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汉语教学视角的文化 1
1.1 文化及文化因子 1
1.2 语言与文化 7
1.3 国际汉语教学与文化 13
第二章 语义的文化互动 20
2.1 语义的文化背景 20
2.2 语义的文化互动 25
第三章 动物词的文化意蕴 34
3.1 动物词概述 34
3.1.1 动物词概述 34
3.1.2 四灵 38
3.1.3 六畜 42
3.2 动物词的文化意蕴 48
第四章 文化意蕴趋同的动物词 55
4.1 文化意蕴趋同的动物词 55
4.1.1 “狐狸”的文化意蕴 55
4.1.2 “狼”的文化意蕴 56
4.1.3 “驴”的文化意蕴 56
4.1.4 “蛇”的文化意蕴 59
4.1.5 “天鹅”的文化意蕴 60
4.1.6 “公鸡”的文化意蕴 61
4.1.7 “兔子”的文化意蕴 63
4.1.8 “猪”的文化意蕴 65
4.2 文化意蕴趋同,喻体不同的动物词 66
4.2.1 “牛”“马”的文化意蕴 66
4.2.2 “狮”“虎”的文化意蕴 73
第五章 文化意蕴趋异的动物词 78
5.1 文化意蕴趋异的动物词 78
5.1.1 “龙”的文化意蕴 78
5.1.2 “凤”的文化意蕴 81
5.1.3 “狗”的文化意蕴 83
5.1.4 “象”的文化意蕴 87
5.1.5 “山羊”的文化意蕴 88
5.1.6 “老鼠”的文化意蕴 89
5.1.7 “熊”的文化意蕴 90
5.1.8 “猫”的文化意蕴 91
5.1.9 “猫头鹰”的文化意蕴 93
5.1.10 “鱼”的文化意蕴 94
5.1.11 “杜鹃”的文化意蕴 96
5.1.12 其他不同文化意蕴的动物词 97
5.2 汉语独特文化意蕴的动物词 100
5.2.1 “鹤”的文化意蕴 100
5.2.2 “蝉”的文化意蕴 102
5.2.3 “蚕”的文化意蕴 103
5.2.4 “鸳鸯”的文化意蕴 104
5.2.5 “麒麟”的文化意蕴 105
5.2.6 “龟”的文化意蕴 106
5.2.7 “雁”的文化意蕴 108
第六章 基于动物词的中国文化因子解读(上) 114
6.1 交际互动 114
6.1.1 拟声文化 114
6.1.2 谐音文化 116
6.1.3 祝福语文化 117
6.1.4 命名文化 117
6.2 生存方式 119
6.2.1 农耕文化 119
6.2.2 货币文化 120
6.2.3 礼物文化 121
6.2.4 饮食文化 121
6.2.5 行业标志 122
6.2.6 交通工具 123
6.3 性别关系 124
6.3.1 男女差异 124
6.3.2 男女情爱 125
6.3.3 婚姻家庭 126
6.4 空间观念 127
6.5 时间观念 129
6.5.1 十二生肖 129
6.5.2 节日 130
6.5.3 年号 130
第七章 基于动物词的中国文化因子解读(下) 133
7.1 娱乐活动 133
7.1.1 文学艺术 133
7.1.2 戏剧艺术 137
7.1.3 音乐艺术 138
7.1.4 舞蹈艺术 138
7.1.5 书画艺术 139
7.1.6 雕刻艺术 142
7.1.7 纹饰艺术 143
7.1.8 手工艺术 149
7.1.9 体育竞技 151
7.2 防卫行为 157
7.2.1 神话传说 157
7.2.2 图腾 160
7.2.3 宗教 161
7.2.4 占卜 164
7.2.5 祭祀 165
7.2.6 风水 167
7.2.7 丧葬 168
7.2.8 中医 171
7.3 开发利用 172
7.3.1 建筑文化 172
7.3.2 服饰文化 173
第八章 基于动物意象的中国文化特征阐释(上) 180
8.1 思维特点 180
8.1.1 整体性思维 180
8.1.2 具象性思维 181
8.1.3 比附性思维 183
8.1.4 辩证性思维 184
8.2 崇拜信仰 184
8.2.1 图腾崇拜 184
8.2.2 祖灵崇拜 189
8.2.3 生殖崇拜 189
8.2.4 道教信仰 191
8.2.5 佛教信仰 194
8.2.6 祥瑞信仰 196
8.2.7 祭祀祈福 197
第九章 基于动物意象的中国文化特征阐释(下) 202
9.1 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 202
9.1.1 天人合一 202
9.1.2 阴阳五行观念 203
9.1.3 避凶趋吉 206
9.2 宗法伦理色彩 208
9.2.1 崇“德” 208
9.2.2 尊“仁” 210
9.2.3 重“义” 211
9.2.4 重“礼” 211
9.2.5 重“信” 213
9.2.6 重“孝” 213
9.3 尊卑等级观念 215
9.4 情志高远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