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问题 1
二、相关概念说明 6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一、公私权界限的确立与局限 13
二、国家与私人在制度中的合作 16
三、第三域生长中的法律执行与规则自治 19
四、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兼济的制度选择 24
五、小结 26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27
一、主要内容 27
二、创新点 30
第二章 公私法分立下的公私权模糊 32
第一节 公法与私法分立的制度结构 32
一、公法与私法分立制度的形成 32
二、公法与私法分立制度的弊端 34
三、公法与私法分立制度下机会主义的滋长 37
第二节 机会主义与公私权模糊场域的产生 38
一、公私权模糊的土壤:法律不完备与机会主义 38
二、公私权模糊的动力:制度运行成本的转移 40
三、公私权模糊场域中的机会主义及其抑制 42
四、公私权界限制度划分的交易成本 45
第三节 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制度运行结构 47
一、公私权模糊与社会秩序控制模式的优化 47
二、社会规范运行中公私权的重合与统一 49
三、公私权模糊场域的表现形式 52
第三章 公私权界限的重置:以共识、信息与惩罚为核心 57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中公私权主体的行动逻辑 59
一、固定化社会结构中公私权的包容 59
二、流动性社会结构中公私权的合作 62
第二节 私权与公权分离控制模式下的信息机制 64
一、私权控制模式与信号不确定性 64
二、公权控制模式与流动性社会结构的秩序困局 67
第三节 私权与公权控制模式黏合下的信息机制 69
一、社会结构流动化与公权控制模式下信息机制的困境 69
二、传统信息机制对社会结构及其控制模式的影响 72
三、公私权控制模式的合作——“符号”与“组织” 74
四、“符号”与“组织”在公私权模糊场域社会控制中的“水龙头效应”(Tap effect) 76
第四章 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合作治理 86
第一节 第三域的形成与公私权合作的社会秩序 86
一、公私权界限的模糊产生了第三域 87
二、第三域中公私权合作的形式 90
第二节 公私权模糊场域社会秩序的合约治理 94
一、公私权模糊场域治理规则的形成——合约 94
二、公私权模糊场域合约治理规则的执行 96
三、公私权模糊场域规则的运行方式 97
第五章 社会前见与公私权模糊场域的自主立法 100
第一节 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制度不敷与法院无力 100
一、国家法律直接适用的尴尬 100
二、公私权界限模糊与制度不敷 102
三、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失序 105
四、公私权模糊矛盾纠纷处理的法律不足 107
第二节 社会前见与公私权模糊场域包容性法律的再生 110
一、社会前见与公私权模糊场域的秩序维持 110
二、公私权模糊场域包容性法律的再生 112
第三节 公私权模糊场域的自主立法 114
一、自主立法与国家法律的变通执行方式 114
二、公私权模糊场域的自主立法与合作秩序的促成 116
第六章 公私权模糊场域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 119
第一节 社会成本与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制度行为 119
一、社会成本对公私权模糊场域制度行为的制约 119
二、立法成本与执法成本的关联 122
三、公私权模糊场域主体间博弈的条件与结构 123
第二节 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制度结构与行为选择 127
一、无外在制度约束下的自主博弈导致相互背叛的机会主义行为 127
二、行动者间内生性的不均衡博弈受外在制度变化的影响 129
三、内在制度的适用程序的外在制度控制 131
四、内在制度实体规范的外在控制与包容性制度的建构 136
第三节 公权与私权合作治理的实证 146
一、各方的理性行为 146
二、合作机制的较优选择 148
第四节 公私权模糊领域的规则自治与相对不可诉 149
第七章 合作治理机制适用领域的扩展与验证 152
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合作治理 152
一、法律系统的“断藕”与生活世界的“链接” 154
二、理性主义中的机会主义与自律异化 157
三、社会信用体系下的合作治理 161
第二节 共享经济的合作治理规制路径 165
一、“专车”现象与共享经济 166
二、共享经济的特点及其运行状况 171
三、共享公司的法律结构与规制方向 176
四、合作治理的规制路径 187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治理 194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缺失下的内涵厘定 194
二、依赖政府的金融监管职权系统与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匹配 197
三、互联网金融应以市场为基础确立合作监管模式 200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