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
一 国外粮食生产补贴效应的研究综述 12
二 国内粮食生产补贴效应的研究综述 21
三 以往研究总结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26
一 研究方法 26
二 结构安排 28
三 研究概念界定 32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34
一 创新点 34
二 不足之处 35
第二章 粮食生产补贴的理论分析 38
第一节 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的理论依据 38
一 粮食生产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39
二 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 40
三 粮食生产的外部性 43
四 粮食生产补贴的有效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45
第二节 粮食生产补贴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46
一 价格支持 47
二 收入补贴 48
三 生产补贴 51
第三章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制度现状及水平分析 54
第一节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制度现状 55
一 良种补贴 55
二 粮食直接补贴 60
三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65
四 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接补贴 69
第二节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水平分析 74
一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规模和结构 74
二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水平的评价 75
第四章 我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状况 83
第一节 我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水平 84
一 劳动用工投入 84
二 农业机械投入 85
三 化肥投入 86
四 粮食种子投入 87
第二节 我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87
第五章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对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 91
第一节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对劳动力投入的影响 91
一 理论分析 92
二 计量模型设定 98
三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99
四 计量结果与分析 103
五 结论 106
第二节 我国粮食生产补贴对农业机械投入影响: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为例 107
一 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规模 108
二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112
三 计量模型设定 117
四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18
五 计量结果与分析 121
六 结论 123
第六章 粮食生产补贴对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26
第一节 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状况 127
一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计算方法 128
二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回顾 134
三 指标选择与描述 138
四 统计结果与讨论 141
第二节 粮食生产补贴对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144
一 理论分析 145
二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149
三 计量结果与分析 153
第三节 结论 156
第七章 美国农业补贴制度发展与经验启示 159
第一节 美国农业补贴制度发展历史 160
一 农业补贴产生前期(殖民地时期—1933年) 161
二 传统农业补贴期(1933—1984年) 161
三 近期农业补贴(1985—2013年) 163
四 当前农业补贴期(2014年至今) 167
第二节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 168
一 收入补贴 168
二 农业风险保险项目 171
第三节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73
一 构建农业法律体系 173
二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收入安全网 173
三 逐步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保险配套改革 174
四 农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农业补贴改革的方向 176
五 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机构 176
六 采取措施吸收新生代农民加入农业生产 177
第八章 对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建议 178
第一节 重新定位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的政策目标 180
第二节 重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 183
第三节 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 185
第四节 调整我国粮食生产补贴结构 188
第五节 构建连续、稳定的农业法律体系 189
第六节 推动粮食生产保险配套改革 191
第七节 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机构 192
附录 193
参考文献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