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理念篇 3
第1章 绪论 3
1.1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引发教育变革 3
1.2 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7
1.3 国内外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11
1.3.1 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11
1.3.2 国外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14
第2章 智慧教育的理念 17
2.1 智慧教育的概念 17
2.2 智慧教育的特征 19
2.2.1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19
2.2.2 教育资源无缝整合 20
2.2.3 教与学的高效契合 22
2.3 智慧教育对教育的影响 23
2.3.1 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23
2.3.2 学习理念和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24
2.3.3 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25
2.3.4 教学管理和评价的创新与变革 26
2.4 智慧教育与新型智慧城市 27
第3章 智慧教育的建设运营 29
3.1 智慧教育生态系统 29
3.1.1 教育生态与智慧教育生态系统 29
3.1.2 智慧教育产业链 35
3.2 智慧教育的建设内容 38
3.2.1 建设原则 38
3.2.2 总体框架 39
3.2.3 技术体系建设 41
3.2.4 保障体系建设 42
3.3 智慧教育的建设模式 46
3.3.1 建设驱动模式 46
3.3.2 投融资模式 47
3.3.3 建设模式选择 49
3.4 智慧教育的运营模式 50
3.4.1 主要商业模式 50
3.4.2 主要营利模式 51
第4章 智慧教育的评价体系 54
4.1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概况 54
4.1.1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内涵 54
4.1.2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55
4.2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设计 62
4.2.1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63
4.2.2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64
4.2.3 智慧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6
4.3 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 67
4.3.1 智慧课堂评价指标体系 67
4.3.2 智慧校园评价指标体系 69
第5章 智慧教育的核心技术 71
5.1 物联网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71
5.1.1 物联网概述 71
5.1.2 物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73
5.2 云计算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74
5.2.1 云计算概述 74
5.2.2 云计算对教育的影响 76
5.3 大数据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77
5.3.1 大数据概述 77
5.3.2 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 78
5.4 移动互联网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80
5.4.1 移动互联网概述 80
5.4.2 移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81
5.5 人工智能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82
5.5.1 人工智能概述 82
5.5.2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84
5.6 虚拟现实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85
5.6.1 虚拟现实概述 85
5.6.2 虚拟现实对教育的影响 87
第二篇 基础教育篇 91
第6章 “三通两平台”建设 91
6.1 “三通两平台”建设概述 91
6.1.1 “三通两平台”工程的提出 91
6.1.2 基于云的“三通两平台”架构 93
6.1.3 运营思路 97
6.2 “三通”建设内容 99
6.2.1 宽带网络校校通 99
6.2.2 优质资源班班通 101
6.2.3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104
6.3 “两平台”建设内容 108
6.3.1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08
6.3.2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113
6.4 典型系统 119
6.4.1 校校通软件平台 120
6.4.2 班班通整体解决方案 123
6.4.3 人人通教学平台 125
6.4.4 智慧教育云平台 131
6.4.5 其他系统及硬件 136
6.5 “三通两平台”建设案例 147
6.5.1 宁波市人人通学习空间平台实践 147
6.5.2 中国移动的“三通两平台”实践 149
第7章 智慧校园建设(基础教育) 152
7.1 智慧校园概述 152
7.1.1 智慧校园的理念 152
7.1.2 智慧校园的研究概况 154
7.1.3 智慧校园的分类建设 158
7.2 智慧校园(基础教育)建设 159
7.2.1 智慧校园(基础教育)的建设现状 159
7.2.2 智慧校园(基础教育)的建设框架 161
7.2.3 智慧校园(基础教育)的智慧应用 163
7.3 智慧校园(基础教育)典型系统 165
7.3.1 直录播互动系统 165
7.3.2 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平台 171
7.3.3 创客教育 173
7.3.4 探究实验室 175
7.3.5 平安校园 177
7.4 智慧校园(基础教育)建设实例 178
7.4.1 北京市东城区示范小学智慧校园 178
7.4.2 深圳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校园 180
7.4.3 上海市市西中学智慧校园平台 183
7.4.4 创显智慧校园云平台 184
第三篇 高等教育篇 193
第8章 智慧校园建设(高等教育) 193
8.1 智慧校园(高等教育)建设 193
8.1.1 智慧校园(高等教育)的建设现状 193
8.1.2 智慧校园(高等教育)的框架体系 195
8.1.3 智慧校园(高等教育)的智慧应用 197
8.2 智慧校园(高等教育)典型系统 200
8.2.1 多媒体信息化平台 200
8.2.2 远程交互式教育平台 201
8.2.3 虚拟实验室 203
8.2.4 可视化平台 205
8.3 智慧校园(高等教育)建设成熟度评价 208
8.3.1 成熟度评价概述 208
8.3.2 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 211
8.3.3 成熟度模型设计 212
8.3.4 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213
8.4 智慧校园(高等教育)建设实例 215
8.4.1 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实践——以智慧北航为例 215
8.4.2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以江南大学为例 218
8.4.3 智慧校园体系结构建设——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220
第9章 智慧图书馆建设 224
9.1 智慧图书馆概述 224
9.1.1 基本内涵 225
9.1.2 主要特征 227
9.2 智慧图书馆建设内容 229
9.3 智慧图书馆系统架构 236
9.3.1 基于RFID技术的系统架构 236
9.3.2 重要的功能子系统 237
9.4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实践 246
9.4.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 246
9.4.2 上海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 250
第四篇 互联网+学习 257
第10章 在线教育 257
10.1 在线教育概述 257
10.1.1 在线教育的基本内涵 257
10.1.2 在线教育的发展 258
10.1.3 在线教育的拓展:互联网+学习 263
10.2 在线教育的建设运营 265
10.2.1 在线教育O2O模式 265
10.2.2 构建在线教育生态系统 266
10.3 在线教育的应用实践:综合性开放教育平台 268
10.3.1 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淘宝教育 268
10.3.2 专业互动教学平台:YY教育 272
第11章 K12教育:互联网+基础教育 276
11.1 K12在线教育概述 276
11.1.1 建设概况 277
11.1.2 发展评价 279
11.2 K12在线教育的应用实践 281
11.2.1 实时辅导模式:微师 281
11.2.2 解题工具模式:作业帮 283
11.2.3 问答平台模式:答疑网 285
11.2.4 直播录播模式:微课网 288
11.2.5 家校互动APP:教育宝 291
第12章 MOOC:互联网+高等教育 295
12.1 MOOC模式概述 295
12.1.1 建设概况 296
12.1.2 发展评价 298
12.2 国际知名MOOC平台:Coursera,edX,Udacity 302
12.3 中国的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 305
第13章 互联网+终身学习 311
13.1 互联网+终身学习概述 311
13.2 互联网+母婴教育 313
13.2.1 虚拟社区模式的代表:宝宝树 313
13.2.2 家庭社交类APP:亲宝宝 316
13.2.3 亲子PGC的实践:奇育记MEET 318
13.2.4 母婴知识百科平台:太平洋亲子网 320
13.3 互联网+幼儿教育 321
13.3.1 移动幼教APP:宝宝巴士 321
13.3.2 专业工具类软件:悟空识字 323
13.3.3 家园互动平台:掌心宝贝 324
13.3.4 立体化产品推广模式:巧虎 326
13.4 互联网+职业技能教育 330
13.4.1 综合性职业技能平台:沪江 331
13.4.2 课堂教育的在线化:智慧职教 336
13.4.3 实用技能学习平台:网易云课堂 337
13.4.4 技术交流平台:51CTO 339
13.5 互联网+创客教育 340
13.5.1 创客产业支持平台:创客大爆炸 341
13.5.2 创新思维培养平台:STEAM 3D思迪佳 342
13.6 互联网+兴趣教育 344
13.6.1 才艺培训类平台:51美术高考网 345
13.6.2 方案推荐类平台:宝贝玩啥 345
13.6.3 社区交流类平台:兴趣部落,知乎,分答 346
第五篇 未来展望篇 351
第14章 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 351
参考文献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