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评书世家的孩子 2
第一节 享誉京城的“袁氏三杰” 2
第二节 出生在评书世家 7
第三节 父亲曾想让他学戏 9
第二章 学艺生涯 12
第一节 走进评书表演艺术大门 12
第二节 没“摘鬼脸儿” 14
第三节 拜师学艺的日子 16
第四节 端别人家饭碗长能耐 19
第三章 闯天下 22
第一节 只身奔沈阳 22
第二节 一举成名之“挑帘红” 25
第三节 锦州之行第一站 29
第四节 爬过大凌河 32
第五节 见到了人民解放军 34
第六节 险些闹了误会 36
第七节 第一次为解放区演出 38
第八节 父子团聚 40
第九节 出了“吊角” 42
第十节 来到秦皇岛 44
第四章 迎解放说新书 48
第一节 从秦皇岛到二次返关 48
第二节 受到说新书的启发 50
第三节 打头炮说新书 52
第四节 说新书后的思考 55
第五节 借债葬父 57
第六节 说新书的体会 59
第七节 拜师学武 62
第八节 一眼定终身 64
第五章 从书场到电台 72
第一节 一张头像惹麻烦 72
第二节 《小二黑结婚》走进电台 76
第三节 武汉之行的收获 80
第四节 一别北京三十年 85
第六章 营口岁月 90
第一节 从唐山到营口 90
第二节 营口的“北京天桥” 94
第三节 红星茶社与“杨罗锅儿” 97
第四节 与“红星”续约 99
第五节 组建营口说唱团 102
第六节 《舌战小炉匠》获奖 107
第七节 《舌战小炉匠》的创作与表演 110
第八节 新的探索革新 113
第九节 脍炙人口的《肖飞买药》 120
第十节 独到的选材与充分运用的“笔法” 124
第十一节 “暗笔”“插笔”及“惊人之笔”的精彩和巧妙 128
第十二节 细腻而幽默的艺术特色 133
第十三节 与《肖飞买药》一起成了营口的“名片” 137
第七章 营口岁月(1959-1979) 140
第一节 《过客》与中国评书第一张唱片《三声笛》 140
第二节 《江姐上船》的“小镜头”与“大镜头” 143
第三节 人物“开脸”的成功 147
第四节 《许云峰赴宴》获得好评 151
第五节 难忘开国将军的教诲 155
第六节 《刺龟山》的成功改编 159
第七节 完美的艺术借鉴与表现手法 164
第八节 “江姐”与“赤道战鼓” 169
第九节 说新书的成就来之不易 172
第十节 沈阳与黑龙江的演出 174
第十一节 情系营口 178
第十二节 怆然与感念 181
第十三节 逆境中的创作 183
第十四节 痛失爱子 191
第八章 新征程的新篇章 196
第一节 进京献礼演出 196
第二节 久违的《封神演义》问世 201
第三节 挑起重担 206
第四节 重编创作《三国演义》 209
第五节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212
第六节 “三英战吕布”的金戈铁马 214
第七节 《三国演义》倾倒上亿听众 220
第八节 难忘“袁伯伯”的中学生 223
第九节 《三绝碑》——“告别”营口的最后演出 226
第十节 电视评书的开拓 229
第十一节 最具书卷气的《西楚霸王》 234
第十二节 收山之作 239
第十三节 走进清华大学讲堂 244
第九章 评书巨匠的风采 248
第一节 “辞演”与“卖鞋” 248
第二节 读书与查字典 250
第三节 “逼”出来的谢幕“范儿” 256
第四节 一把扇子寄深情 258
第五节 只有学生没有徒弟 262
第六节 名副其实的顾问 268
第七节 首先是一名党员,然后才是演员 271
第八节 人生抒怀 275
第九节 艺无止境、永系评书 280
尾声 最后的谢幕 286
后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