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网络特征、机理与时空演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法建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6414373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基于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着眼于理论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围绕旅游地网络体系构建、旅游地网络特征测度、旅游地网络感知与评价、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征等主要内容,以旅游地的经营模式为切入点,选取黄山、宏村、西递三种不同经营模式下的旅游地为案例地,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三地的旅游地网络整体结构特征,以及政府、景区经营机构、社区企业网络等核心行动者的网络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旅游地网络的影响因素、时空演化过程和机制、不同经营模式对旅游地网络的影响。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和理论框架体系构建,包括三章;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共四章。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对全书进行总结,提炼创新点,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前言 1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3

1.1.1中国旅游业发展已从单一景区开发进入旅游地全面整合发展的新阶段 4

1.1.2旅游地系统结构优化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4

1.1.3社会网络理论是研究旅游地系统结构及演化的有效手段 5

1.1.4不同主导经营模式下的旅游地发展与矛盾情况存在差异 7

1.2研究意义 8

1.2.1理论意义 8

1.2.2实践意义 9

1.3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0

1.3.1研究目标 10

1.3.2研究内容 11

1.4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

1.4.1研究思路 12

1.4.2技术路线 14

1.4.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1.5研究方法 16

1.5.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6

1.5.2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6

1.5.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6

1.5.4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17

1.5.5整体网和个体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7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9

2.1社会网络:方法亦是理论 21

2.1.1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理论辫析 22

2.1.2社会网络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4

2.1.3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 26

2.2社会网络与人文地理学研究 27

2.2.1研究缘起 28

2.2.2研究层面 32

2.2.3主要研究内容 34

2.2.4结论与启示 39

2.3旅游研究与社会网络研究范式 40

2.3.1旅游地网络及体系构建 42

2.3.2旅游流网络 43

2.3.3旅游政策网络 44

2.3.4旅游营销与品牌网络 46

2.3.5旅游知识管理与创新网络 47

2.3.6旅游业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网络 49

2.3.7旅游地一般性网络的演化及效应 50

2.3.8研究述评与启示 52

2.4本章小结 56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体系构建 59

3.1旅游地网络研究的依据与价值 61

3.1.1旅游地网络是多元、复杂的动态系统 62

3.1.2旅游地网络影响或决定了各主体的发展 62

3.1.3旅游地网络研究的整体视角优于单一的个体属性研究 63

3.1.4旅游地网络研究是传统旅游地研究的有益补充 64

3.2旅游地网络体系构建 64

3.2.1基于关系类型的旅游地网络研究体系 66

3.2.2基于行动者类型的旅游地网络研究体系 68

3.2.3基于网络层次的旅游地网络研究体系 69

3.3本书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界定 71

3.3.1一般旅游联系网络 71

3.3.2旅游政策传递与互动网络 72

3.3.3旅游信息交流和创新网络 72

3.3.4旅游资金互助网络 73

3.3.5客源互动网络 73

3.3.6联合营销网络 73

3.3.7企业竞争网络 74

3.4旅游地网络的行动者、关系的确定 74

3.4.1行动者确定 74

3.4.2关系确定和评价 76

3.5网络数据获取 77

3.5.1问卷调查与访谈 77

3.5.2二手数据的获取 79

3.6旅游地网络评价指标和模型 79

3.6.1整体网模型 80

3.6.2个体网模型 88

3.6.3软件实现 90

3.7本章小结 90

第4章 案例介绍及研究假设 93

4.1中国遗产旅游地发展模式 95

4.2案例地界定与旅游发展模式概况 97

4.2.1黄山 97

4.2.2宏村 100

4.2.3西递 101

4.2.4小结 103

4.3研究假设 103

4.3.1旅游地网络特征假设 104

4.3.2旅游地网络的影响因素假设 107

4.3.3旅游地网络态度、认知与评价的假设 108

4.3.4旅游地网络演化假设 109

第5章 黄山、宏村、西递的旅游地网络特征及比较 111

5.1行动者、网络关系和数据获取 113

5.1.1黄山 113

5.1.2宏村 114

5.1.3西递 115

5.2个体网特征及比较 117

5.2.1旅游地网络规模 117

5.2.2网络联系对象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119

5.2.3互惠性特征 132

5.3整体网络特征 134

5.3.1旅游地网络的通达性 134

5.3.2旅游地网络的内聚性检验 135

5.3.3网络行动者权利与功能 136

5.3.4旅游地网络的子结构 141

5.3.5旅游地网络的核心与边缘 147

5.4不同旅游地网络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152

5.4.1相关分析 153

5.4.2一般联系网络的回归分析结果 154

5.5总结与管理启示 155

5.5.1旅游地网络的差异 155

5.5.2旅游地网络的影响因素 158

5.5.3管理启示 159

第6章 旅游地网络的态度与评价研究 161

6.1不同旅游地行动者的旅游联系态度差异研究 164

6.1.1数据和方法 164

6.1.2结果分析 165

6.1.3小结 167

6.2旅游地网络与旅游联系的认知评价 171

6.2.1旅游地网络与旅游联系的评价内容 171

6.2.2数据获取与分析过程 173

6.2.3结果分析 175

6.2.4小结 176

第7章 黄山旅游地网络的演化 179

7.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黄山旅游地网络演化阶段划分 182

7.2研究思路与数据获取 184

7.2.1旅游地网络行动者和联系的识别与分类 184

7.2.2旅游地网络的展示和表达 184

7.2.3数据获取 185

7.3黄山旅游地网络演化过程 186

7.3.1探索阶段(1930年之前):士大夫旅游背景下的寺庙管理模式 186

7.3.2参与阶段(1930—1978年):半官方和官方管理式的外事接待模式 188

7.3.3发展阶段(1979—1996年):大众旅游兴起下的政府主导开发模式 190

7.3.4市场化阶段(1997—2003年):政府指导下的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 193

7.3.5成熟与完善阶段(2004年至今):地方企业兴起的多元社区参与模式 195

7.4旅游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198

7.5旅游地网络演化的空间特征 199

7.6小结 200

第8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203

8.1主要研究结论 205

8.2主要创新点 210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211

参考文献 213

外文部分 215

中文部分 229

后记 239

附录 243

附录A黄山(汤口)、宏村和西递旅游企业调查问卷 245

附录B黄山、宏村和西递政府部门调查问卷与访谈大纲 252

附录C黄山、宏村和西递旅游地网络中心度分析结果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