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文学史家·浙籍文学史家群体 1
二、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4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0
【上编】通论 14
第一章 地域文化传统与浙籍文学史家群体的崛起 14
一、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 15
二、历史机运提供的文化先机 18
三、地域文化品质的驱动 23
第二章 浙籍文学史家群体的基本状况 27
一、主体构成 27
二、亲缘、地缘、学缘:浙籍文学史家群体的关系网络 34
第三章 浙籍文学史家群体的个性特征及其局限 39
一、群体的个性特征 39
二、群体的局限 44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浙籍文学史家群体文学史写作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48
一、文学观由泛及纯,文学史观从退化史观、进化史观到唯物史观 49
二、文学史料不断丰富、拓展,为文学史写作奠定基础 59
三、述史模式的形成与僵化 71
【中编】专论 78
第五章 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78
一、郑振铎“俗文学”概念在理论上的狭义性与实践上的广义性 80
二、搜集、收藏和出版俗文学研究资料 84
三、对俗文学的评价 89
第六章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研究 93
一、引言 93
二、搜集整理文献史料:早期的学术准备 96
三、《中国小说史略》的成绩和不足 101
四、小结 115
第七章 杨荫深对中国俗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117
一、《中国民间文学概说》民间文学视野下的俗文学学科建设 118
二、俗文学学科确立中的《中国俗文学概论》 121
第八章 赵景深对文学史类型的开拓——以《中国文学小史》为中心 124
第九章 董每戡的“两重性”戏剧史研究路向 131
一、对“两重性”戏剧史研究路向的论说 132
二、对“两重性”戏剧史研究路向的实践 136
三、“两重性”戏剧史研究路向的张力 140
本篇余论 142
【下篇】文学史著编年研究 146
1909年(宣统元年) 146
1914年(民国三年) 149
1915年(民国四年) 151
1919年(民国八年) 155
1920年(民国九年) 156
1921年(民国十年) 159
1922年(民国十一年) 163
1923年(民国十二年) 163
1924年(民国十三年) 171
1925年(民国十四年) 174
1926年(民国十五年) 175
1927年(民国十六年) 178
1928年(民国十七年) 184
1929年(民国十八年) 190
1930年(民国十九年) 192
1931年(民国二十年) 198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201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220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229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232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234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238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241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246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249
1941年(民国三十年) 251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255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257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261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267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268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269
结语 272
主要参考文献 276
一、文学史研究专著 276
二、中国文学史著书目 277
三、相关研究论文 278
附录 “编年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学术评价——兼答杨洪承教授 282
一、历史依据和现实考虑 283
二、“编年”作为主体的理论意义 288
三、学术评价的方法和态度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