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打造传世文化精品 6
序言 纳西族——我的生命之源&杨福泉 15
《窝热热》 15
民族概况 纳西族 22
本书导读示意图 26
第1章 万水千山走过历史 29
孕育:外来的还是土生的? 迁徙说、土著说、融合说,纳西族族源是个谜 30
神话中的民族远祖认同 30
纳西族的他称 31
古羌后裔——尘封在石棺中的族源信息 33
从族称看纳西族与古羌人的关系 34
土生土长——从“丽江人”说起 38
初生:在迁徙中融合 从西北到西南,辗转高原,筚路蓝缕 39
从甘、青、河、湟一带出发 39
送魂,回望祖先来时的路 41
藏彝走廊 42
漫漫迁徙路 44
成长:纵横滇西北 从游动进入定居,一个新兴民族登上云南政治舞台 46
从游动到定居 46
夹缝中求生存 48
统一诸部,定名丽江 49
革囊渡江 50
雄踞天南,富甲一方 50
从改土归流到抗战军兴 52
土司、百姓和庄奴 53
《么些图卷》 明代纳西族的风俗画 56
图卷的年代 56
图卷反映的生产活动 56
别具特点的物质生活 57
民族风俗的写照 57
解构图卷 58
第2章 永在自然的怀抱 生存智慧 65
家住世界遗产地 独一无二的自然造就独一无二的民族 66
纳西人的精神象征——玉龙雪山 66
纳西象形文字的滥觞地——金沙江 67
三多神的前世今生 70
自然,我们与你是兄弟 敬畏自然,膜拜自然,呵护自然 72
人和大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72
祭“署”——纳西人与“兄弟”的对话方式 74
乡规民约——自然资源的有序取用 76
一个小案例 76
灵魂与其飞升,不如回归自然 天堂是纳西人的终极乐土吗? 78
“神地”就是“祖先之地” 78
“祖先之地”就是自然的怀抱 79
居那世罗神山 81
第3章 古老文字的活化石 语言文字 83
“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造字、写法无一定之规,需依赖土下字解读的图画文字 84
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84
图画性突出,形音义兼备 84
象形文折射出丰富的纳西世界 85
象形文字举要 86
象形文字书写的纳西百科全书——东巴经 30000余册,十几大类,涵盖古代纳西社会生活 87
古老的东巴经是这样写就的 87
活在东巴经里的纳西社会 87
东巴经的分类 88
东巴经是这样写就的 88
神圣的竹笔 89
东巴经漂流记 90
构筑在象形文字之上的东巴艺术之宫 还有比图画文字更适合记录舞蹈的吗?世界最早的舞谱在这里 90
世上最早的象形文舞谱 91
远山天籁之音——东巴经的唱诵 93
东巴经研究的若干第一 93
殉情长诗《鲁般鲁饶》的吟唱高手大东巴和开祥 94
和开祥吟唱《鲁般鲁饶》 94
东巴经中的东巴舞乐 95
东巴的绘画和雕塑 96
东巴教与纳西人 原始宗教的灵性力量 99
人生一路,东巴相护 99
与东巴教合为一体的纳西族世俗生活 101
象形文字王国中的智者——东巴 102
走村串寨访东巴 103
火塘中燃起的东巴教信仰 108
第4章 雪山大江边诗意的栖居 建筑 113
原初的记忆——永宁地区的纳人民居 公元7世纪前后金沙江上游的纳西族建筑 114
源于土司禁令的井干式木楞房 114
一个纳人从生到死的家中旅程 117
高度哲学化的一梅空间 118
一个象形字中蕴藏的哲理 121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丽江古城 突破古老社区的孤立和封闭,不断吸收新的生活方式 122
不见雪山面,衣裳少一件 122
源于纳西文化心理的空间布局 124
纳西族空间理念的象征性符号——狮子山 125
点线结合的水流系统 126
吴大勋所创造的“洗街” 126
丽江古城的三眼井 128
开放性迷宫般的街道广场系统 129
丽江古城主要街道及其辐射街巷一览表 131
兼容汉藏取法唐宋的古城建筑 土司府偏居一隅,四方街赫然居中 132
边城王府——木氏土司衙署“木府” 133
从东巴文看纳西建筑的等级 136
青瓦土墙乐逍遥 137
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 137
丽江古城合院式住宅的4个崇尚 139
丽江合院式住宅的类型和宅园空间的地位 141
从大研回望白沙、束河 142
从白沙到大研——城市轨迹与王权脚步 143
第5章 察“颜”观“色”识纳西 色彩和民俗 147
不识黑白,无以知纳西 纳西的黑是什么黑?纳西的白是什么白? 148
神话中的纳西色彩 148
神鬼世界的黑白及其象征意义 149
纳西族俗世生活中的黑白存在 149
随社会文化而变的色彩信仰 151
由黑白色彩确立的纳西族哲学 156
三界五方的多彩世界 东南西北中,青白红黑黄 158
天上、人间、地下三界三色 158
五方五色五行的巴格图 159
纳西族与汉族、藏传佛教五方五色五行对比 159
纳西人离不开的巴格图 161
年份与八方之色彩配置关系 161
巴格图占卜 162
第6章 诸神的乐土 宗教和文化 165
白沙壁画,画出了活态的多元文化 儒释道各安其所,纳藏汉同绘丹青 166
宗教壁画的奇葩 166
纳、藏、汉画工各施妙手的杰作 167
李霖灿说《南无孔雀明王大佛母海会图》的杂糅画风(节选) 168
解读《南无孔雀明王大佛母海会图》 169
诸神和谐,其乐融融 170
一扇多元文化交融之窗 170
纳藏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西藏的一个纳西族村庄有座天主堂,丽江刊行了《大藏经》迎接了大宝法王 172
盐井,藏区唯一的纳西族村庄 172
纳西土司刊印了藏地第一套雕版《大藏经》 173
两个纳藏汉合璧的家庭 175
西藏唯一的天主教传播之地 178
大宝法王落难后在丽江栖身30多年 181
纳汉交流,亦师亦友,亦兄亦弟 木氏土司热衷汉文化,汉族移民融入纳西族 182
酷爱学习汉文化的木氏土司与人才辈出的纳西族 182
古城教育世家李世宗先生的一段回忆 182
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几乎每村都有一座汉传佛教寺庙 183
道教也传到了纳西古王国 185
纳西文化影响汉族移民 186
第7章 雪岳古国的天籁 音乐和舞蹈 189
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忽必烈送给纳西土司的乐队和乐曲 190
忽必烈馈赠的“别时谢礼” 190
蒙古古乐器苏古笃 191
忧伤哀怨的安魂曲 191
白沙细乐序曲《笃》 192
白沙细乐讲述一个凄美传说 193
高深古雅的丽江洞经音乐 丝竹檀板声中穿越历史的时空 195
源自中原汉族的雅音 195
遗存着唐宋音乐的基因 196
纳、汉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晶 197
雅音播于四海的“大研古乐会” 198
丽江洞经音乐《一江风》 198
纳西歌舞的乳汁——热美蹉 随性而忧伤的歌舞 199
原始舞蹈的活标本 199
舞步定格了流转的时光 200
纳西族民间音乐的总体特点 201
第8章 玉龙情殇与泸沽走访 婚俗 203
为什么花样年华自甘凋零 活着不能白头偕老,死了也要埋在一坟 204
1723年,一道爱情无法逾越的鸿沟 204
为什么是丽江? 204
什么是“改土归流”? 205
殉情,重情轻生的纳西人的必然选择 206
改土归流前后纳西族的婚姻习俗变迁 207
《游悲》中唱出的民族个性 208
雍容就死与慨殉友情 209
神秘的诱死幻境 深谷里的泉水淌得好听,好像有个姑娘在低声歌唱 210
雪山中的爱之理想国——玉龙第三国 210
玉龙第三国的由来 211
殉情树的传说 213
丽丽花华与墨丽丽花华 213
殉情秘境寻踪 214
骨泣与口弦,神秘的殉情音乐媒介 215
轻易不能骨泣 215
骨泣调 215
动人心弦的口弦 216
一个关于口弦与殉情的真实故事 217
爱情游魂的神秘呼唤 218
无数鲜活生命谱就的哀歌 勾魂摄魄的爱情悲歌,苦情人不敢多听 220
纳西古典文学三大经典之一《鲁般鲁饶》 220
殉情者之歌《游悲》 221
《鲁般鲁饶》中爱神游祖阿主与构土西公对开美久命金的 221
呼唤 221
纳西人殉情及其礼仪所含有的悲剧性美感 223
殉情案例及习俗拾零 225
江之隔别样天 月夜下,那匆匆的脚步直奔花楼 229
闲话“摩梭” 229
泸沽湖畔女儿国 230
舅掌礼仪、母掌财产的母系制社会 232
男不娶女不嫁的“走访” 233
尊重女性的习俗在纳西语中的反映 233
专家评点摩梭母系制度 235
“走访”与其他婚姻形式的比较 236
宁蒗县永宁乡扎实村母系制家庭调查 238
变迁中的母系家园 240
第9章 且行且唱滇西北 走进纳西族 243
横断山脉中的灵境 18处人文及自然景观让你触摸纳西族的灵魂 244
雪山大江泸沽湖——走进纳西族的世居之地 244
东巴圣地白地行——走进纳西族的信仰之源 245
白沙、大研、石头城——走进纳西族的美丽家园 248
佛寺道观天主堂——走进纳西族的精神世界 249
纳西族经典人文及自然景观一览表 252
编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