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谢无量范式” 7
一、谢无量范式”之“中国效度” 7
(一)“释古”态度 8
(二)“六经”与孔子 20
(三)正统大道与经学脉络 24
二、“谢无量范式”之哲学效度” 29
(一)哲学与哲学史正名 30
(二)以宇宙论、伦理学为主脉 35
(三)以人性论为核心内容 44
三、“谢无量范式”之中西哲学比较 58
(一)哲学之名的比较 59
(二)上古哲学之中西比较 59
(三)论王充唯物主义思想 67
(四)近世哲学之比较 73
四、两种范式下的名学观 75
(一)“谢无量范式”之名学观 76
(二)胡适名学观 82
(三)冯友兰名学观 91
五、范式转换 95
(一)“谢无量范式”何以消失百年? 96
(二)“谢无量范式”为什么要回归? 102
下篇 未来中国哲学要论 109
一、“述古”态度 109
(一)“疑古”平议 109
(二)“述古”贞义 114
(三)“二重证据法”之“述古”内涵 122
(四)“述古”乃诠释学之态度 125
(五)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之“态度转换” 128
二、“周文轴心” 130
(一)中国“轴心时代”辨析 130
(二)“周文轴心” 143
三、从“子学路径”到经学路径” 152
四、从“以西解中”到“以中化西, 169
五、中国哲学诠释学大纲 175
(一)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 176
(二)成中英“本体诠释学”及刘笑敢“定向诠释学” 186
(三)黄俊杰“中国诠释学的三个面相”和林安梧“造乎其道”的诠释学等 192
(四)汤一介、景海峰、洪汉鼎、潘德荣等学者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 198
(五)“中国哲学诠释学五层次理论”论纲 211
六、让“中国哲学”成为“哲学” 222
后记 月满西楼又中秋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