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环境污染过程监测与控制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瑞典)奥斯顿·艾肯格林,高思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22258090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十七章,主要介绍了一系列环保技术及环保相关理论,涉及废水、大气、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全面,技术实用可行。废水方面主要介绍了废水的生物和化学监测以及废水迁移模型;土壤污染治理技术方面,主要介绍了土壤中二噁英等有机物的萃取技术;重金属污染方面主要包括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通量和流量及其对底栖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以及河流和湖泊中金属净负载的可行性研究;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相关研究方面,分别介绍了北欧车站颗粒物浓度测定及化学成分分析、交通道路产生的微粒物、不同VOC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轮船氨泄漏的测定方法以及细微颗粒物被动式采样器的开发和测试;在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方面,着重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估、欧洲造纸中的碳足迹等一些理论方法及如何通过食品选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后,本书还对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进行了系统介绍。

第1章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生化监测 1

1.1概述 1

1.2引言 4

1.3研究目的 4

1.4监测方案 4

1.4.1取样点,污水处理厂 4

1.4.2受纳水体 5

1.4.3化学表征 5

1.4.4生物学表征 7

1.5实验方法 7

1.5.1取样 7

1.5.2化学分析 7

1.5.3雄激素和雌激素的活性 9

1.6结果与讨论 9

1.6.1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化学特性——专题分析 9

1.6.2污水处理厂出水中雌激素和雄激素活性 21

1.6.3污水处理厂出水化学成分的季节变化性 21

1.6.4受纳水体 25

1.6.5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化学特性——未知化合物的鉴定 26

1.7多变量数据分析 34

1.8总结与结论 36

1.9样品特性和检测结果 40

参考文献 45

第2章 废水迁移扩散模型 49

2.1概述 49

2.2介绍 49

2.3 MALMAK模型 50

2.3.1模型的发展 50

2.3.2模型说明 51

2.3.3模型测试 53

2.4结论 55

参考文献 55

第3章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沉积物中的镍、铜、锌、镐和铅 56

3.1概述 56

3.2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背景 57

3.3材料和方法 58

3.4结果 59

3.5讨论 69

3.5.1物理和化学参数(包括水样中的铜) 69

3.5.2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沉积物表层镍、铜、锌、镐和铅浓度 70

3.5.3斯德哥尔摩市中心镍、铜、锌、镉和铅的沉积物通量:对来源和流动的影响 75

3.5.4镍 79

3.5.5铜 79

3.5.6锌、镉和铅 80

3.5.7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沉积物中镍、铜、锌、镐和铅的生物有效性 81

3.5.8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沉积物中历史沉积的金属 81

3.6结论 83

参考文献 84

第4章 处理二噁英污染的土壤 86

4.1概述 86

4.2光解催化剂处理二噁英污染土壤的目标和局限性 87

4.3文献综述 87

4.3.1二噁英和呋喃(PCDD/Fs) 87

4.3.2土壤溶液中的胶体 89

4.3.3二氧化钛 92

4.3.4现有的土壤修复方法 95

4.4材料和方法 103

4.4.1提取 103

4.4.2氧化 104

4.5结果和讨论 105

4.5.1萃取 105

4.5.2氧化 111

4.6结论 112

参考文献 112

第5章 土壤中重烃的碱萃取 115

5.1概述 115

5.2目的 115

5.3实验材料和方法 115

5.4实验结果 116

5.5结果和讨论 117

5.6进一步的研究 118

参考文献 118

第6章 无机溶液萃取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方案优化 119

6.1概述 119

6.2目的 119

6.3材料和方法 119

6.3.1实验设计 119

6.3.2实验步骤 120

6.3.3分析 120

6.4结论 121

6.4.1温度 122

6.4.2时间 125

6.4.3萃取剂溶液浓度 126

6.4.4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127

6.5有关研究结论的讨论 128

第7章 金属净负荷的可行性研究 129

7.1概述 129

7.2引言与文献综述 130

7.3金属净负荷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132

7.3.1颗粒态金属 132

7.3.2滞留模型测试地点的选择 133

7.3.3金属滞留模型的测试与回顾 134

7.4结果 139

7.4.1颗粒态金属 139

7.4.2湖泊金属滞留模型 140

7.4.3河流金属滞留结果 145

7.5讨论与结论 148

7.5.1颗粒态金属 148

7.5.2湖泊金属滞留模型 149

7.5.3河流金属滞留模型 151

7.5.4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151

参考文献 152

第8章 利用低成本仪器在北欧监测站监测空气中PM1 PM2.5和 PM10 153

8.1介绍 153

8.1.1为什么研究悬浮颗粒? 153

8.1.2悬浮颗粒的粒径——一个重要的参数 153

8.1.3气溶胶的来源 153

8.1.4积累模式 154

8.1.5颗粒物采样 154

8.1.6积累模式气溶胶的形成 154

8.1.7积累模式悬浮颗粒的化学成分 155

8.1.8研究目标 155

8.2实验 155

8.2.1里尔渥尔比(Lille Valby)(丹麦) 156

8.2.2比尔肯内斯(Birkenes)(挪威) 156

8.2.3艾斯普维瑞特(Aspvreten)(瑞典) 157

8.2.4维罗拉赫蒂(Virolahti)(芬兰) 157

8.2.5在相对较低湿度下对滤膜进行称量 157

8.3结果与讨论 157

8.3.1 PM1、 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 157

8.3.2 P M 1浓度的变化 157

8.3.3 PM 1浓度的高低 159

8.3.4风向分析 160

8.3.5季节性变化 160

8.3.6积累模式与粗粒模式之间的相关性 160

8.3.7 PM2.5是否可以很好代表积累模式颗粒物? 168

8.3.8 PM1中无机离子的化学分析 168

8.4结论 169

参考文献 169

第9章 道路交通产生的磨损颗粒物 171

9.1概述 171

9.2目的和方法 173

9.3方法 173

9.3.1道路模拟器的安装 173

9.3.2监测和取样方法 176

9.3.3分析方法 177

9.3.4模型 178

9.4测量 180

9.4.1道路模拟器 180

9.4.2在马尔默数据测定 181

9.4.3在斯德哥尔摩市的测定 181

9.4.4瑞典城区空气质量网络内的测定 184

9.5实验结果 184

9.5.1道路模拟器 184

9.5.2测得数据的质量闭合/质量平衡 195

9.5.3现场数据的受体模型 199

9.5.4 PM和痕量元素排放系数 213

9.5.5方法对比 219

9.5.6地点对比 221

9.6讨论 222

9.7结论 223

参考文献 224

第10章 欧洲环境中各种VOC的POCP研究 227

10.1摘要 227

10.2大气中VOC和臭氧概述 228

10.2.1大气中VOC对环境的影响 228

10.2.2对流层臭氧 228

10.2.3光稳定态 228

10.2.4对流层臭氧前体物,NOx和VOC 229

10.2.5 VOC的大气化学 230

10.2.6根据臭氧生成能力对各种VOC进行排序 230

10.2.7目的 231

10.3对POCP概念的临界分析方法 231

10.3.1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IVL)光化学轨迹模型 231

10.3.2模型的建立和本研究的参数 231

10.3.3确定臭氧产生量的不同方法 232

10.4 POCP概念临界分析的结果 233

10.4.1对相对POCP值影响较小的模型参数 234

10.4.2 VOC和NOx的背景排放 235

10.4.3 VOC点源的日均值 235

10.5 POCP临界分析的结论 236

10.6选择POCP计算的模型 236

10.6.1初始浓度 237

10.6.2 SO2、 CO、 CH4和异戊二烯的背景排放 237

10.6.3点排放源的形状 237

10.6.4不同时刻VOC点源 237

10.6.5 VOC点源的排放密度 237

10.6.6背景VOC排放的分布 237

10.6.7干沉降速率 237

10.6.8气象参数 237

10.6.9 VOC和NOx的背景排放 238

10.7欧洲环境条件下的POCP值 239

10.7.1对流层NOx和VOC产生的臭氧 239

10.7.2为了控制臭氧,应该进行VOC或者NOx的减排吗? 243

10.7.3各种VOC的POCP值 244

10.8讨论与结论 252

参考文献 252

第11章 利用氮氧化物转换器测量船上氨泄漏 255

11.1概述 255

11.2背景介绍 255

11.3轮船上氮氧化物的排放以及氨泄漏 256

11.3.1轮船上氮氧化物的排放 256

11.3.2选择性催化还原 258

11.3.3氨泄漏 259

11.4氨的测量 259

11.4.1氨的测量概述 259

11.4.2可见光/红外光的吸收 261

11.4.3湿式化学法 261

11.4.4化学方法 261

11.5本研究所用的方法 261

11.5.1湿化学法 261

11.5.2激光系统 262

11.5.3红外线系统 263

11.5.4氧化催化剂 266

11.5.5其他测试 266

11.6测量和结果 267

11.6.1活动A 267

11.6.2活动B 269

11.6.3实验室试验 273

11.7讨论和结论 276

11.8展望 277

参考文献 277

第12章 细微颗粒物被动式采样器的开发和测试 279

12.1概述 279

12.2细颗粒物被动式采样器的开发背景 279

12.3采样器的构造 280

12.4采样器测试 281

12.5结论 283

参考文献 284

第13章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WAMPS在废物管理规划中的应用 285

13.1概述 285

13.2背景介绍 285

13.3方法 285

13.4方案和假定 286

13.5结果与讨论 287

13.6结论 289

第14章 欧洲造纸中的碳足迹 290

14.1概述 290

14.2背景介绍 292

14.3目的 292

14.4碳足迹:一般方法、框架和标准 293

14.5纸箱板及纸箱产品说明 294

14.6研究范围 294

14.6.1功能单位 294

14.6.2研究总体范围 294

14.6.3碳足迹系统分析的类型 296

14.6.4数据采集过程 296

14.6.5系统边界 296

14.6.6废物焚烧和垃圾填埋场中的能源回收 298

14.6.7数据质量要求 298

14.6.8气候变化的类型指标 299

14.6.9敏感性检查 299

14.7森林中碳的储存(步骤1) 300

14.7.1介绍 300

14.7.2管理高储存碳的森林的必要性 300

14.7.3消费者的需求、森林管理和碳储存之间的关系 301

14.7.4森林可持续管理——以瑞典为例 302

14.7.5其他国家的可持续森林管理 304

14.7.6如何计算与购买木材相关的森林碳储存的份额 305

14.7.7根据国家值计算与购买木材相关的森林碳储存份额 306

14.7.8次国家计算 308

14.7.9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 308

14.7.10欧洲市场改装每吨纸箱产生的生物固碳的计算 309

14.8林业产品中的碳储存(步骤2) 310

14.9改装纸箱(步骤3~7)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310

14.10与生命周期末端相关的排放(步骤9) 310

14.10.1介绍 310

14.10.2材料回收 311

14.10.3纸箱的废物焚烧 311

14.10.4垃圾填埋 312

14.10.5概要——生命周期末端 313

14.11避免生产阶段和周期末端的排放量(步骤10) 314

14.11.1生产阶段 314

14.11.2介绍 314

14.11.3物料回收 314

14.11.4纸箱的废物焚烧 314

14.11.5填埋 315

14.11.6概要——避免周期末端排放量 315

14.12改装纸箱的碳足迹概要 315

14.13敏感性检验 316

14.14结论 316

参考文献 317

第15章 欧盟和加利福尼亚州排放交易体系链接 320

15.1概述 320

15.2背景介绍 321

15.3链接的意义 322

15.3.1链接的经济意义 322

15.3.2链接的政治意义 323

15.3.3不同设计特点的意义 324

15.4欧盟ETS与新兴加利福尼亚州ETS链接的分析 326

15.4.1欧盟和加利福尼亚州在链接中的位置 326

15.4.2相对严格的目标 327

15.4.3抵消交易的认可 327

15.4.4价格管理 328

15.4.5行业覆盖 329

15.4.6配额分配 329

15.5结论 330

参考文献 331

第16章 食品消费选择和气候变化 333

16.1概述 333

16.2背景 335

16.3食品对气候的影响,生命周期概述 337

16.3.1气候账户 337

16.3.2案例研究 338

16.3.3家庭运输 340

16.3.4食品垃圾 340

16.3.5航空运输 340

16.3.6最重要的假设 340

16.3.7 LCA研究结果中不确定性分析 340

16.3.8从LCA研究结果中得出政策建议 340

16.4 LCA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 341

16.4.1“食品杂货袋”研究案例 341

16.4.2家庭运输 342

16.4.3废弃物 342

16.4.4航空运输 342

16.4.5所有例子 342

16.4.6影响结果的敏感性/重要假设 343

16.5讨论 344

16.5.1促进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食品消费的政策手段 345

16.5.2为什么政策工具面向最终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 345

16.5.3一般建议 346

16.5.4案例具体建议 347

16.5.5结果的不确定性/变化性 348

16.5.6交叉检查的结果 348

16.6结论和建议 349

16.7温室气体政策手段 350

16.7.1瑞典食物链相关的食品与气候政策 350

16.7.2政策瞭望 354

参考文献 357

第17章 如何处理城市固体废物 361

17.1概述 361

17.2生命周期评估 362

17.2.1生命周期评估概述 362

17.2.2生命周期评估框架 362

17.2.3生命周期评估中重要术语与方法 363

17.3经济性评估 364

17.4 ORWARE模型 364

17.4.1方法和对模型的一般描述 364

17.4.2 ORWARE中生命周期评估 365

17.4.3 ORWARE几个子模型概述 366

17.5早期ORWARE研究 368

17.6系统研究 369

17.6.1目标 369

17.6.2系统边界 369

17.6.3情景 371

17.6.4敏感性分析 372

17.7结果 373

17.7.1环境影响 373

17.7.2一次能源载体的能源消耗 375

17.7.3经济性 376

17.8敏感性分析 378

17.8.1一般敏感性分析 378

17.8.2敏感性分析——特殊的选择 379

17.9结论 380

参考文献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