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思想政治教育引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骆郁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0255644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经验与思考,全书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念、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拓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深入思考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如何才能更加富有成效。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根源 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根源 1

1.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认识过程中主客观矛盾的重要方式 2

2.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的重要途径 5

3.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社会认识向个体认识转化的重要中介 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源 10

1.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自发活动走向自觉活动的重要前提 10

2.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条件 12

3.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个体与群体行动协调的重要保障 14

4.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中经济意识上升为政治自觉的重要基础 16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源 18

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的价值 18

2.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价值 21

3.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 24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 30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方法论探索 30

1.科学抽象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31

2.矛盾分析法:把握关系看本质 33

3.内涵揭示法:分析概念看本质 35

4.归纳综合法:总结实践看本质 3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39

1.思想掌握群众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本质 39

2.思想掌握群众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 43

3.思想掌握群众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51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55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探析 56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 58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创新 62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的塑造 65

1.社会关系的两重属性 65

2.人的本质的能动创造 68

3.社会主义新人的造就 70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 74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互动 74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 75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动性 76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 78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转换 83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否存在 83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何以特殊 87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如何转换 92

三、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 95

1.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本质上是精神交往 95

2.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是具有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 99

3.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是具有核心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 101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105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分析 105

1.思想教育:认知性教育 105

2.政治教育:方向性教育 110

3.道德教育:规范性教育 114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优化 119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分析 119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 121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聚焦 124

1.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 124

2.坚持以核心价值为根本引领 127

3.坚持以政治自信为教育重点 143

4.坚持以中国梦教育为时代课题 159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72

一、“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 172

1.“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173

2.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 176

二、坚持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紧密结合 180

1.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向相结合 180

2.坚持科学内化与自觉外化相结合 182

3.坚持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相结合 183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 185

1.强化社会实践的观察教育 185

2.强化社会实践的参与教育 187

3.强化社会实践的磨砺教育 190

四、注重新媒体时代的寓教于乐 192

1.新媒体时代寓教于乐的主要特点 193

2.新媒体时代寓教于乐的有效推进 197

五、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201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重点 202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关键 206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211

一、文化软实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211

1.文化软实力: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创新 212

2.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选择 218

3.提升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文化话语权 234

二、网络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 248

1.吸引、判断、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248

2.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思想互动微交往 267

三、学科前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277

1.分化与整合:更加注重整合发展 278

2.内涵与外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 280

3.传承与创新:更加注重创新发展 283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