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上篇 中国社会文化研究 21
第一章 “文化中国”构建 21
第一节 “文化中国”的三个向度 21
第二节 “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25
第三节 “文化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 28
第四节 “文化中国”的时代价值 30
第二章 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现代转换 34
第一节 中国优秀传统消费思想的主要内容 35
第二节 中国优秀传统消费思想的当代价值 42
第三节 中国优秀传统消费思想的现代转换 45
第三章 中国物质文化发展 49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本质规定 49
第二节 物质文化的外延与类型 54
第三节 物质文化的功用 59
第四节 物质文化的发展 67
第四章 中国精神文化重建 77
第一节 精神文化的内涵结构 77
第二节 精神文化的特征 82
第三节 精神文化的功能作用 86
第四节 精神文化的当代发展 94
第五章 中国制度文化建设 101
第一节 制度文化的本质、类型、结构与特点 101
第二节 制度文化的功能作用 108
第三节 中国制度文化建设 119
第六章 中国经济文化塑造 124
第一节 经济文化的内涵与类型 124
第二节 经济文化的内在构成 128
第三节 经济文化产生发展的成因 135
第四节 经济文化的作用 139
第五节 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143
第七章 中国法律文化重构 150
第一节 法律文化的内涵 150
第二节 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 151
第三节 法律文化的类型 155
第四节 法律文化的结构 157
第五节 法律文化的发展趋向 162
第六节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 167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精神文明建设 178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180
第二节 中国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 189
第三节 进一步推进中国精神文明建设 196
第九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210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意义 210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2
第三节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4
第十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221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现状和发展 222
第二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0
第三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237
第四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建设 249
第五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化强国建设 256
下篇 山东社会文化研究 271
第一章 齐鲁文化的独特优势、精神品格和面临的挑战 271
第一节 齐鲁文化独特优势 271
第二节 齐鲁文化精神品格 280
第三节 齐鲁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292
第二章 齐鲁文化保护传承 297
第一节 加强齐鲁文化遗产保护 298
第二节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301
第三节 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融合与利用 304
第三章 齐鲁文化教育普及 311
第一节 齐鲁文化的国民教育普及 311
第二节 齐鲁文化的家庭教育普及 316
第三节 齐鲁文化的社会教育普及 320
第四章 齐鲁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播 328
第一节 强化齐鲁文化的创新 328
第二节 打造齐鲁文化品牌 334
第三节 加强齐鲁文化交流传播 339
第四节 推动山东传媒产业“走出去” 355
第五章 山东文化强省建设 363
第一节 文化强省的深刻内涵和指标体系 363
第二节 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意义 380
第三节 文化强省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86
第四节 文化强省建设的有效举措 394
第六章 山东文化民生建设 404
第一节 山东文化民生建设的重大意义 404
第二节 山东文化民生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406
第三节 加强山东文化民生建设 408
第四节 推进山东文化扶贫事业发展 414
第七章 山东道德文化发展 432
第一节 山东省“四德工程”建设 433
第二节 山东道德模范建设 459
第三节 “山东好人”评选活动 470
第四节 弘扬沂蒙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 478
第八章 山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491
第一节 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建设 492
第二节 山东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化建设 511
第三节 山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 523
第九章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 536
第一节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536
第二节 推动山东演艺业快速发展 571
第三节 山东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583
主要参考文献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