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民间借贷的绪论 3
第一章 民间借贷的基本内容 3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界定 3
一、民间借贷的学理概念 4
二、民间借贷的司法界定 5
第二节 民间借贷的特征与风险 8
一、民间借贷的多维特征 8
二、民间借贷的内生风险 13
第三节 民间借贷的债权识别 15
一、民间借贷债权概念 15
二、民间借贷债权的分类 17
三、民间借贷的利息债权 19
第二章 民间借贷的发展历史 22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源起 22
一、原始公社时期的民间借贷起源 22
二、封建时代民间借贷的起源 25
第二节 民间借贷的发展 29
一、汉代民间借贷发展综述 29
二、隋唐至宋代民间借贷发展综述 30
三、元代至明代民间借贷发展综述 32
四、清代至民国民间借贷发展综述 34
五、建国至今民间借贷发展综述 36
第三章 民间借贷的功能分析 39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金融功能 39
一、金融功能观的引入 40
二、民间借贷的金融功能 40
第二节 民间借贷的社会功能 43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引入 43
二、民间借贷的社会功能 44
第三节 民间借贷的功能冲突 46
一、民间借贷功能间的冲突 46
二、民间借贷的冲突类型与样态 47
第二编 民间借贷的实体论 53
第四章 民间借贷的组织 53
第一节 民间借贷组织的基本特性 53
第二节 作为出借方的民间借贷组织 55
一、小额贷款公司 55
二、典当行 64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 69
四、存贷型地下钱庄 76
第三节 作为平台的民间借贷组织 80
一、民间标会 80
二、互联网P2P借贷平台 85
三、民间借贷中介组织 89
第五章 民间借贷的合同 93
第一节 民间借贷合同的类型 94
一、以民间借贷合同的主体区分 94
二、以民间借贷的借款用途区分 101
三、以有偿与否为区分的民间借贷合同 103
四、基于网络平台的民间借贷合同 104
第二节 民间借贷合同的法律特征 105
一、要式性与非要式性并存 105
二、诺成性与实践性并存 106
三、单务性与双务性并存 106
第三节 民间借贷合同的实务问题 107
一、民间借贷合同的缔约 107
二、民间借贷主体的认定 113
三、无效民间借贷合同及其法律后果 115
四、民间借贷合同的履行 117
五、民间借贷合同履行中的抗辩 118
六、借贷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 120
第六章 民间借贷的担保 123
第一节 民间借贷中常见的担保类型 123
一、民间借贷中的保证 123
二、民间借贷中的抵押 130
三、民间借贷中的质押 139
四、民间借贷中的留置 144
五、民间借贷中的定金 147
第二节 民间借贷中衍生的担保类型 148
一、担保性买卖合同 148
二、网络借贷的担保模式 151
第三编 民间借贷的诉讼论 157
第七章 民间借贷的普通诉讼 157
第一节 民间借贷普通诉讼之概述 157
一、民间借贷的诉讼当事人 157
二、民间借贷的诉讼标的 159
三、民间借贷的诉讼管辖 160
四、民间借贷的诉讼证明 163
第二节 民间借贷诉讼类型化分析 165
一、民间借贷诉讼类型化分析的价值 165
二、民间借贷诉讼的主要类型 166
第三节 民间借贷诉讼风险及其规避 182
一、信用欺诈风险及其规避 182
二、借款利率风险及其规避 187
三、公证执行风险及其规避 193
第四节 民间借贷诉讼实施问题及其化解 202
一、民间借贷诉讼实施存在的问题 202
二、民间借贷诉讼实施问题的化解 214
第八章 民间借贷的略式诉讼 224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督促程序 225
一、督促程序概述 225
二、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督促程序的现状分析 233
三、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督促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52
四、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督促程序的若干构想 260
第二节 民间借贷的小额诉讼程序 271
一、民间借贷的小额诉讼程序概述 271
二、民间借贷小额诉讼程序的缺陷 274
三、民间借贷的小额诉讼程序完善 280
第九章 民间借贷的刑事司法 285
第一节 民间借贷犯罪概述 286
一、“民间借贷”刑事犯罪的类型 287
二、“民间借贷”刑事犯罪的特点 290
第二节 民间借贷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93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基本内容 293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 294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构成 296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分 301
第三节 民间借贷下的集资诈骗罪 301
一、集资诈骗罪的基本内容 301
二、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主观要件的分析 303
三、集资诈骗罪的性质属于诈骗方法 306
第四编 民间借贷的规制论 311
第十章 民间借贷的规制异变 311
第一节 民间借贷规制对象的迭代:以实证调研为视角 311
一、民间借贷目的从小额生产消费型扩充到投资增值 312
二、民间借贷对象从直接的熟人型借贷扩张到间接的复合型借贷 313
三、资本来源从自有集合型扩及弥散募集型 316
四、民间借贷形式从互助型借贷拓展到多元融资创新 316
第二节 民间借贷的规制异变 317
一、严格准入和刑法管制使得民间借贷地下化 318
二、单一化认定和司法适用错位致民间借贷污名化 322
第十一章 民间借贷的规制选择 326
第一节 民间借贷的硬法规制困境 327
一、日益网络化和生人化的民间借贷发展趋势凸显既有规制盲点 327
二、跨平台民间借贷放大了金融垂直分业监管的缺陷 329
三、事后型民间融资监管难以回应复杂隐蔽化融资用途 331
第二节 民间借贷的规制路径选择 333
一、域外相关立法经验的比较借鉴 333
二、域外民间借贷规制路径的评析 340
三、民间借贷规制的进路选择 344
第十二章 民间借贷的软法规制 346
第一节 民间借贷软法规制的运行机理及其优势 346
一、民间借贷软法规制的运行机理 346
二、民间借贷软法规制的施行优势 348
第二节 民间借贷软法规制的规范渊源及其类型 351
一、纯粹软法——民间借贷内部契约和习惯 351
二、自治组织的软法——民间融资行业规范 351
三、官方机构的软法——民间融资的行政指导性文件 352
第三节 民间借贷软法规制的场景及其工具箱 354
一、设立民间金融行业协会及从业标准 355
二、拓展民间融资服务中心职能 356
三、开放民间融资担保性机构准入 357
四、再造民间借贷协作的跨域联动 358
五、建构民间借贷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359
六、将民间融资失信行为纳入社会诚信体系 360
参考文献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