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中国近代行政法综述 5
第一节 中国近代行政法的立宪背景 5
一、晚清立宪运动 5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约法 8
三、北京政府的立宪活动 10
四、国民政府的训政与宪政 12
第二节 中国近代行政法的理论依据 15
一、西方宪政思想 15
二、晚清法律改革思想 21
三、孙中山政治与法律理论 24
四、近代行政法思想 31
第三节 中国近代行政法的概念与发展 36
一、中国近代行政法的概念 36
二、中国近代行政法的发展 37
三、中国近代行政法的特征 39
第二章 近代行政立法制度 44
第一节 行政立法体制与法律渊源 44
一、清末民初行政立法变化 44
二、国民政府法制机关 48
三、国民政府行政法律渊源 52
第二节 国民政府行政立法程序 57
一、四步立法程序 57
二、行政立法的演变 60
第三节 国民政府行政立法技术 65
一、行政法的实质规定 65
二、行政法规定事项的方式 67
三、行政法律法规结构 69
第三章 近代行政机关法 73
第一节 中央行政机关组织法 73
一、晚清中央官制改革 73
二、民国前期中央行政机关 79
三、国民政府中央行政机关 85
第二节 地方行政机关组织法 96
一、晚清地方行政机关 96
二、民国前期地方行政机关 98
三、国民政府地方行政机关 102
第三节 警察行政法 110
一、晚清警察制度的建立 110
二、北京政府的警察行政 115
三、国民政府的警察行政 118
第四节 司法行政法 123
一、司法行政机关 123
二、律师管理制度 125
三、监狱管理制度 128
第四章 近代政府人事法 135
第一节 官等与考试制度 135
一、官等 135
二、考试法规 137
三、考试 141
第二节 铨叙、任用与职等 145
一、铨叙 145
二、任用 149
三、职等 154
四、待遇 156
第三节 考绩与奖惩 158
一、考绩 158
二、勋给与退职 160
第五章 近代部门经济行政法 163
第一节 土地与农林水利法 163
一、土地管理法 163
二、农林渔业管理法 168
三、水利管理法 171
第二节 工矿、公用事业与知识产权法 176
一、矿业法 176
二、工商与公用事业管理 180
三、知识产权管理 185
第三节 邮电交通行政法 190
一、邮政管理体制 190
二、电报电话管理 194
三、公路法 196
四、航运与航空法 199
五、铁路法 202
第四节 财政与金融法 208
一、统一财政体制 208
二、预算与会计制度 218
三、银行与货币管理 223
四、证券交易管理 227
第五节 海关行政法 229
一、外贸管理法 229
二、海关管理法 231
三、海关人事制度 237
第六节 战时经济统制 239
一、战时经济统制机构 239
二、战时经济统制法令 241
第六章 近代教育文化卫生行政法 248
第一节 教育行政法 248
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248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252
三、教育改革与管理 255
四、各级(类)学校教育管理 258
第二节 文化管理法 262
一、图书馆、博物馆管理 262
二、档案馆管理 266
三、礼制与文物管理 270
第三节 新闻、出版与广播法 273
一、报刊业管理 273
二、新闻出版检查 276
三、广播管理 280
第四节 卫生、检疫与体育法 284
一、医政体制 284
二、医疗管理 287
三、红十字会与港口检疫法 290
四、体育法 294
第七章 近代社会管理法 298
第一节 国籍、户籍与统计法 298
一、国籍制度 298
二、户籍与人口管理 300
三、保甲制度 304
四、统计制度 306
第二节 度量衡与气象法 310
一、度量衡管理 310
二、气象行政 314
第三节 社团与社会合作法 316
一、社团管理规章 316
二、各类社会团体管理 320
三、合作社法 325
第四节 社会生活管理法 327
一、禁毒制度 327
二、禁赌管理 331
三、公共秩序管理 333
第五节 民族与宗教行政法 336
一、民族事务管理 336
二、宗教事务管理 340
第六节 劳工与社会保障法 345
一、劳工法 345
二、社会保险制度 349
三、社会救济法 351
四、赈灾与难民管理 353
第八章 近代行政监督与行政司法 359
第一节 行政监督制度 359
一、行政监督 359
二、行政审计 363
三、公务员惩戒 368
第二节 行政法院制度 372
一、行政裁判院 372
二、平政院 374
三、行政法院 376
第三节 行政诉讼制度 378
一、行政诉讼法 378
二、诉愿前置制度 380
三、行政执行 382
附录 384
一、中国近代主要行政立法表 384
二、本书所引法律法规资料主要出处 388
三、本书参考文献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