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灯火阑珊意陶然&马国馨 7
序二 建筑美学的铁律:真善美三位一体&邹德侬 11
序三 向大师兄致敬&崔愷 14
代自序 建筑美学是怎样转化为建筑创作软实力的——在设计实践中学习与运用建筑美学理论的亲身历练与认知&布正伟 16
第一部分 悟道 33
把多一点的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的建筑明星——吴良镛先生在印度对我说的一番话让我拓展了建筑视界 33
怎么就可能把建筑看得和做得明白一点?——拜访广济寺法师让我更加坚信“自在生成”的实践意义 38
定力与张力的互动制衡是创新功底之魂——从吴冠中大师的格言领悟建筑创新的奥秘所在 50
让“建筑书写”思维为我们多添一份智慧——从矶崎新的“心象描绘”求解通俗意义上的“建筑书写” 62
后现代中国如何让建筑承载文化不离谱?——从李祖原先生“摊上事儿”反思建筑被文化扭曲的根由和对策 73
得善用建筑价值判断中的审美补偿原理——从如何判断悉尼歌剧院个性异常表现的建筑价值说起 83
慎言原创而宜在建筑审美信息的建构上施巧——从一个信息美学表述公式体察建筑作品感染力的生成之道 93
地标建筑更需要关注城市意义的形态表达——从北京中国美术馆思量当今地标建筑非任性设计路径 105
做中国建筑思想的强者 做中国的建筑大家——读《程泰宁文集》感受程泰宁建筑创作实践的智慧及其泉源 119
“绿色”让我们对建筑创新多有前瞻期待 131
第二部分 研析 145
徐中的建筑美学研究及其价值、影响、启示——纪念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徐中先生诞生100周年 145
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 157
以“理论的理论”应万变是可持续进取的创作之道——在全球化建筑语境中重温徐中建筑美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168
建筑的生命来自理性与情感的“亲合”——写在纪念勒·柯布西耶诞生100周年之际 171
建筑语言演进的动力与规律——建筑创新的认识论基础 181
复杂性建筑语言运用辨析——正视和应对信息时代建筑语言演进中的挑战 192
建筑方针表述框架的涵义与价值 206
建筑评丑的审美文化视野与理论根基 217
布正伟:建筑是很生活、很情感、很刺激的——《中华建筑报》记者王曦采访记 221
第三部分 践行 227
布正伟建筑设计历程1962—2015 227
《自在生成》践行六题 229
题序 不安定岁月渴望设计但难有追求 229
题一 通过多维制导寻找自在生成规律 230
题二 从混沌到融合探求自在生成机制 238
题三 由挫折认清自在生成面临的变数 248
题四 更多揣摩小建筑丰富的自在表情 256
题五 为自在情境定制环境美术类作品 264
题六 让城市设计也展示自在品格之美 270
名家之言 自在生成时评锐见 278
策划人语 感悟布正伟的建筑审美观&金磊 280
后记 让真诚相依的治学情怀永在——写在后面的几个故事&布正伟 284
致谢 意外的收获来之不易&布正伟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