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报告的背景 1
一、全球概览 1
二、广东发展 3
第二节 报告的设计 3
一、指导思想 3
二、研究设计 4
第二章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7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7
一、夯实基础,稳步推进 8
二、深化改革,普及提高 9
三、技术创新,跨越发展 10
四、面对挑战,持续发展 12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 12
一、“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现状 12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现状 21
三、“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现状 30
四、总体情况分析 41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应用现状 42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 42
二、学生信息化学习现状 60
第四节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 76
第五节 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现状 86
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实施现状 86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现状 91
三、“粤教云”计划实施现状 96
四、广东教育视频网建设现状 107
第三章 基础教育信息化案例介绍 109
第一节 基础环境篇 109
一、珠海:粤教云助力教育智慧转型,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109
二、佛山:持续迈向深度融合,迎接教育信息化4.0 111
三、汕尾:政产研合作,推进“三通”建设 113
四、东莞:推进“互联网+教育”,打造“学在东莞” 115
五、深圳:建泛在学习城区,引领未来教育变革 116
第二节 教育均衡篇 117
一、广州:建设“数字教育城”,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118
二、肇庆:打造村小信息直通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19
三、化州:“三优”联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121
四、英德:“三校联动”,创新山区师资培训模式 122
五、韶关: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创新课堂形态 123
六、东莞:用信息技术,重新定义农村小学 124
第三节 智慧学习篇 125
一、创建“一对一”移动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126
二、搭建“问题·个性”云课堂,构建智慧教育新环境 128
三、借力智慧教室,实现高效课堂 130
四、构建智慧学习生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131
五、应用可视化技术翻开学习能力培养新篇章 132
六、iPad教学应用,重构乐学环境 134
七、多维互动创新常态教学模式 136
八、“众学堂”云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 137
第四节 课程创新篇 138
一、构建课程超市,推动个性化学习 138
二、重构项目式课程,推行个性化学习 140
三、包班搭课,开拓中职教育新模式 142
四、“玩数学”,用数字化工具构建探究灵动的新课程 144
五、开展机器人教育,促进问题学生转型 146
六、搭建Moodle平台,开创学习乐园 147
七、借助“微课程”,尝试“中国式”翻转课堂 149
八、强化课题引领,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150
第五节 教学创新篇 152
一、翻转课堂“3+1”,助力学生成长 152
二、探索“超市化四环节”课堂教学,推进师生成长 154
三、Wiki平台开放协同学生学习方式 155
四、营造虚拟运动环境,助力脑瘫儿童康健 157
五、虚拟仿真技术促进中职教学变革 160
六、“省而实”APP: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 161
七、创新使用社会化软件,实现移动学习 163
八、传感技术助力科学探究迈进新阶段 165
九、搭建教育云环境,创新学科教学模式 167
十、面向“互联网+”,开展创客教育实践 168
第六节 教育管理篇 171
一、创新管理技术,建设智慧学校 172
二、多方共建、数据共享,构建智慧校园 173
三、应用大数据,支持综合学习测评 174
四、基于云平台,探索综合素质评价 175
五、建设网络数据平台,创新教育质量监测制度 176
六、在线评价综合素质,促学生多元发展 177
七、壮瑶教师“e+”秀风采,山区小学“教研训”一体化 179
八、创新管理技术,建设智慧校园 180
第四章 高等教育信息化案例介绍 182
第一节 信息化平台建设类项目 182
一、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省校两级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平台 182
二、暨南大学:精心规划、稳步建设、深度融合、改革创新 184
三、华南师范大学:移动校园开放平台构筑智慧校园生态圈 187
第二节 数字化课程资源改革类项目 191
一、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对名师课堂建设机制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191
二、MOOC与大众化高等教育——UOOC联盟的实践与思考 194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应用类项目 200
一、用信息化全面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 200
二、面向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互联网+”创新空间 206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解顶岗实习管理和评价难题 212
第五章 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与建议 218
第一节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218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218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22
三、国家和部分省市教育信息化现状 247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发展体制机制 255
一、顶层设计,构建符合省情的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 255
二、科学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256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 257
一、深入推进“三通工程”,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能力 257
二、加强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打造智能化教育教学环境 257
三、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优质发展 258
第四节 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建设 259
一、规范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拓展资源建设渠道 259
二、合理有效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数字资源使用效率 260
三、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发挥名优资源示范作用 261
第五节 信息化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261
一、紧抓“互联网+”发展契机,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 261
二、开展智慧教育示范性工程,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应用 261
第六节 教育信息化支撑人才队伍 262
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262
二、深化专业人员信息技术培训,打造专业技术支撑队伍 262
三、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助推学校信息化新发展 263
第七节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263
一、全面深化系统和数据应用,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263
二、加强教育管理安全工作,保障教育信息安全 264
致谢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