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调查背景与抽样设计 3
1导论 3
1.1 农村家庭相关调查的历史沿革 3
1.2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的时代背景 14
1.3 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的目标定位和调查原则 16
1.4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17
2调查抽样设计 20
2.1 整体抽样方案 20
2.1.1 2011年调查的整体抽样方案 20
2.1.2 2013年调查的整体抽样方案 21
2.1.3 2015年调查的整体抽样方案 22
2.2 末端抽样方案 22
2.2.1 绘制住宅分布图 23
2.2.2 末端抽样 23
2.3 样本权重的确定 24
2.4 历年的样本规模及分布情况 24
2.5 历年的样本追踪情况 25
2.5.1 实际居住在农村的家庭样本追踪情况 25
2.5.2 农民工家庭样本追踪情况 25
2.6 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 26
2.6.1 数据采集 26
2.6.2 质量控制 28
第二篇 农村家庭基本特征 33
3农村家庭基本结构 33
3.1 家庭结构 34
3.2 性别结构 36
3.3 年龄结构 37
3.4 学历结构 38
3.5 婚姻状况 40
3.6 疾病情况 42
3.7 政治面貌 45
4农村家庭就业 46
4.1 经济活动人口与就业人口概况 47
4.2 经济活动人口与就业人口构成 48
4.2.1 性别构成 48
4.2.2 年龄构成 49
4.2.3 教育程度构成 50
4.3 非农人口及其构成 52
4.3.1 就业性质构成 52
4.3.2 性别构成 53
4.3.3 年龄构成 53
4.3.4 教育程度构成 54
4.3.5 行业构成 54
4.4 不同人群的行业分布 58
4.4.1 不同性别人群的行业分布 59
4.4.2 不同年龄人群的行业分布 59
4.4.3 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的行业分布 60
4.5 不同社区就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对比 61
4.6 家庭就业类型及其构成 63
5农村家庭收支 65
5.1 收入及其构成情况 66
5.1.1 收入概况 66
5.1.2 收入变化 67
5.1.3 各行业平均工资 68
5.2 各类群体的收入与构成差异 68
5.2.1 性别 68
5.2.2 年龄 69
5.2.3 教育程度 69
5.2.4 外出务工经验 70
5.3 收入不平等状况 72
5.3.1 收入不平等概况 72
5.3.2 收入不平等变化 73
5.4 不同社区的收入与收入不平等状况 73
5.4.1 社区支出情况 74
5.4.2 土地确权情况 75
5.5 支出及其构成情况 75
5.5.1 支出概况 75
5.5.2 消费性支出 76
5.5.3 转移性支出 77
5.5.4 支出变化 78
5.6 不同人群的支出及其构成情况 79
5.6.1 收入 79
5.6.2 年龄 80
5.6.3 进城务工经验 80
6农村家庭财富 82
6.1 农村家庭资产 82
6.1.1 农村家庭资产概况 82
6.1.2 农村家庭资产结构 83
6.1.3 农村家庭房产和土地价值 85
6.2 农村家庭负债 87
6.2.1 农村家庭负债概况 87
6.2.2 农村家庭负债结构 88
6.3 农村家庭财富净值 88
第三篇 农村家庭经济活动 93
7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经营 93
7.1 基本情况 93
7.2 生产经营范围 95
7.3 农业劳动力 97
7.3.1 自我雇用 97
7.3.2 劳动力雇用 98
7.4 农业生产工具 99
7.4.1 农业机械拥有 99
7.4.2 牲畜拥有 100
7.4.3 机械服务雇用或机械租赁费用 100
7.5 农业用地 101
7.5.1 农地拥有情况 101
7.5.2 农地租入 103
7.6 农资采购 105
7.6.1 农资采购种类与价值 105
7.6.2 农资采购渠道 106
7.7 家庭农业总产值与销售收入 107
7.7.1 家庭农业总产值 107
7.7.2 农产品销售渠道 108
7.7.3 农产品销售收入 109
7.7.4 商品化率 109
7.8 农业生产补贴 110
8农村家庭土地利用与流转 112
8.1 农业用地基本情况 112
8.1.1 样本概况 112
8.1.2 土地的确权颁证 113
8.2 耕地流转 114
8.2.1 耕地流转概况 114
8.2.2 耕地流转的效果 123
8.2.3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 125
8.3 土地确权与农地流转 130
8.4 土地征用 131
9农村家庭人口迁移与市民化 135
9.1 农村居民人口迁移 136
9.1.1 人口迁移概况 136
9.1.2 外出务工工作性质 136
9.1.3 获得城镇户口意愿 136
9.2 农民工市民化 137
9.2.1 样本特点 137
9.2.2 基本结构 138
9.2.3 家庭收入与支出 142
9.2.4 与农业的联系 143
9.2.5 就业与收入 148
9.2.6 子女教育 156
9.2.7 住房情况 161
9.2.8 健康与社会保障 171
10农村家庭金融行为 179
10.1 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基本情况 179
10.1.1 风险市场 179
10.1.2 信贷市场 180
10.1.3 普惠金融 183
10.1.4 移动互联网金融 187
10.1.5 金融理财产品 190
10.2 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贷款 196
10.2.1 正规信贷需求 196
10.2.2 融资偏好 200
10.2.3 信贷缺口 202
10.3 农村家庭的民间借贷 203
10.3.1 民间借贷参与率 203
10.3.2 民间借贷规模 205
10.4 农村家庭的金融知识与金融行为 206
10.4.1 金融知识整体水平 206
10.4.2 金融知识分布 212
10.4.3 金融知识与家庭金融行为 214
第四篇 农村家庭与公共服务 221
11农村家庭社会保障 221
11.1 养老保险 221
11.1.1 养老保险覆盖率 221
11.1.2 养老保险领取情况 222
11.1.3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和收入 222
11.1.4 社会养老保险账户余额 223
11.1.5 养老金并轨方案实施情况 224
11.2 医疗保险 224
11.2.1 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224
11.2.2 医疗保险的缴费情况 226
11.2.3 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226
11.2.4 大病统筹 227
11.2.5 医疗保险与医疗支出 227
11.3 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 228
11.4 住房公积金 228
11.5 商业保险 230
11.5.1 商业保险投保概况 230
11.5.2 商业人寿保险 231
11.5.3 商业健康保险 231
11.5.4 其他商业保险 232
12农村家庭教育 233
12.1 文化程度 233
12.2 教育条件 235
12.3 教育期望 238
12.4 教育费用 239
13农村家庭社区环境 242
13.1 村庄概况与人口特征 242
13.1.1 村庄概况 242
13.1.2 人口特征 243
13.2 社区基础设施 246
13.2.1 社区水电 246
13.2.2 社区交通 247
13.2.3 社区教育 248
13.2.4 其他基础设施 250
13.3 农村产业概况 251
13.4 集体资产与债务 254
13.5 社区支出与收入 255
13.5.1 社区支出 255
13.5.2 社区收入 256
13.5.3 社区项目开展情况 257
13.6 农业用地与征地拆迁 258
13.6.1 农业用地概况 258
13.6.2 征地拆迁情况 259
14农村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 261
14.1 治理主体与机制 261
14.1.1 治理主体 261
14.1.2 治理机制 263
14.2 治理条件 264
14.3 社区纠纷与矫正 264
14.4 社会组织与宗教信仰 265
14.4.1 社会组织概况 265
14.4.2 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 266
14.4.3 宗教信仰 268
14.5 社区干部与大学生村官 268
14.5.1 社区干部 268
14.5.2 大学生村官 269
14.6 社会保障 269
14.6.1 城乡统一医保 269
14.6.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70
14.6.3 生育保险 270
14.6.4 养老保险 271
14.6.5 其他社会保障项目 271
14.7 环境保护 273
14.8 社区培训 274
第五篇 调研结论 277
15结论 277
索引 303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