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古代文体分类 1
二、古人对哀祭文体的认识和分类 9
三、哀祭文体研究现状 15
四、研究范围和方法 24
第一章 古代丧祭思想 28
第一节 儒家的死亡观念 28
一、早期社会的死亡观念 28
二、儒家的生命意识 32
三、“三年之丧”的理论与实践 34
四、儒家对死亡的超越 37
第二节 道家和道教的死亡观念 38
一、老子的死亡观念与顺应生死的“道” 39
二、庄子的死亡观念与“生死齐一” 41
三、道教理论中的“重生恶死”观念 43
四、道家和道教对死亡的超越 45
第三节 佛教的死亡观念 48
一、佛教的“死亡之苦” 48
二、佛教的死亡观念 50
三、佛教对死亡的超越 52
第四节 结语 55
第二章 古代丧祭仪式 56
第一节 古代丧祭礼仪 56
一、儒家丧祭礼仪 60
二、道教丧祭礼仪 80
三、佛教丧祭礼仪 85
第二节 丧祭仪式的意义 93
一、“过渡礼仪”与“阈限”理论 94
二、丧葬仪式的象征意义 96
三、丧祭礼仪的文化功能 102
四、仪式与文体的产生 112
第三节 结语 114
第三章 诔文研究 115
第一节 诔文溯源 115
一、诔之释义 115
二、诔与谥制 117
三、诔的礼制规定 121
四、诔文体制溯源 123
第二节 诔文流变 127
一、内容的变化 127
二、抒情方式的变化 131
三、诔主身份的变化 138
四、体制的变化 142
五、流变的原因 150
第三节 诔文的衰落 155
一、谥议与行状对诔文作谥职能的取代 157
二、碑志文对诔文述德职能的取代 161
三、祭文和哀辞对诔文写哀职能的取代 164
四、佛教丧葬愿文对诔文祈愿职能的取代 165
第四节 结语 168
第四章 祭文吊文研究 169
第一节 祭文溯源 169
一、祭之释义 169
二、祭与祝官 171
三、祭的礼制规定 173
四、祭文体制溯源 178
第二节 祭文流变 181
一、体制的仪式性特征 181
二、内容的变化 182
三、祭主身份的变化 188
四、语体形式的变化 191
第三节 吊文溯源 193
一、吊之释义 193
二、吊与凶礼 195
三、吊与宾礼 198
四、吊文体制溯源 200
第四节 吊文流变 202
一、吊文的文体定型 202
二、内容的变化 203
三、体式的变化 207
四、体制的变化 209
第五节 结语 211
第五章 哀辞、哀策、挽歌研究 212
第一节 哀辞溯源 212
一、哀辞释义 212
二、哀辞溯源 213
第二节 哀辞流变 215
一、哀辞的文体定型 215
二、哀辞的体制特征 216
三、哀主身份的变化 220
四、哀辞抒情方式的变化 224
第三节 哀策溯源 225
一、哀策释义 225
二、哀策文体溯源和礼制规定 226
第四节 哀策流变 228
一、哀策的文体定型 228
二、哀策的文体结构与体制特征 229
三、哀策的文体流变规律 232
第五节 挽歌溯源 235
一、挽歌释义 235
二、挽歌与送终之礼 238
三、挽歌仪式的表演者——挽郎 243
四、“非礼”的助乐挽歌 245
第六节 挽歌诗流变 247
一、挽歌与挽歌诗 247
二、葬礼挽歌诗和拟挽歌诗 250
三、献赠挽歌诗 255
四、挽歌诗的文体流变规律 257
第七节 结语 261
第六章 丧葬文书研究 262
第一节 买地券研究 262
一、买地券的产生 263
一、买地券的仪式性特征 264
三、买地券的体制 267
四、买地券的内容 269
第二节 镇墓文研究 272
一、镇墓文的产生 273
二、镇墓文的仪式性特征 275
三、镇墓文的体制与内容 276
第三节 告地策研究 281
一、告地策的产生 281
二、告地策的内容 283
三、告地策与通关之“传” 284
第四节 丧葬文书与道教思想 286
一、丧葬文书与道教神仙谱系 287
二、丧葬文书中的解除内容 292
三、丧葬文书中的道教符箓内容 296
第五节 结语 300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