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城市轨道交通组成及发展概况 1
1.1.1 城市轨道交通组成及特点 1
1.1.2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3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 7
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9
1.3.1 工程监测现状 9
1.3.2 工程监测发展趋势 15
第2章 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及监测要求 17
2.1 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17
2.1.1 工程风险 17
2.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 19
2.2 工程监测要求 23
2.2.1 工程监测的作用 23
2.2.2 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 24
2.2.3 工程监测的管理要求 31
第3章 工程影响分区及监测等级 34
3.1 概述 34
3.2 工程影响分区和监测范围 34
3.2.1 工程影响分区 37
3.2.2 工程监测范围 41
3.3 工程监测等级 42
3.3.1 工程自身风险等级 42
3.3.2 周边环境风险等级 46
3.3.3 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47
3.3.4 工程监测等级 48
第4章 明(盖)挖法基坑工程监测 49
4.1 概述 49
4.1.1 明(盖)挖法工程特点 49
4.1.2 变形机理 52
4.1.3 明(盖)挖法工程风险分析 58
4.2 监测对象和项目 61
4.2.1 监测对象和项目的确定 61
4.2.2 监测项目的选择 62
4.3 监测点布设与监测方法 63
4.3.1 地表沉降 63
4.3.2 桩(墙)顶水平位移 64
4.3.3 桩(墙)体水平位移 66
4.3.4 支护体系内力 69
4.3.5 地下水位 72
4.3.6 孔隙水压力 74
4.3.7 土体分层沉降及水平位移 76
4.3.8 土压力 77
4.4 监测频率与周期 79
4.4.1 监测频率 79
4.4.2 监测周期 80
4.5 现场巡查与视频监控 80
4.5.1 现场巡查 80
4.5.2 视频监控 81
4.6 控制指标 82
第5章 盾构法隧道工程监测 94
5.1 概述 94
5.1.1 盾构法工程特点 94
5.1.2 变形机理 97
5.1.3 盾构法工程风险分析 102
5.2 监测对象和项目 103
5.2.1 监测对象和项目的确定 103
5.2.2 监测项目的选择 104
5.3 监测点布设与监测方法 105
5.3.1 地表沉降 105
5.3.2 管片衬砌变形 106
5.3.3 土体分层沉降及深层水平位移 107
5.3.4 管片衬砌和地层的接触应力 107
5.3.5 管片内力 109
5.4 监测频率与周期 109
5.4.1 监测频率 109
5.4.2 监测周期 110
5.5 现场巡查与视频监控 110
5.5.1 现场巡查 110
5.5.2 视频监控 111
5.6 控制指标 111
第6章 矿山法隧道工程监测 115
6.1 概述 115
6.1.1 矿山法工程特点 115
6.1.2 变形机理 119
6.1.3 矿山法工程风险分析 125
6.2 监测对象和项目 126
6.2.1 监测对象和项目的确定 126
6.2.2 监测项目的选择 127
6.3 监测点布设与监测方法 128
6.3.1 地表沉降 128
6.3.2 初期支护结构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 129
6.3.3 地下水位 132
6.3.4 围岩压力及支护间接触应力 133
6.3.5 土体分层沉降及水平位移 134
6.3.6 钢筋格栅应力 135
6.3.7 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应力 136
6.3.8 钢管柱受力 137
6.4 监测频率与周期 138
6.4.1 监测频率 138
6.4.2 监测周期 139
6.5 现场巡查与视频监控 139
6.5.1 现场巡查 139
6.5.2 视频监控 140
6.6 控制指标 141
第7章 建(构)筑物监测 145
7.1 概述 145
7.1.1 建筑结构 145
7.1.2 建筑基础 146
7.2 影响机理 147
7.3 监测目的 149
7.4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设 149
7.5 监测方法及要求 150
7.6 控制指标 153
7.6.1 沉降 154
7.6.2 倾斜 156
7.6.3 裂缝 161
7.6.4 挠度 163
7.6.5 应变 163
7.6.6 水平变形 165
7.6.7 地表变形 166
第8章 地下管线监测 168
8.1 概述 168
8.2 影响机理 171
8.3 监测目的 174
8.4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设 174
8.5 监测方法及要求 175
8.6 控制指标 176
8.6.1 位移 176
8.6.2 应力 179
8.6.3 应变 180
8.6.4 转角 181
第9章 桥梁监测 187
9.1 概述 187
9.2 影响机理 189
9.3 监测目的 192
9.4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设 193
9.5 监测方法及要求 193
9.6 控制指标 194
第10章 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监测 199
10.1 概述 199
10.2 影响机理 202
10.3 监测目的 202
10.4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设 203
10.5 监测方法及要求 203
10.6 控制指标 206
第11章 既有轨道交通监测 212
11.1 概述 212
11.2 影响机理 212
11.3 监测目的 214
11.4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设 214
11.5 监测方法及要求 215
11.6 控制指标 217
第12章 监测方法和仪器选型 227
12.1 监测方法概述 227
12.1.1 几何测量方法 227
12.1.2 仪器测试方法 227
12.1.3 监测新技术 227
12.2 几何测量监测方法 229
12.2.1 常规几何水准测量 229
12.2.2 常规几何平面测量 232
12.2.3 测量机器人空间交会测量 237
12.2.4 测量机器人三维变形测量 239
12.3 仪器测试方法 242
12.3.1 测斜仪 242
12.3.2 轴力计与锚索测力计 245
12.3.3 钢筋计 246
12.3.4 应变计 247
12.3.5 土压力计 250
12.3.6 分层沉降仪 252
12.3.7 水位计 253
12.3.8 孔隙水压力计 253
12.3.9 倾角计 255
12.3.10 静力水准仪 256
12.4 监测仪器元件选型 260
12.4.1 仪器选型应遵循的原则 260
12.4.2 监测仪器的选择 261
第13章 监测预警管理 264
13.1 概述 264
13.2 国内外预警体系研究现状 264
13.2.1 预警基础理论 264
13.2.2 各行业预警研究现状 268
13.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274
13.3 工程监测预警管理 277
13.3.1 工程监测管理模式 278
13.3.2 预警信息的管理方法 278
13.3.3 预警组织机构与职责 281
13.3.4 预警分类与分级 284
13.3.5 预警标准 285
13.3.6 预警发布 289
13.3.7 预警响应 289
13.3.8 消警 291
第14章 线路结构变形长期监测 293
14.1 概述 293
14.2 监测内容和技术要求 295
14.2.1 监测基准点 295
14.2.2 隧道结构及路基监测 295
14.2.3 地面建筑及高架桥监测 299
14.2.4 现场巡视 301
14.2.5 监测频率 301
第15章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302
15.1 概述 302
15.2 监测成果整理与分析 302
15.2.1 散点图法 303
15.2.2 回归分析 304
15.2.3 灰色系统 307
15.2.4 时间序列分析 308
15.2.5 人工神经网络 310
15.3 监测成果形式与内容 311
15.4 信息反馈要求 313
15.4.1 信息反馈内容 313
15.4.2 信息反馈流程 314
15.4.3 信息化管理要求 315
第16章 典型工程案例 326
16.1 明挖法车站工程监测案例 326
16.1.1 工程概况 326
16.1.2 监测内容及要求 330
16.1.3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332
16.1.4 监测成果分析 335
16.1.5 监测结论与建议 341
16.2 盾构法区间监测案例 341
16.2.1 工程概况 341
16.2.2 监测内容及要求 343
16.2.3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344
16.2.4 监测成果分析 346
16.2.5 监测结论与建议 350
16.3 矿山法区间监测案例 351
16.3.1 工程概况 351
16.3.2 监测内容及要求 352
16.3.3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352
16.3.4 监测成果分析 355
16.3.5 监测结论与建议 359
16.4 矿山法车站监测案例 359
16.4.1 工程概况 359
16.4.2 监测内容及要求 361
16.4.3 监测方法及测点布设 362
16.4.4 监测成果分析 362
16.4.5 监测结论与建议 368
16.5 桥梁监测案例 368
16.5.1 工程概况 368
16.5.2 监测内容及要求 371
16.5.3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372
16.5.4 监测成果分析 372
16.5.5 监测结论与建议 374
16.6 高速公路监测案例 375
16.6.1 工程概况 375
16.6.2 监测内容及要求 376
16.6.3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377
16.6.4 监测成果分析 377
16.6.5 监测结论与建议 381
16.7 既有地铁车站监测案例 382
16.7.1 工程概况 382
16.7.2 监测内容及要求 383
16.7.3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 384
16.7.4 监测成果分析 386
16.7.5 监测结论与建议 391
参考文献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