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全球伦理学的研究价值 1
一、全球伦理的兴起和全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二、全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12
三、本书构建全球伦理学的特殊研究方法 16
四、全球伦理的研究现状 19
五、本书内在结构、基本内容 21
上篇前全球伦理 35
第一章 氏族伦理 35
第一节 从石器文化到早期伦理文明 35
一、人类迈入文明门槛的经济模式 36
二、文明源头 39
三、文明发生的内涵 42
四、氏族伦理轴心:缘起宗教 45
第二节 氏族伦理的产生及其发展 48
一、氏族伦理的产生 48
二、氏族伦理的初步发展 50
三、氏族伦理的两种功能 52
第三节 氏族社会的族际伦理 53
一、氏族社会和“自然状态”的伦理 54
二、初民伦理的困惑 58
三、远古上古时代的族际伦理 59
四、氏族伦理的转折 64
第二章 王族贵族伦理 66
第一节 轴心文明时代 67
一、轴心时代 67
二、中国王族伦理与古希腊自然法伦理 68
三、中西古典伦理核心:忠孝与正义 71
第二节 中国的王族伦理 75
一、从图腾崇拜到颛项“绝地天通” 76
二、从颛项“绝地天通”到尧舜“天与之、民受之” 79
三、从“家天下”到“宾于帝”“敬天保民” 80
四、夏商两代王权伦理的奠基 87
五、西周伦理:中国古典伦理定型 89
六、从奴隶制伦理到封建伦理 91
第三节 古希腊古罗马的贵族伦理 94
一、古希腊从氏族伦理走向奴隶制伦理 94
二、希腊前期正义伦理观路线图:从神灵降到自然 97
三、古希腊正义二度转向:从自然正义到人性至善 99
四、古希腊晚期的衰落与正义观的缺陷 103
五、古希腊到古罗马的正义提升 107
第四节 古典时代的中西国际伦理 110
一、中国古典族际伦理观 110
二、修昔底德斯笔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伦理 113
三、希波战争伦理 117
第五节 其他古代伦理文明 119
一、古埃及伦理文明 120
二、古巴比伦伦理文明 121
三、古印度伦理文明 122
四、古犹太人伦理文明 126
第三章 国族伦理或国家伦理 132
第一节 从古代伦理到近代国家伦理 132
一、文艺复兴使人从神学伦理枷锁中解放出来 133
二、西欧“民族国家”伦理的诞生 136
三、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 139
第二节 民族主义伦理与国家主义伦理的悖论 143
一、貌似合理实则荒谬的“一族一国论” 144
二、民族与国家永远不能对位 146
三、以组建国家为标准划分民族的危害性 151
四、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理论识别 153
第三节 国家时代的人性伦理学说 160
一、中国历史上的人性伦理问题 161
二、西方历史上的人性伦理问题 165
三、国际关系两大学派人性观的互补 172
四、从善恶论到义利论的提升 175
第四节 国家伦理的内涵、价值及局限 178
一、国家伦理的内涵及其分类 179
二、近代国家伦理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83
三、国家伦理与市民社会伦理 188
第五节 近代国际伦理 191
一、近代国际伦理的野蛮性 192
二、质疑“国际伦理是国内伦理扩展” 194
三、三种国际伦理模式 197
四、国际伦理状态的转折 199
五、双边国际伦理 201
六、多边国际伦理 202
七、全球领导权与国际影响力的伦理问题 204
第四章 宗教伦理对人类伦理的影响 207
第一节 世界宗教伦理的分布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07
一、佛教伦理信众圈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07
二、基督教伦理信众圈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13
三、伊斯兰教伦理信众圈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18
第二节 宗教激发的正负能量 222
一、宗教伦理行为模式 223
二、宗教正负能量的来源及其适用范围 227
三、宗教有益的合理性 231
四、宗教有害的合理性 236
五、宗教的双重功能 241
六、宗教对人类伦理的两极贡献 246
第五章 中国古典伦理 249
第一节 中国儒法墨道伦理之精华 249
一、诸子百家主力的标准 250
二、儒家君子仁学:面子伦理 252
三、法家利益之学:里子伦理 254
四、道教神仙道学:修行伦理 259
五、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 263
第二节 中国历史缘何无宗教战争 267
一、中国历史无宗教战争的原因 267
二、“三武一宗” 269
三、“礼仪之争” 271
下篇全球伦理(球族伦理) 279
第六章 全球伦理的兴起及其影响 279
第一节 全球伦理的兴起 279
一、全球伦理范畴的产生 280
二、全球化、全球伦理的发展 283
三、现代人类伦理阶梯横剖面 288
第二节 全球伦理的贡献份额 292
一、联合国对全球伦理的贡献 293
二、非政府组织对全球伦理的贡献 296
三、人权原则对全球伦理的贡献 299
第三节 全球伦理的影响 305
一、全球伦理改变了人类伦理的核心价值 305
二、全球伦理有助于全球问题的解决 307
三、全球伦理提升了当代国际关系伦理 308
四、全球伦理对森林法则的挑战 312
第四节 全球共同体及其全球伦理 313
一、但丁的世界帝国之梦 313
二、康德的全球秩序和世界永久和平 315
三、国际组织的实践 317
四、摩根索对联合国的质疑 321
第五节 世界无政府的三种形态 324
一、温特三种无政府文化理论精华 325
二、温特三种无政府文化理论缺陷 330
三、伦理类型论: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 335
第七章 全球伦理的内涵及结构 339
第一节 从普适伦理到全球伦理 339
一、全球伦理与普适伦理的区别 340
二、从普适伦理发展到全球伦理的必然 345
三、全球伦理的可行性、阻力与界限 346
第二节 全球伦理的内涵 350
一、全球伦理内涵的争议 350
二、全球伦理的下限与上限 355
第三节 全球伦理的结构 357
一、全球伦理二象性结构 358
二、全球伦理二象性结构的价值 360
第八章 全球伦理与全球利益的共振 363
第一节 基于全球利益的全球伦理 363
一、经济形态的发展决定了利益形态的提升 364
二、全球利益的诞生 368
三、全球利益的内涵 371
四、全球利益的产生及其深远影响 374
五、全球伦理是全球利益的伦理保障 379
第二节 非传统代际伦理问题 380
一、全球问题引发的代际伦理问题 381
二、非传统代际伦理意识及其内涵 384
三、解决非传统代际伦理问题的出路 385
第九章 全球伦理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匹配 391
第一节“全球公民社会”缘何成为可能 392
一、全球公民社会:学界争议很大的“社会存在” 393
二、从哲学的“世界公民”到全球学的“全球公民” 397
三、全球公民社会研究的困惑与盲点 402
四、全球公民素质问题 406
第二节 当今全球公民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 407
一、全球公民社会的前提 408
二、从“庶民”“奴隶”提升为“公民” 409
三、从“准/少数全球公民”走向“完全/多数全球公民” 410
四、全球公民社会“火种”的启蒙力量 416
第十章 全球伦理与全球法治的共治 420
第一节 全球法治何以成为可能 420
一、法学界有关“法律全球化”争论反思 421
二、法律全球化范畴的深入 424
三、全球法及全球法治的提出 428
四、全球法治的层次性 431
第二节 全球法治的焦点问题 434
一、国家意志还是人类意志 434
二、法律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436
三、法律全球化的东西方合力 437
四、欧盟法律不可能是全球法治的唯一路径 438
第三节 全球法治与全球伦理关系 440
一、全球伦理与全球法治的界限 441
二、谁为全球气候变暖买单 442
三、全球法治和全球伦理的共管部分 445
结语:全球伦理引导人类文明良性发展 447
参考文献 453
后记:本书研究全球伦理的几个时间窗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