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分密度理论及数学模型 2
1林分密度的基本形式及关系 2
1.1林分密度的基本形式 2
1.2密度指数与疏密度关系 5
2林分密度理论 9
2.1 Reineke关于林分密度与直径关系 9
2.2林分密度与蓄积量理论 10
2.3林分疏密度1.0各地位指数密度与直径关系 13
2.4林分各疏密度条件下,平均胸径与疏密度关系及计测疏密度公式 14
2.5林分疏密度1.0、一定树高,各地位指数断面积、蓄积关系 17
3林分密度、胸径、树高与断面积、蓄积数学模型 21
3.1密度指数、株数、胸径与断面积数学模型 21
3.2株数、胸径、树高与蓄积数学模型 22
3.3密度指数、胸径、株数、树高与断面积、蓄积数学模型 24
第2章 林分自然稀疏理论及数学模型 26
1森林的自然稀疏 26
2森林的生长发育时期 27
3林分蓄积、断面积、直径自然稀疏模型 31
3.1林分蓄积自然稀疏数学模型 32
3.2林分断面积自然稀疏数学模型 33
3.3林分平均直径自然稀疏数学模型 37
第3章 林分密度、直径自然稀疏表的编制 39
1林分蓄积、断面积、直径自疏及有关模型 39
1.1林分蓄积自然稀疏模型 39
1.2林分断面积自然稀疏模型 40
1.3林分平均直径自然稀疏模型 40
1.4等直径线模型及复合模型 41
1.5密度指数、株数、胸径与蓄积模型 41
1.6密度指数、平均树高与断面积模型 42
1.7密度指数、株数、直径、断面积模型 43
2林分密度、直径自然稀疏表的编制 44
2.1林分密度自然稀疏表的编制 45
2.2林分平均直径自然稀疏表的编制 46
3不同初始密度林分测树因子变化规律 48
第4章 林分自然稀疏生长过程表的编制及测树因子、生长量、成熟变化规律 60
1林分蓄积、断面积、直径自疏及有关模型 60
1.1林分平均直径自然稀疏模型 60
1.2密度指数、平均树高与断面积模型 60
1.3密度指数、株数、胸径、断面积模型 61
2树高自然稀疏表的编制 62
3不同地位指数、初始密度林分自然稀疏生长过程表的编制 68
4不同地位指数、初始密度林分测树因子变化规律 71
4.1不同初始密度林分测树因子变化规律 71
4.2不同地位指数林分测树因子变化规律 72
4.3不同起源林分测树因子变化规律 78
5不同地位指数、初始密度与林分生长量、成熟的变化规律 78
5.1不同地位指数、初始密度与数量成熟、数量成熟龄的关系 78
5.2不同地位指数、初始密度与最大连年生长量及所在林龄关系 82
5.3不同地位指数、初始密度与工艺成熟(径级)及工艺成熟龄关系 86
第5章 定量间伐 92
1林分平均胸径——株数定量间伐法 92
1.1乌道特式定量间伐法 92
1.2林分疏密度1.0胸径——株数导算定量间伐法 93
1.3据疏密度1.0胸径与株数自疏保留系数定量间伐法 95
2林分平均树高——株数定量间伐法 100
3以树冠投影面积导算林分适宜密度问题 109
3.1林分密度、林龄、地形与树冠投影面积及其变异性 110
3.2关于以树冠投影面积导算林分最大密度问题 112
3.3据树冠投影面积导算林分适宜密度问题 115
第6章 地位指数、初始密度与林分适宜疏密度、蓄积度、株数的关系及数学模型 118
1地位指数、初始密度与林分适宜疏密度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118
1.1初始密度与林分适宜密度的关系 119
1.2地位指数与适宜疏密度关系 121
1.3初始密度、地位指数与适宜疏密度的关系 122
1.4验证 123
2地位指数、初始密度与林分适宜蓄积度关系及变化规律 125
2.1林分蓄积自然稀疏、等树高线、复合数学模型 125
2.2研究方法 126
2.3林分适宜蓄积度变化规律 127
3林分适宜株数与胸径、上层高关系及数学模型 129
3.1林分适宜株数与株数、胸径、上层高的关系 129
3.2林分适宜株数与胸径、上层高数学模型 130
3.3应用 132
第7章 林分上、下层间伐前后直径、疏密度、蓄积度变化规律及数学模型 134
1林分上层间伐、下层间伐前后胸径、疏密度变化规律及数学模型 134
1.1林分密度与株数按径级分布关系 135
1.2上层间伐、下层间伐前后直径、疏密度关系 137
1.3上、下层间伐前后胸径、疏密度模型 142
2林分下层间伐前后胸径、蓄积度变化规律及数学模型 143
2.1数学模型 144
2.2林分下层间伐前后胸径、蓄积度关系 146
2.3林分下层不同株数间伐强度与直径增长、蓄积度下降率模型 152
2.4应用 153
附表1 落叶松人工林各地位指数、不同初始密度生长过程表 155
附表2 落叶松天然林各地位指数、不同初始密度生长过程表 165
主要参考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