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与制度优化研究 3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3
1.1 缘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与意义 3
1.1.1 全国老龄化与农村养老现状的基本情况 3
1.1.2 当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覆盖状况 4
1.2 伊始:“老农保”与“地方新农保”的试点实践 5
1.2.1 “老农保”制度的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1.2.2 “地方新农保”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6
1.3 演变:“国家新农保”制度的建立与推广 8
1.4 小结 9
1.5 分析思考题 10
2 他山之石: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演化 11
2.1 典型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11
2.1.1 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11
2.1.2 福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13
2.1.3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15
2.1.4 储蓄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16
2.2 各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适应性比较 18
2.2.1 各国社会保障水平分析 18
2.2.2 各国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系数分析 20
2.3 各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比较 22
2.3.1 农业部门的份额 23
2.3.2 人口压力 24
2.3.3 经济发展水平 26
2.4 国际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27
2.5 小结 29
2.6 分析思考题 29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30
3.1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30
3.1.1 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理论 30
3.1.2 社会保障的社会需求理论 34
3.1.3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 36
3.1.4 我国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要性和条件的理论分析 39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标准分析:基于农村低保的基础 41
3.2.1 参数估计及弹性系数的测算 42
3.2.2 弹性区间的界定及保障标准的测算 46
3.2.3 测算结果及弹性系数的分析 46
3.2.4 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算 48
3.2.5 保障标准的关联指标分析 50
3.3 新农保政策制定的可行性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缴费能力论证 54
3.3.1 农村经济背景限制 54
3.3.2 东中西部农民缴费能力再认识 57
3.4 小结 59
3.5 分析思考题 59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推进 60
4.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风险分析 60
4.1.1 国际风险因素分析 60
4.1.2 国内风险因素分析 62
4.1.3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典型风险因素分析 64
4.2 “三步走”战略下的东中西部制度推进仿真 66
4.2.1 “三步走”战略框架诠释 66
4.2.2 覆盖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仿真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70
4.2.3 “新农保”全覆盖推进指标体系构建及聚类分析 70
4.2.4 中西部20省新农保制度模式识别 73
4.3 中西部“新农保”基金可持续运营分析 78
4.4 “有限财政”理念下的新农保推进分析 80
4.4.1 “有限财政”含义 80
4.4.2 参保人数和覆盖率预测 83
4.4.3 缴费和领取 84
4.4.4 政府财政补贴预测 85
4.5 小结 89
4.6 分析思考题 89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优化 90
5.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 90
5.1.1 基于主观认识的个人最低养老金标准 90
5.1.2 基于模式选择的待遇标准设计 91
5.1.3 不同待遇标准下的财政负担预测 92
5.1.4 新农保制度“具有激励适度普惠型”模式研究与优化后风险研究 95
5.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激励机制的设计 96
5.2.1 “新农保”制度参保激励性的含义及意义 96
5.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激励机制困境 99
5.2.3 农村居民参保路径选择模型 101
5.2.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政策建议 109
5.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系统动力学政策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 110
5.3.1 指标体系构建 110
5.3.2 基于系统动力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长缴长得政策实证分析 112
5.3.3 引入缴费变动机制与出口补贴调整机制的国家新农保实证分析 114
5.4 小结 116
5.5 分析思考题 116
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 117
6.1 土地制度创新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 117
6.1.1 “两分两换”制度设计 117
6.1.2 制度需求 118
6.1.3 预期收益 119
6.1.4 约束条件 120
6.1.5 后续问题 123
6.2 理论探索: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优化模式” 125
6.2.1 “制度优化模式”的关键因素 125
6.2.2 “制度优化模式”理论的构建与选择 127
6.2.3 研究假设与数据准备 131
6.2.4 研究方法与模型创新 133
6.2.5 研究结果与结论 135
6.2.6 政策建议 137
6.3 小结 139
6.4 分析思考题 140
下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实施探究与路径选择 140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现状与评估:基于微观调研 140
7.1 数据质量评估分析 143
7.1.1 调查抽样设计 143
7.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143
7.1.3 数据库的建立与问卷录入 143
7.1.4 数据录入的抽查与核对 144
7.1.5 数据库的修正 144
7.2 新农保制度运行现状与问题 144
7.2.1 新农保制度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取得显著成效,广受欢迎 144
7.2.2 参保率高,但低缴费档次选择者占大多数 145
7.2.3 养老金领取率高,但仍有部分老人没有领取到养老金 146
7.2.4 养老金成为重要生活收入来源,但待遇水平偏低 146
7.2.5 农村居民对新农保有较好的了解,但信息化水平太低 147
7.2.6 政府补贴到位,但基层机构经办力量不足 148
7.2.7 养老金发放渠道基本通畅,但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滞后 148
7.3 新农保制度运行规律挖掘与认识 149
7.3.1 规律挖掘之激励型适度普惠新农保制度创新 149
7.3.2 规律挖掘之代际供养 151
7.3.3 规律挖掘之养老金需求 152
7.3.4 规律挖掘之信息化水平 154
7.3.5 规律挖掘之调查预计寿命 156
7.4 小结 157
7.5 分析思考题 158
8 新农保养老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黑龙江黑河市的调研 158
8.1 新农保养老金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159
8.1.1 研究背景 159
8.1.2 文献回顾 159
8.1.3 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 161
8.2 新农保养老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162
8.2.1 样本个人特征统计 162
8.2.2 样本家庭经济状况统计 163
8.2.3 样本未来预期的统计 164
8.2.4 样本参保和缴费情况统计 166
8.2.5 样本养老来源统计 166
8.2.6 变量构建与分析 167
8.3 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与分析 170
8.3.1 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 170
8.3.2 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 172
8.3.3 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 175
8.3.4 其他养老服务的需求 176
8.4 研究结论及建议 178
8.5 小结 179
8.6 分析思考题 180
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市微观数据 180
9.1 研究设计 181
9.1.1 研究背景 181
9.1.2 文献综述 182
9.1.3 数据、变量和模型 184
9.2 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187
9.2.1 健康状况与预期寿命对参保者缴费水平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187
9.2.2 经济因素对参保者缴费水平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188
9.2.3 实证结果 189
9.3 研究结论及建议 193
9.3.1 研究结论 193
9.3.2 政策建议 194
9.4 小结 196
9.5 分析思考题 196
10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代际供养模式变化的影响 197
10.1 问题的提出: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口全覆盖”的思考 197
10.2 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198
10.3 研究意义及主要创新 201
10.3.1 “新农保”制度建立以来的农村微观家庭数据实证分析 201
10.3.2 填补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口全覆盖”的政策研究空白 201
10.3.3 寻找微观层面推进新农保制度“人口全覆盖”的显性变量 201
10.4 数据来源与基础数据分析 202
10.4.1 数据来源 202
10.4.2 基础数据分析 202
10.5 统计回归结果分析 203
10.5.1 多变量均显著影响子代对父代的货币供养 203
10.5.2 居住安排显著影响子代对父代的看望时间 205
10.5.3 父代的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子代对父代的物质帮助 206
10.5.4 居住地分离显著影响代际关系 207
10.6 结论与政策建议 208
10.6.1 结论 208
10.6.2 政策建议 208
10.7 小结 209
10.8 分析思考题 210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评估与优化:基于农村治理模式 210
1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评估:基于农村治理模式 211
11.1.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农村基层实施研究设计 211
11.1.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农村基层实施现状与分析 213
11.1.3 新农保村级实施的结论与建议 219
1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优化:基于农村治理模式 222
11.2.1 新农保制度实施与后税费时代基层治理 222
11.2.2 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及改进方案研究 231
11.3 小结 237
11.4 分析思考题 238
1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政策仿真:基于可持续性的视角 238
12.1 研究设计 239
12.1.1 研究背景 239
12.1.2 文献回顾 240
12.1.3 研究方法 242
12.2 模型的建立与政策仿真 244
12.2.1 2010-2085新农保收支预测精算模型 244
12.2.2 参数估计 245
12.3 研究结论 246
12.3.1 2010-2085年农村人口情况 246
12.3.2 2010-2050年基本生活支出 246
12.3.3 2010-2085年新农保收支 247
12.3.4 各参数对新农保制度持续性和保障功能影响 249
12.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政策模拟 250
12.5 结论及政策建议 251
12.5.1 提高基础养老金 252
12.5.2 改善补贴方式和缴费方式 252
12.5.3 提高养老金系数 252
12.5.4 发放高龄津贴并鼓励老人补缴养老金 253
12.5.5 提高统筹层次 253
12.5.6 创新投资管理思路 253
12.6 小结 254
12.7 分析思考题 254
政策建议 255
1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政策建议 255
1.1 福利公平视角 255
1.2 建立制度的条件 255
1.3 筹资模式角度 256
2 基于新农保待遇调整的政策建议 256
2.1 制度内调整阶段(2013-2020年) 256
2.2 从制度间分割过渡到制度间统筹(2021-2040年) 257
2.3 从制度间统筹到制度间基础养老金统一(2041-2060年) 257
3 基于新农保制度完善的政策建议 257
3.1 根据人口期望寿命重新确定月除数 257
3.2 拓展缴费档次 258
3.3 依据年龄导向设定政策目标 258
4 基于新农保的基金运营管理的政策建议 259
4.1 提高新农保基金的统筹层次 259
4.2 改善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水平 259
5 基于新农保在基层治理层面的政策建议 260
5.1 建立完善人口信息系统,确保财政拨付基数准确 260
5.2 增强经办机构的人力与财力支持 260
5.3 加快完善配套的金融服务网络 261
5.4 建立农村新媒体系统,方便政策的宣传与意见反馈 261
6 基于新农保在代际供养层面的政策建议 261
6.1 创新“新农保”制度代际正向捆绑激励机制的设计 261
6.2 建立家庭成员“新农保”个人账户之间的继承和统筹机制 262
参考文献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