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现代职教基本观念 3
第一章 课程的评价标准 3
1.1 课程评价传统标准 3
1.2 课程评价新标准 5
1.3 职教课程改造的三项重要原则 7
第二章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9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11
3.1 三个转化与三类高校 11
3.2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根本问题 13
3.3 职教课程的教学目标 14
第二篇 职教课程的改造 21
第四章 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21
4.1 单元课程改造案例 21
4.2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要点 26
4.3 教师观念中的误区 29
4.4 对教师的建议 31
4.5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的格式 32
第五章 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34
5.1 整体课程改造案例 34
5.2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41
5.3 课程整体设计要点 44
5.4 课程进度图与项目情境图 49
5.5 整体设计演示内容 52
第六章 非工科课程的改造 53
第七章 课程整体设计的模式 62
7.1 能力的等级 62
7.2 课程整体设计的五种基本模式 62
第三篇 职教课程中的项目与任务 69
第八章 课程中的项目 69
8.1 什么不是项目 69
8.2 我们所说的项目 73
8.3 项目的承载能力 76
8.4 非项目与项目的比较和改造 76
8.5 项目的识别与改革的案例 78
8.6 项目的设计步骤与检查内容 80
8.7 项目的情境设计 85
8.8 项目中体现的教学要求 88
8.9 项目设计的技巧 92
第九章 现代职教课程的设计特点 94
9.1 一体化课程 94
9.2 职教课程设计的特点与教师的问题 94
第四篇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 103
第十章 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改造思路 103
10.1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04
10.2 课程体系改造的思路 105
第十一章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工作 109
11.1 第一阶段:行业、企业、专业、市场的调研分析 110
11.2 第二阶段: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阶段 113
11.3 第三阶段:课程建设阶段 124
11.4 第四阶段: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126
11.5 改革实施的先后顺序问题 126
第十二章 课程体系改造的基本原则 128
12.1 系统原理 128
12.2 目标原理 130
12.3 具体原则 131
第十三章 专业课程体系的五种类型 136
13.1 第一种类型:“学科体系+实验”的课程体系 136
13.2 第二种类型:弱化的学科体系+强化的实践教学 137
13.3 第三种类型:训练“课程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137
13.4 第四种类型:训练“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138
13.5 第五种类型:以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为主的课程体系 140
第五篇 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 145
第十四章 高职教改的形势、问题与对策 145
第十五章 教师能力培训测评的做法 148
15.1 工作步骤 149
15.2 测评达标的基本原则 151
15.3 培训测评的政策和要求 152
15.4 培训测评的效果 153
15.5 培训测评工作的特点 154
15.6 开展培训测评工作所需的条件 160
15.7 培训测评工作中的教师 162
第六篇 职教院校的整体教改 167
第十六章 整体教改的主要内容 167
16.1 整体教改的三个层次与一个突破口 167
16.2 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 169
16.3 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169
16.4 创造中国特色职教课程教学新模式 170
16.4.1 什么是第二课堂教学 171
16.4.2 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 171
16.4.3 第二课堂的工作内容 173
16.4.4 第二课堂的评价依据与工作前提 173
16.4.5 第二课堂中的项目任务和教师角色 174
16.4.6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的原因 176
16.4.7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战略意义 177
16.5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改造 178
16.5.1 实训基地的功能 178
16.5.2 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改造办法 180
16.6 创造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团队 181
16.6.1 团队建设中的七支队伍 182
16.6.2 职业院校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84
16.7 职业院校内涵层次的提升 185
16.8 职业院校整体建设与改革 187
第七篇 高职教改经验的普遍意义 193
第十七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193
17.1 职业链与职业教育的位置 193
17.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 195
17.3 高职本科展望 199
第十八章 教学改革中的认识论问题 201
18.1 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 201
18.2 “砧木”与“接穗” 202
18.3 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的衔接和促进 204
18.4 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208
18.5 能力本位与项目教学原则的普适性 210
18.6 建构学习的内容和手段 212
18.7 教学的基本规律 212
18.8 新型学习模式的开发 213
18.9 能力、动力与价值选择的向量模型 216
18.10 “实—理—实”还是“理—实—理” 219
18.11 不同内容的教学手段 220
附录A 课程教改常见问题解答 221
附录B 课程设计测评打分方法 231
附录C 德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数学模型 233
附录D 为复杂的“概念模型”建立“D图模型” 236
附录E 名词解释 241
参考资料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