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简介 1
一 社交网络赋能研究的缘起 1
二 研究方法 2
三 本书内容 3
第二章 生活在此处:互联网赋能的理论与方法论 6
一 赋能与互联网:概念与理论 6
二 生活在此处:转向日常生活的互联网研究 8
三 互联网赋能的类型学划分 9
第三章 从互联网到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 10
一 互联网发展进程 10
二 社交网络的新生态 14
三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趋势 17
四 社交网络在中国:产业集群与网民群体 20
五 主要结论 28
第四章 宏观层面的互联网政策演变 29
一 互联网政策内涵 29
二 转变中的互联网治理模式 31
三 中国互联网政策与规划 35
四 社交网络的治理:个体、制度与国家 41
五 主要结论 46
第五章 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互联网使用机会评估 47
一 老年人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47
二 都市白领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53
三 青年农民工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57
四 大学生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60
五 小结 63
第六章 社交网络中老年人生活机会的重构 64
一 社交网络的多元化应用:从“聊天者”到“资源共享者” 64
二 个体生活机会的增加:拓宽信息和知识获取渠道 69
三 公共生活机会的增加:参与社会活动和关注热点事件 72
四 社会关系的强化及代际亲密关系的改善:缺场社交 76
五 互联网医疗与养老服务:期待与矛盾并存 84
第七章 互联网结构下老年人生活机会与主观福利的比较 95
一 生活机会的重构:丰富日常生活、增强医养领域参与 95
二 网络消费的差异:能力更自信 102
三 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改善离婚丧偶老年人的主观福利 112
四 城市间差异:一线城市领跑互联网使用和医疗信息查询 117
第八章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的赋能 121
一 中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网络使用 121
二 中年人社交网络使用特征 127
三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工作生活的交互影响 132
四 社交网络下中年人群体亚文化的冲击与回应 143
五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生活实践的赋能 149
六 选择和机会的重构:先“赋”带后“赋”? 155
七 总结:机会的重构与自主赋能意识 162
第九章 中年子女与老年父母的连接 165
一 开篇:网络世界里中年子女的新角色 165
二 家庭生活篇:生活世界的“代理人”赋能 173
三 人际情感篇:情感沟通的“联系人”赋能 186
四 总结 192
第十章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的赋能 195
一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下青年人的日常生活 196
二 社交网络的情感赋能 203
三 青年职场生涯中的社交网络 207
四 青年人社交网络中文化与权力的博弈 211
第十一章 青年人与老年人的连接 219
一 青年“带路人”角色的日常化 220
二 社会地位决定互联网的“代理”程度 234
三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平台下青年人与老年人主观情感的连接 241
第十二章 互联网金融与赋能 248
一 代际与互联网金融 250
二 城际与互联网金融 262
三不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赋能作用 265
四 结论 274
附录1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生活:访谈的故事 276
一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276
二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亲密关系的重构 284
三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生活机遇:生活和消费中的赋能 292
四 讨论 298
附录2十城市抽样调查数据报告 301
一 总体情况的描述 301
二 线下数据分析情况 301
三 线上数据分析情况 332
四 线上和线下数据分析总结 357
参考文献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