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辨证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承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17253345
  • 页数:4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指导,以五脏系统病位为核心,按病性分类立证,从整体上揭示了中医辨证的基本原理与普遍规律,将各种辨证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科学地融为一体,为临床各科提供符合普遍规律的共性的辨证新体系,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填补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专著突出“以象测藏、从症辨证”的原创思维,建立了完整、统一、规范的中医藏象辨证新体系,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

引言 1

第一篇 总论 5

第一章 辨证的地位与沿革 5

第一节 辨证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 5

第二节 辨证方法的沿革 5

第三节 历代辨证方法的核心要素 6

第二章 藏象辨证学的理论基础 9

第一节 藏象与藏象学 9

一、藏象的概念 9

二、藏象学与藏象辨证学 10

第二节 藏系统 11

一、藏系统的概念 11

二、藏系统与辨证 12

第三章 藏象辨证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第一节 研究思路 13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4

第四章 藏象辨证学的理论体系 17

第一节 概念体系 17

一、证 17

二、藏象病位与藏象病性 18

三、藏象病位特征与藏象病性特征 19

四、藏象基础证与藏象复合证 20

第二节 藏象辨证思维模式 21

一、藏象辨证思维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二、藏象辨证思维模式的构建 22

第三节 藏象辨证原则 24

一、以象测藏,从症辨证 24

二、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5

三、病证结合 26

第五章 藏象辨证学的应用 28

第一节 藏象辨证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28

第二节 藏象辨证在临床辅助决策的应用 29

第六章 藏象辨证学的研究意义 31

一、理论创新意义 31

二、临床应用意义 32

三、学科发展意义 32

第二篇 各论 37

第一章 心系统 37

第一节 心与心系 37

(一)心 37

(二)心与小肠相表里 37

(三)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38

(四)心开窍于舌 38

(五)心在液为汗 38

(六)心在志为喜 39

(七)心藏神 39

(八)心经与络脉 39

(九)小肠经与络脉 40

(十)心包经与络脉 40

第二节 心系生理功能及特性 41

一、心系生理功能 41

(一)心主血脉 41

(二)心主神志 41

(三)心包主护养心脏 42

(四)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42

(五)脑为髓海,脑司运动 42

(六)脉为血之府 43

二、心系生理特性 43

(一)心主通明 43

(二)心为阳脏 43

(三)心恶热而心火宜降 44

(四)心欲软而苦缓 44

(五)心包以清明为要 44

(六)小肠主受盛和传化水谷 44

(七)脑为精髓之舍 44

(八)脉为血府 44

第三节 心系病因病机 44

一、心系病因 44

(一)外邪侵袭 44

(二)情志内伤 45

(三)饮食失调 46

(四)劳逸失常 46

(五)先天异常 47

(六)中毒 47

(七)他脏病及 47

(八)创伤 48

二、心系病机 48

(一)心气不足 48

(二)心血亏虚 48

(三)心阴不足 48

(四)心阳不振 49

(五)心脉闭阻 49

(六)饮邪内伏 49

(七)神志不宁 49

(八)外邪直中、逆传心包 49

(九)小肠化物、泌别失常 49

(十)髓海不足 50

(十一)脑络瘀阻 50

(十二)浊邪上干 50

(十三)脉病病机 50

第四节 心系的发病特点 50

(一)时令特点 50

(二)地域特点 51

(三)性别特点 51

(四)年龄特点 52

(五)体质特点 52

第五节 心系病位与病性特征 52

一、心系病位特征 52

二、心系病性特征 54

(一)病位在心系,病性属实的特征 54

(二)病位在心系,病性属虚的特征 55

第六节 心系基础证 55

(一)心火亢盛证 55

(二)痰蒙心神证 57

(三)心气虚证 57

(四)心血虚证 58

(五)心阴虚证 59

(六)心阳虚证 60

(七)心阳虚脱证 61

(八)热入心包证 62

(九)心包疫毒证 63

(十)小肠实热证 63

(十一)小肠气滞证 64

(十二)瘀阻脑络证 65

(十三)脉络痹阻证 65

第七节 心系复合证 66

一、心系病性复合证 66

(一)痰火扰心证 66

(二)心血瘀阻证 67

(三)心气血两虚证 69

(四)心气阴两虚证 70

二、心系病位复合证 71

(一)心肺气虚证 71

(二)心肝血虚证 72

(三)心肾阳虚证 73

(四)心胆气虚证 74

三、心系病位、病性复合证 75

(一)心脾气血两虚证 75

(二)心肾阴虚火盛证 76

(三)心肾阳虚水泛证 77

第八节 心系疾病临床医案举隅 78

病案一 78

病案二 78

病案三 79

病案四 79

病案五 80

病案六 80

第九节 心系病证现代研究 81

一、理论研究 81

二、实验研究 84

(一)临床实验研究 84

(二)动物实验研究 91

三、临床研究 95

第二章 肺系统 103

第一节 肺与肺系 103

(一)肺 103

(二)肺与大肠相表里 103

(三)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104

(四)肺开窍于鼻 105

(五)肺在液为涕 105

(六)肺在志为忧、悲 105

(七)肺藏魄 105

(八)肺系上达咽喉 106

(九)肺经与络脉 106

(十)大肠经与络脉 106

第二节 肺系生理功能及特性 107

一、肺系生理功能 107

(一)肺主气,司呼吸 107

(二)肺主宣发和肃降 109

(三)肺通调水道 110

(四)肺主治节,朝百脉 110

(五)大肠主传化糟粕 112

(六)大肠主津 112

二、肺系生理特性 112

(一)肺为华盖 112

(二)肺为娇脏 113

(三)肺喜清润,恶燥热 113

(四)大肠主通降下行 113

第三节 肺系病因病机 113

一、肺系病因 113

(一)外邪侵袭 114

(二)痨虫蚀肺 115

(三)饮食失调 115

(四)情志内伤 116

(五)痰浊阻肺 116

(六)瘀血阻肺 117

(七)他脏病及 117

二、肺系病机 118

(一)宣降失常 118

(二)主气失调 119

(三)通调失常 119

(四)大肠传导变化失常 119

(五)大肠主津失常 119

第四节 肺系的发病特点 119

(一)时令特点 119

(二)地域特点 120

(三)性别特点 120

(四)年龄特点 120

(五)体质特点 120

第五节 肺系病位与病性特征 120

一、肺系病位特征 121

二、肺系病性特征 122

(一)病位在肺系,病性属实的特征 122

(二)病位在肺系,病性属虚的特征 123

第六节 肺系基础证 123

(一)风淫卫表证 123

(二)寒淫卫表证 125

(三)热淫卫表证 125

(四)燥淫卫表证 126

(五)湿淫卫表证 126

(六)热邪壅肺证 127

(七)痰邪阻肺证 129

(八)饮邪停肺证 130

(九)瘀血阻肺证 131

(十)肺气虚证 132

(十一)肺阴虚证 133

(十二)寒凝大肠证 134

(十三)热壅大肠证 135

(十四)湿阻大肠证 136

(十五)虫积大肠证 136

(十六)大肠津亏证 137

第七节 肺系复合证 138

一、肺系病性复合证 138

(一)风寒束肺证 138

(二)风热犯肺证 139

(三)温燥袭肺证 139

(四)凉燥袭肺证 141

(五)风水搏肺证 141

(六)痰热壅肺证 142

(七)寒痰阻肺证 143

(八)肺气阴两虚证 144

(九)大肠湿热证 145

二、肺系病位复合证 146

(一)肝火犯肺证 146

(二)心肺气虚证 147

(三)脾肺气虚证 148

(四)肺肾气虚证 149

(五)肺肾阴虚证 150

(六)胃肠气滞证 152

三、肺系病位、病性复合证 152

肺肾气阴两虚证 152

第八节 肺系疾病临床医案举隅 154

病案一 154

病案二 155

病案三 155

第九节 肺系病证现代研究 156

一、理论研究 156

二、实验研究 168

(一)临床实验研究 168

(二)动物实验研究 176

三、临床研究 187

第三章 脾系统 196

第一节 脾与脾系 196

(一)脾 196

(二)脾与胃相表里 197

(三)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 198

(四)脾开窍于口 198

(五)脾在液为涎 198

(六)脾在志为思 199

(七)脾藏意 199

(八)脾经与络脉 199

(九)胃经与络脉 201

第二节 脾系生理功能及特性 202

一、脾系生理功能 202

(一)脾主运化 203

(二)脾主生血与统血 203

(三)胃主受纳水谷 203

(四)胃主腐熟水谷 203

二、脾系生理特性 204

(一)脾气主升 204

(二)脾喜燥恶湿 204

(三)胃气主降 204

(四)胃喜润恶燥 205

第三节 脾系病因病机 205

一、脾系病因 205

(一)外邪侵侵袭 205

(二)饮食失调 205

(三)情志内伤 206

(四)劳逸失常 206

(五)他脏病及 206

二、脾系病机 207

(一)运化失常 207

(二)统血失权 207

(三)胃受纳腐熟失常 207

(四)脾胃关系失调 207

第四节 脾系的发病特点 208

(一)时令特点 208

(二)地域特点 209

(三)性别特点 209

(四)年龄特点 209

(五)体质特点 210

第五节 脾系病位与病性特征 210

一、脾系病位特征 210

二、脾系病性特征 211

(一)病位在脾系,病性属实的特征 211

(二)病位在脾系,病性属虚的特征 213

第六节 脾系基础证 214

(一)湿邪困脾证 214

(二)热邪犯脾证 214

(三)寒邪伤脾证 215

(四)脾气虚证 216

(五)脾虚气陷证 216

(六)脾阳虚证 217

(七)脾阴虚证 218

(八)脾气不固证 219

(九)胃火炽盛证 220

(十)胃脘寒凝证 220

(十一)胃脘食滞证 221

(十二)胃脘气滞证 222

(十三)胃络瘀阻证 222

(十四)胃气虚证 223

(十五)胃阳虚证 223

(十六)胃阴虚证 224

第七节 脾系复合证 225

一、脾系病性复合证 225

(一)寒湿困脾证 225

(二)湿热蕴脾证 226

(三)脾虚湿困证 226

二、脾系病位复合证 227

(一)脾胃气虚证 227

(二)脾胃阳虚证 228

(三)脾胃阴虚证 229

(四)脾肺气虚证 229

(五)脾肾阳虚证 230

(六)肝胃气滞证 231

(七)胃肠气滞证 232

三、脾系病位、病性复合证 233

(一)脾胃湿热证 233

(二)心脾气血两虚证 234

(三)肝郁脾虚证 234

第八节 脾系疾病临床医案举隅 235

病案一 236

病案二 236

病案三 237

病案四 237

第九节 脾系病证现代研究 238

一、理论研究 238

二、实验研究 242

(一)临床实验研究 242

(二)动物实验研究 249

三、临床研究 256

第四章 肝系统 260

第一节 肝与肝系 260

(一)肝 260

(二)肝与胆相表里 260

(三)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61

(四)肝开窍于目 262

(五)肝在液为泪 263

(六)肝在志为怒 263

(七)肝藏魂 263

(八)肝经与络脉 264

(九)胆经与络脉 264

第二节 肝系生理功能及特性 265

一、肝系生理功能 265

(一)肝主疏泄 265

(二)肝主藏血 266

(三)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 266

二、肝系生理特性 266

(一)肝主升发 266

(二)肝喜条达恶抑郁 267

(三)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 267

(四)胆禀刚果之气 267

第三节 肝系病因病机 268

一、肝系病因 268

(一)外邪侵袭 268

(二)情志内伤 268

(三)饮食失调 268

(四)他脏病及 269

二、肝系病机 269

(一)疏泄失常 269

(二)藏血失职 270

(三)胆郁痰扰 270

(四)胆气虚弱 270

第四节 肝系的发病特点 270

(一)时令特点 270

(二)地域特点 271

(三)性别特点 272

(四)年龄特点 272

(五)体质特点 272

第五节 肝系病位与病性特征 272

一、肝系病位特征 272

二、肝系病性特征 274

(一)病位在肝系,病性属实的特征 274

(二)病位在肝系,病性属虚的特征 276

第六节 肝系基础证 276

(一)肝郁气滞证 276

(二)肝火炽盛证 277

(三)肝血瘀阻证 278

(四)肝脉寒凝证 279

(五)肝经湿阻证 280

(六)肝气虚证 281

(七)肝阴虚证 282

(八)肝血虚证 283

(九)肝阳虚证 283

(十)胆经热盛证 284

第七节 肝系复合证 285

一、肝系病性复合证 285

(一)肝经湿热证 285

(二)肝风内动证 286

(三)胆经湿热证 290

(四)胆郁痰扰证 291

二、肝系病位复合证 291

(一)肝火犯肺证 291

(二)肝胃气滞证 292

(三)肝肾阴虚证 293

(四)心肝血虚证 294

(五)心胆气虚证 295

三、肝系病位、病性复合证 296

(一)肝胆湿热证 296

(二)肝郁脾虚证 297

(三)肝肾阴虚阳亢证 298

第八节 肝系疾病临床医案举隅 299

病案一 299

病案二 299

病案三 300

病案四 301

第九节 肝系病证现代研究 301

一、理论研究 301

二、实验研究 303

(一)临床实验研究 303

(二)动物实验研究 315

三、临床研究 322

第五章 肾系统 326

第一节 肾与肾系 326

(一)肾 326

(二)肾与膀胱相表里 326

(三)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327

(四)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327

(五)肾在液为唾 328

(六)肾在志为恐 328

(七)肾藏志 328

(八)肾经与络脉 329

(九)膀胱经与络脉 329

第二节 肾系生理功能及特性 329

一、肾系生理功能 329

(一)肾主藏精 329

(二)肾主水 330

(三)肾主纳气 330

(四)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 331

(五)命门主立命之根本 331

(六)骨主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 331

(七)髓主充养脑窍、滋养骨骼和化生血液 332

(八)女子胞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332

(九)精室主生精、藏精和分泌精液 333

二、肾系生理特性 333

(一)肾为封藏之本 333

(二)肾为水火之脏 333

(三)膀胱为州都之官 334

第三节 肾系病因病机 334

一、肾系病因 334

(一)外邪侵袭 335

(二)情志内伤 335

(三)禀赋不足 335

(四)房劳多产伤肾 336

(五)他脏病及 336

二、肾系病机 336

(一)肾阳亏虚 336

(二)肾阴亏虚 337

(三)肾精不足 338

(四)肾气不固 338

(五)膀胱湿热 338

第四节 肾系的发病特点 338

(一)时令特点 338

(二)地域特点 339

(三)性别特点 339

(四)年龄特点 339

(五)体质特点 339

第五节 肾系病位与病性特征 339

一、肾系病位特征 340

二、肾系病性特征 341

(一)病位在肾系,病性属实的特征 341

(二)病位在肾系,病性属虚的特征 341

第六节 肾系基础证 342

(一)肾阳虚证 342

(二)肾阴虚证 343

(三)肾精不足证 344

(四)肾气不固证 345

第七节 肾系复合证 346

一、肾系病性复合证 346

膀胱湿热证 346

二、肾系病位复合证 346

(一)心肾阳虚证 346

(二)肺肾气虚证 347

(三)肺肾阴虚证 348

(四)肝肾阴虚证 350

(五)脾肾阳虚证 351

三、肾系病性、病位复合证 352

(一)肺肾气阴两虚证 352

(二)心肾阴虚阳亢证 353

(三)肝肾阴虚阳亢证 354

(四)心肾阳虚水泛证 355

第八节 肾系疾病临床医案举隅 356

病案一 356

病案二 357

病案三 358

第九节 肾系病证现代研究 358

一、理论研究 358

二、实验研究 362

(一)临床实验研究 362

(二)动物实验研究 366

三、临床研究 372

附录1:本书名词术语简表(汉英对照) 380

附录2:藏系统临床信息调查表 382

附录3:藏系统病位特征与藏系统基础证专家意见征询表 389

附录4:方剂汇编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