源稀缺 69

4.1.1 稀缺性的提出 69

4.1.2 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 71

4.1.3 近代资源稀缺性表现 72

4.2 注意力经济学 75

4.2.1 注意力经济学的起源 75

4.2.2 注意力经济学的发展 76

4.2.3 注意力经济与互联网 78

4.3 稀缺性批判: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个体生命空间 79

4.3.1 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 79

4.3.2 个人生命的绝对稀缺 80

第五章 量化理性:定义、属性与蚂蚁效应 84

5.1 个体理性 84

5.1.1 理性人假设 84

5.1.2 完全理性 86

5.1.3 有限理性 87

5.1.4 生态理性 91

5.2 理性悖论 92

5.2.1 一般性评析 92

5.2.2 敞口效应与无穷嵌套 95

5.3 量化理性:定义与特性 97

5.3.1 理性及其量化方法 97

5.3.2 特性之一:边界可达 99

5.3.3 特性之二:理性超越 100

5.3.4 羊群效应:个体理性形成群体无理性 102

5.3.5 蚂蚁效应:个体无理性形成群体理性 104

第六章 市场结构、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 107

6.1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107

6.1.1 理论概述 107

6.1.2 理论发展评析 113

6.2 经济离散化:市场与结构 115

6.2.1 离散经济下的市场形态 115

6.2.2 离散经济下的市场结构 122

6.3 数据成本与企业边界 129

6.3.1 数据成本与数据不对称 130

6.3.2 企业边界的主导因素 132

6.3.3 企业边界的演化表现 134

第七章 制度价值论:价值之源与知识产权 137

7.1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史 137

7.1.1 古典增长理论 137

7.1.2 新古典增长理论 141

7.1.3 制度内生化的经济增长理论 143

7.2 制度价值论与新经济发展模型 148

7.2.1 制度价值论:制度是价值的源泉 148

7.2.2 新经济增长模型:制度与技术的相互替代 150

7.3 知识产权:制度价值论的直接证据(1) 155

7.3.1 起源与概念界定 155

7.3.2 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 157

7.3.3 知识产权的本质:对他人财富的间接占有 158

7.4 理论思考及制度变革 162

7.4.1 理论思考:技术、制度与价值 162

7.4.2 制度变革:价值空间与价值通道 163

第八章 离散金融:虚拟货币与互联网冲击 166

8.1 虚拟货币 166

8.1.1 虚拟货币的起源 166

8.1.2 虚拟货币的职能 169

8.1.3 虚拟货币的发展 171

8.2 互联网金融 174

8.2.1 思维模式与核心功能 174

8.2.2 互联网金融与市场风险定价 180

8.2.3 利率冲击效应 183

第九章 基本范式与应用经济学分支 191

9.1 离散经济基本范式 191

9.1.1 离散化解构 191

9.1.2 数字化表达 194

9.1.3 全息化重构 196

9.2 网络经济:解构世界 197

9.2.1 网络经济与网络外部性 198

9.2.2 网络外部性的理论与实证 199

9.2.3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 203

9.3 数据经济:表达世界 204

9.3.1 大数据现象 204

9.3.2 价值关联与数据经济 206

9.3.3 大数据变革 209

9.4 平台经济:重构世界——制度价值论的直接证据(2) 215

9.4.1 平台现象及研究进展 215

9.4.2 平台本质与平台经济框架 219

第十章 社会异化:精神奴役之路 223

10.1 异化机理:以大数据平台为例 223

10.1.1 什么是异化 224

10.1.2 异化机理及表现 225

10.2 行为异化 226

10.2.1 理性超越与经验超越 227

10.2.2 欲望泛滥与人格释放 228

10.2.3 网络游戏与行为沉迷 230

10.3 私权异化 232

10.3.1 私权及其表现形式 232

10.3.2 私权扩张与公权私有 235

10.3.3 公权模式与棱镜计划 236

附录一 定义、命题与推论 239

附录二 名词索引 253

参考文献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