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宁波东部海域基本特征 2
一、地质地貌 2
二、海洋气象 2
三、近海资源 3
第二节 调查区域与方法 8
一、调查区域与站位 8
二、调查时间与内容 11
三、数据处理 13
第二章 水文动力特征 15
第一节 潮汐 16
一、潮位与历时 16
二、潮波 16
三、潮汐性质 17
第二节 潮流 18
一、潮流分析 18
二、潮流的调和 23
第三节 含沙量和粒度分析 29
一、含沙量特征 29
二、悬沙运移 30
三、悬移质粒度分析 30
第三章 海洋环境特征 33
第一节 海水水环境状况 34
一、水质分布特征 34
二、质量状况 52
第二节 沉积物状况 60
一、分布特征 60
二、质量状况 65
第三节 底质类型和承载力分析 69
一、底质类型 69
二、中值粒径 69
三、承载力 70
第四章 海洋生态特征 73
第一节 叶绿素a 74
一、总体分布 74
二、季节分布 74
三、空间变化 76
第二节 浮游植物 76
一、种类与分布 76
二、丰度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变化 82
三、优势种与多样性指数 87
四、结论与建议 95
第三节 浮游动物 97
一、种类组成与分布 97
二、丰度与生物量 102
三、优势种与多样性指数 108
四、结论与建议 112
第四节 底栖(层)生物 113
一、种类组成与分布 113
二、数量组成、分布与季节变化 123
三、多样性指数及ABC曲线 135
第五节 大型藻类 143
一、调查海域与方法 14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44
三、结论与建议 149
第五章 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适宜性评价 152
第一节 评价范围和方法 153
一、评价范围 153
二、评价方法 153
第二节 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适宜性分析方法 154
一、水动力数值模拟 154
二、建立海洋牧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157
三、层次分析法 159
四、GIS地理信息系统 161
五、海洋牧场类型初定 161
第三节 人工鱼礁适应性分析和评估 162
一、评价因子详析 162
二、层次分析法应用结果 165
三、GIS技术应用结果 167
四、小结 169
第四节 人工鱼礁适应性分析和实际应用的对比分析 171
第五节 人工鱼礁适应性分析中的不足和建议 173
一、存在的不足 173
二、建议 174
第六章 海洋牧场(贝类底播增殖放流)适宜性评价 175
第一节 评价的方法和品种 176
第二节 贝类底播适宜性分析的方法 176
一、层次分析法 176
二、海洋水动力数值模拟 176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 176
四、评价的种类 177
第三节 贝类底播适宜性分析和评价 178
一、适宜性影响因子详析 178
二、层次分析法应用结果 182
三、GIS技术应用结果 187
第四节 贝类底播增殖适宜性分析对比 199
一、毛蚶 200
二、管角螺 200
三、小结 201
第五节 贝类底播适宜性分析的不足和建议 201
一、存在的不足 201
二、建议和讨论 201
参考文献 203
附录 207
附录1 宁波东部海域浮游植物名录 207
附录2 宁波东部海域浮游动物名录 213
附录3 宁波东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名录 217
附录4 宁波东部海域大型海藻名录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