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明代《文心雕龙》的传播途径与接受方式 12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传播途径 12
一 人际传播 13
二 商业传播 17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接受方式之序跋 20
一 对《文心雕龙》性质的认识 21
二 对《文心雕龙》结构的划分 22
三 对“赞”的关注 25
四 序跋中的宣传意识 26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接受方式之评点 28
一 评点的形式 29
二 对“以艺论之”的强调 31
三 其他特点 36
第二章 明代之前的《文心雕龙》接受 39
第一节 接受概况 39
一 齐梁《文心雕龙》接受 39
二 唐代《文心雕龙》接受 43
三 宋元《文心雕龙》接受 53
第二节 接受价值 61
一 对明代接受的意义 61
二 对传播的影响 67
第三章 明代对《文心雕龙》枢纽论的接受 73
第一节 枢纽论中的宗经观 73
一 《文心雕龙》宗经观的建构 74
二 刘勰宗经观的深层思维 77
第二节 明前期对宗经思想的接受——以宋濂为代表 80
一 对“道”的践行 82
二 对“经”本体论意义的认同 85
三 对“文”的接受 86
四 出入释家以儒为本 90
第三节 明代中晚期对宗经观的接受 93
一 文论中的宗经观 93
二 典籍中的宗经观 97
第四章 明代对《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接受 100
第一节 对《文心雕龙》性质的界定 100
一 刘勰著书的初衷 100
二 接受重心 101
第二节 对《文心雕龙》“术”的探求 104
一 意象的形成 106
二 对“情”的关注 107
三 意象的表达 115
第三节 《文心雕龙》对明代公文创作的影响 119
一 《文心雕龙》中的公文写作理论 121
二 明人关注《文心雕龙》的原因 123
第四节 创作论对明代文论的影响——以李维桢为例 126
第五章 明代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接受 132
第一节 《文心雕龙》与辨体 132
一 明代重视辨体的原因 133
二 总集对文体论的接受 134
三 文笔说 138
第二节 《文心雕龙》与通俗文体 139
一 《文心雕龙》对“俗”的态度 140
二 小说对《文心雕龙》的借鉴 141
三 戏曲对《文心雕龙》的借鉴 146
第三节 《文心雕龙》与骈散兼宗 148
一 骈散兼宗与“自然” 148
二 明人对骈散兼宗的接受 150
第六章 明代对《文心雕龙》知音论的接受 154
第一节 对知音论接受的前提 154
一 知音论的内容 154
二 知音论的特点 155
第二节 对知音论接受的重心 157
一 对接受主体的重视 157
二 对“情”的重视 159
第三节 对知音论的运用 162
一 诗文批评 162
二 小说评点 164
第七章 明代《文心雕龙》接受中的其他问题 167
第一节 明代《文心雕龙》接受中的涉佛问题 167
一 对刘勰僧侣身份的关注 169
二 《文心雕龙》与佛学的关系 174
第二节 明代科举与《文心雕龙》 179
一 接受主体的身份特征 179
二 接受者的科举背景 181
第三节 明人对《文心雕龙》涉梦问题的研究 186
一 对梦境真实性和神秘性的建构 188
二 梦与创作动机的关系 190
余论 196
附表 206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