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哲学的视角:主体间理解与体验——道德思维教育方法论的思考 1
第一节 道德思维的研究范式与意义 1
第二节 道德思维的教育目的与特征 5
第三节 道德思维的哲学理论假设 10
第四节 道德思维教育:坚守道德底线 18
第五节 道德思维教育:塑造改造取向 23
第二章 管理学的视角:预防校园欺凌,创建家校模式 29
第一节 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模式 29
第二节 冷漠与伤害:校园欺凌内因探析 38
第三节 管理制度缺失:校园欺凌的外因分析 43
第四节 家校合作制度:校园欺凌的修复机制 48
第三章 社会学的视角:青少年学生越轨的社会学解析与治理 60
第一节 越轨的社会学理论述评 60
第二节 青少年学生越轨的社会防治策略——以校园欺凌为例 70
第三节 变迁社会中的青少年与教育应对——以乡村留守儿童为例 82
第四章 文化学的视角:中国传统文化的汲取与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 92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与德育价值 92
第二节 当代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的文化渗透 108
第五章 科学学的视角:信息技术时代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 116
第一节 信息技术时代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机遇 116
第二节 信息技术时代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面临的挑战 119
第三节 信息技术时代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应对策略 121
第四节 信息技术时代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模式选择:循证矫正 125
第六章 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问题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逻辑及实现路径 135
第一节 问题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应然与必然 135
第二节 问题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 137
第三节 问题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实现路径 149
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问题青少年的解构与重构 154
第一节 问题青少年的概念解析 154
第二节 解构:当前问题青少年的研究现状 164
第三节 变革:问题青少年需要重新审视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基础 180
第四节 重构:问题青少年之关怀本体研究 193
第八章 犯罪心理学的视角:青少年犯罪诠释 202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概述 202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 209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219
第四节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228
第九章 认知心理学的视角:问题青少年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236
第一节 心理学: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的理论基础 236
第二节 信息加工心理学视角下问题青少年“实在论” 238
第三节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视角下问题青少年“反实在论” 244
第十章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视角:问题青少年成因、发生和教育矫正探究 251
第一节 行为主义概述 251
第二节 学习理论关于问题青少年成因解读 253
第三节 “刺激-反应”说关于问题青少年罪错行为形成机制的阐释 260
第四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对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的启示 262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