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五服服饰制度 9
第一节 男子五服成服服饰 12
一、斩衰服饰 12
(一)斩衰衣裳 13
(二)斩衰冠 29
(三)斩衰绖、带(首绖、腰绖、绞带) 32
(四)斩衰菅屦 40
(五)斩衰苴杖 42
二、齐衰服饰 45
(一)齐衰衣裳 47
(二)齐衰冠 48
(三)齐衰绖、带(首绖、腰绖、布带) 50
(四)齐衰三屦(疏屦、麻屦、绳屦) 53
(五)齐衰削杖(桐仗) 55
三、大功服饰 57
(一)大功殇九月服饰 58
(二)大功殇七月服饰 59
(三)大功成人九月服饰 59
四、繐衰服饰 62
五、小功服饰 64
(一)小功殇五月服饰 65
(二)小功成人五月服饰 66
六、缌麻服饰 68
七、五服以外之丧服服饰 73
(一)公子为其母、妻服饰 73
(二)朋友麻 74
(三)锡衰 74
(四)袒免 74
第二节 女子五服成服服饰 74
一、女子衰服 76
二、女子首服(总、笄、髽) 78
(一)未成服之髽 79
(二)成服之髽 79
三、女子用杖 82
第三节 五服服饰变除(受服) 83
一、斩衰服饰之变除 87
(一)既虞、卒哭后斩衰服饰之变除 87
(二)小祥后斩衰服饰之变除 88
(三)大祥后斩衰服饰之变除 88
(四)禫祭后斩衰服饰之变除 89
二、齐衰服饰之变除 89
(一)齐衰降服服饰之变除 89
(二)齐衰正服服饰之变除 90
(三)齐衰义服服饰之变除 91
三、大功服饰之变除 91
(一)大功成人降服服饰之变除 91
(二)大功成人正服服饰之变除 92
(三)大功成人义服服饰之变除 92
四、小功服饰之变除 92
(一)小功成人降服服饰之变除 92
(二)小功成人正服服饰之变除 92
(三)小功成人义服服饰之变除 93
五、缌麻服饰之变除 94
第四节 历代五服服饰制度之演变 94
一、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94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97
(一)五服服饰等级细密化 97
(二)主丧原则的确立及其与杖、禫服之关系 100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 102
(一)唐《开元礼》之变化 102
(二)宋司马光《书仪》与朱熹《家礼》之改革 104
(三)明清五服服饰之简化 107
第二章 五服服叙制度 110
第一节 传统亲属分类与亲属称谓 111
一、传统亲属分类 111
(一)亲属基本分类——宗亲、外亲、妻亲、三父八母 111
(二)亲属特殊分类 117
二、传统亲属称谓 127
第二节 先秦经典服叙制度 134
一、先秦服叙之起源 134
二、先秦服叙之等级 136
(一)斩衰服叙 137
(二)齐衰四级服叙 138
(三)大功三级服叙 140
(四)小功两级服叙 142
(五)缌麻两级服叙 143
(六)袒免与无服服叙 144
三、先秦服叙之原则 146
(一)中西亲等计算法之比较 146
(二)先秦服叙原则 149
第三节 两汉至明清服叙制度之流变 156
一、两汉服叙之流变 157
(一)两汉服叙概况 157
(二)两汉服叙流变 159
二、魏晋南北朝服叙之流变 161
(一)“丧服学”热潮之兴起 161
(二)中央与地方服叙审议制度及机构之形成 163
(三)“心丧”范围之扩大 165
三、唐代服叙之流变 166
(一)唐太宗对服叙之改革 167
(二)高宗时武则天对服叙之改革 169
(三)唐玄宗对服叙之改革 172
四、五代、宋服叙之流变 174
五、元代服叙之流变 176
六、明代服叙之流变 178
(一)明初服叙变革之成因 178
(二)明代服叙变革之内容 180
七、清代服叙之流变 185
第三章 服叙制度在传统法律上之适用 190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家族主义法 191
一、先秦家族主义法渊源 191
二、秦汉家族主义法流变 19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准五服制罪”原则的初步确立 198
一、魏晋“准五服制罪”原则的提出 198
二、晋及南朝“准五服制罪”原则之适用 202
(一)亲属株连 202
(二)亲属相犯 205
三、北朝“准五服制罪”原则之适用 207
(一)亲属株连 207
(二)亲属相犯 209
第三节《唐律疏议》中“准五服制罪”原则的发展 212
一、《唐律疏议》是“准五服制罪”原则的最好模本 212
二、《唐律疏议》中亲等与服叙等级之差异及补救 214
三、《唐律疏议》中服叙法之适用 217
(一)《唐律疏议》中家族主义法、服叙法条文及比例统计 217
(二)服叙法之适用 219
第四节 宋以后服叙制度在民事法规中之适用 224
一、死商财物继承问题 225
二、遗嘱继承问题 225
三、无子立嗣顺序问题 226
四、亲属先买权问题 227
第四章 守丧制度 231
第一节 先秦时期——从习俗到礼教 232
一、《礼记》、《仪礼》中的守丧内容 232
二、先秦时守丧实例及诸子关于三年丧的辩论 235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礼教向法律的过渡 237
一、国恤与家丧 237
二、两汉守丧制度 241
(一)汉武帝以来对诸侯王的守丧强制 241
(二)两汉官僚士大夫的守丧时尚 242
(三)两汉守丧诏令 244
(四)金革夺丧与夺情起复 245
三、两晋守丧制度 247
(一)两晋对官僚士大夫守丧违制之处罚 247
(二)两晋民间的守丧风气 250
四、南北朝守丧制度 251
(一)南北朝守丧制度的发展 251
(二)南朝与北朝守丧制度及实践之差异 254
第三节 唐宋时期——守丧制度的全面法律化 258
一、官吏守丧之保证——解官与给假制度 260
二、唐律中违犯守丧制度的罪名 261
(一)匿丧 261
(二)居丧释服从吉 262
(三)居丧作乐、杂戏 263
(四)居丧参与吉席 264
(五)居丧嫁娶 265
(六)居父母丧生子 266
(七)居父母丧别籍异财 266
(八)居父母丧求仕 266
(九)父母死诈言余丧不解官及诈称亲死 267
三、法律规范与礼教规范之差异 268
四、唐代守丧实践与夺情起复 269
五、宋代对官吏守丧违法处罚力度之加强 270
六、宋代守丧实践 273
七、宋代夺情起复与史嵩之事件 274
第四节 辽金元时期——守丧法之式微 276
一、守丧之制仅适用于汉族 276
二、元代守丧法述略 277
第五节 明清时期——守丧法之复苏 278
一、明清律中守丧法之调整 278
(一)匿丧 279
(二)居丧释服从吉 279
(三)居丧作乐 280
(四)居丧参与筵宴 280
(五)删除居丧生子条 281
(六)居父母丧别籍异财 281
(七)诈称父母丧 281
(八)居丧嫁娶 282
(九)居父母丧从仕 283
二、明清守丧实践 283
三、明清官吏守丧解职制度 284
(一)关于丁忧程序 284
(二)关于丁忧限制 285
(三)关于夺情起复 285
第六节 关于守丧制度的思考 287
尾声 291
附录一《仪礼·丧服》经、传、记文 293
附录二 笔者相关论文四篇 305
[论文一]宗桃继承论 305
[论文二]“礼”与“亲亲、尊尊”原则 320
[论文三]西汉石渠阁会议考论 337
[论文四]律学两大流派与唐律渊源 368
参考书目 374
后记一 376
后记二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