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关于立案的三种面相 1
一、立案是法院审判活动 1
二、立案庭是制度变迁的结果 2
三、立案的规范性问题 6
四、研究思路 13
第一章 立案的基本理论问题 17
第一节 立案概念辨析 17
一、我国有关立案的概念 17
二、国外相关概念 22
三、立案的本质 25
第二节 立案的特征与功能 27
一、立案的特征 27
二、立案的功能 31
第三节 立案的规范性依据 34
一、立案本身的规范性依据 34
二、立案审查时的规范性依据 37
第二章 立案的历史与发展 42
第一节 传统中国的立案历史 42
一、概述 42
二、特征与影响 46
第二节 中华民国与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立案回顾 48
一、中华民国 48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 52
三、影响 5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立案发展 54
一、1949~1957年 54
二、1957~1976年 61
三、“文化大革命”之后 64
四、影响 70
第三章 立案庭的过去与现在 75
第一节 “立审合一” 75
一、“立审合一”的合理性 75
二、“立审合一”面临的困境 77
第二节 告诉申诉庭 78
一、以解决申诉为主的“告申庭” 78
二、“告申庭”的过渡性 83
第三节 立案庭 85
一、对“告诉”的重视 85
二、司法环境的变化 86
三、机构建制 88
四、诉讼服务中心 90
第四节 微观考察:以江苏省法院立案为样本 92
一、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后初期的立案工作 92
二、立案庭制度化之后 95
三、样本引发的思考 97
第四章 “立案难”与立案审查中的法律适用 103
第一节 对“立案难”不同角度的认知 104
一、学者的研究 104
二、法院的调研 105
三、律师的声音 106
四、笔者的调查 107
第二节 “立案难”的本质 113
一、一个统计学上的分析 113
二、“立案难”的本质 116
第三节 立案审查中的法律适用 122
一、与司法解释有关 124
二、与法官对法律、司法解释的理解有关 129
三、与法律逻辑有关 133
第五章 立案审查中法律之外的影响性因素 137
第一节 权力:主管(管辖)逻辑与贴标签 137
一、主管逻辑:有限受理 138
二、异化的管辖逻辑:推或抢 150
三、贴标签:控制的权力 160
第二节 制度:认知过程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168
一、立案制度的建立 169
二、立案制度理性——以效率为导向 171
三、几种典型非理性立案行为 174
四、立案制度理性新尝试——在诉讼中配置诉权 180
第三节 职业:知识积累与专业化程度 182
一、立案庭机构设置与法官构成 183
二、立案庭的边缘化 190
三、立案庭法官知识积累欠缺 191
四、不同法院的初步比较 197
五、立案法官的专业化问题 206
第四节 文化:司法价值观与司法职业伦理 207
一、法院文化 207
二、立案庭法官的司法价值观与职业伦理观 212
第六章 “立案难”案件的类型化分析 220
第一节 新类型案件 221
一、涉及宪法性权利的案件 222
二、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 226
三、法律有基本规定但法院经验不足的案件 229
四、法律有规定但立案时机不成熟的案件 231
第二节 疑难案件 233
一、什么是疑难案件 233
二、“疑难”之难 234
三、疑难案件的特殊性 240
第三节 敏感(重大)案件 242
一、对敏感(重大)案件的不同界定 243
二、对敏感(重大)案件的立案原则:以敏感对敏感 245
第四节 类型化基础上的区别对待 248
一、区别对待 248
二、类型化基础上的个案处理 252
第七章 完善立案制度的若干进路 256
第一节 立法:以诉权实现新的权利配置 257
一、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259
二、诉权 261
三、立法建议 268
第二节 立案理念:冲突之中的平衡 270
一、关于“登记立案”的辩论与尝试 270
二、冲突与平衡 275
三、达成交往理性 280
第三节 制度完善方向之一:诉前调解 283
一、诉前调解现状 284
二、诉前调解的一个调查 287
三、目前诉前调解存在的问题 289
四、完善建议 291
第四节 制度完善方向之二:审前程序与案件管理 294
一、审前程序 294
二、案件管理 297
三、制度设计之价值 303
结语 司法时代的依法之治 305
参考文献 314
跋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