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行 2
我跟盖爷爷学戏&小三王桂卿 2
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马长礼 5
谈艺钩沉&王金璐 9
回忆白玉昆的两出代表剧目&白晶珠 王云樵 13
好演员离不开勤学苦练&曲咏春 17
严格继承化用发展&刘元鹏 21
守着老先生真是财富啊&刘雪涛 25
说戏《定军山》关松安 28
学戏要博采众长&孙元喜 31
追忆李盛斌先生的代表作《伐子都》&李幼斌 梁斌 35
红生戏的前世今生&李金声 39
师承、磨练、求索&杨少春 44
我所认识的高庆奎&宋宝罗 50
让马派艺术得以继承发扬&张学津 53
时间恒久远麒派永流传&张信忠 57
回忆奚啸伯先生和奚派艺术&张荣培 63
活到老学到老试到老&张善麟 68
“文皮武骨”话唐派&周仲博 72
漫谈我见过的好角儿好戏&赵麟童 75
让观众看点儿真东西&俞鉴 80
我跟李少春先生学的两出戏&祝元昆 82
以精准的表演技巧塑造人物形象&钱浩梁 86
学戏不存门户之见演戏追求实至名归&谭元寿 90
旦行 94
我的师父王瑶卿&于玉蘅 94
在跟随前辈传承中成长&小王玉蓉 100
漫谈徐碧云先生的艺术特点&毕谷云 105
痴迷程派艺术感念恩师教诲&吕东明 109
漫谈程派基本功训练法&江新蓉 112
我得益于真传和苦练&李鸣岩 115
坚持“四多”——多学多看多练多演&李慧芳 118
演什么要像什么&吴素秋 122
浅谈我演《武家坡》、《玉堂春》的体会&沈福存 125
会好精绝艺无止境&张正芳 129
继承发展梅韵流芳&张春秋 134
继承流派艺术既要有规范又要有自由&张曼玲 138
学戏要珍惜自己最宝贵的黄金时期&罗蕙兰 142
演员是唱出来的&闻占萍 146
能文能武苦练成精&班世超 149
《红灯记》改变了我的人生&高玉倩 153
学梅演梅教梅&舒昌玉 160
尊师敬道艺压当行&谢虹雯 165
难忘师恩真传师艺&谢锐青 169
净行 174
漫谈自脸末&王玉田 174
转益多师是吾师&吴钰璋 177
陪着师父唱戏&张韵斌 187
吃大苦使大力出大汗&贺春泰 191
丑行 196
我在荣春社&方荣慈 196
演员的肚囊非得宽绰不可&冯玉增 202
丑从美中来&朱锦华 205
继承是根、发展是线、成功是命&刘习中 210
丑而不丑艺不压身&孙正阳 215
程式表演要符合人物情境&张春华 222
谈郑法祥先生开创的郑派悟空艺术&陈正柱 225
萧老的精神引领着我前进&钮骠 229
我对京剧丑角的演出体会&徐鸣远 235
综合 240
为演员量身写戏是我一生的创作准则&王雁 240
爱学会看积累——我的打鼓生涯&王玉璞 245
漫谈京剧传统舞台管理&王佩林 249
基础是关键,开好范儿再练功&方瑞山 253
京剧剧本创作经验谈&吕瑞明 258
我对京戏的兴趣和研究&刘曾复 264
盔头制作要和人物、演员相结合&李仲泉 李鸿儒 270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吴炳璋 273
从无所谓的记忆到有所谓的借鉴&迟金声 278
我所经历的京剧乐队变化四个阶段&张建民 282
戏不离技多留多传&陆建荣 285
我给荀先生拉胡琴&金玉书 289
妙曼无尽的梅派戏《黛玉葬花》&南奇 294
跟梅兰芳悟了一辈子&姜凤山 298
有缺即补有贤则让——我的半生演戏事务&曹韵清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