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职业病学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金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5916441
  • 页数:6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基本按照国家颁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进行编写,较上一版增加了数十种新病因及职业病管理、预防内容,核实了一些法律、法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更有不少理论概念如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和泌尿系统疾病等作了重大的更新。

第1章 职业病总论 1

第一节 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 1

一、职业病的概念 1

二、职业病学学科简介 2

三、我国规定的职业病范围 3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简史 5

一、我国古代的职业危害简介 5

二、国外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简史 6

三、新中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7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的法规和标准 9

一、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9

二、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制度 9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1

第四节 职业健康监护 12

一、职业健康监护概述 12

二、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13

三、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界定原则 13

四、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收集和应用 14

五、职业健康检查的类型和周期 14

六、职业健康检查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原则 15

七、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的报告和评价 15

八、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管理 16

第五节 职业病的管理 17

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管理 17

二、职业病诊断的管理 17

三、职业病鉴定的管理 18

四、职业病报告制度 19

五、职业病患者的保障 19

第六节 职业病的预防 20

一、发生职业危害的基本条件 20

二、职业危害的预防原则 20

三、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 20

第七节 工作有关疾病 21

一、发病原因及机制 22

二、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22

三、工作有关疾病的控制及干预 24

第2章 职业病临床概述 26

第一节 职业病的临床特点 26

一、病因明确 26

二、影响因素复杂 26

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27

四、各具特殊的靶部位和损伤机制 27

五、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明显 28

六、疾病无传播性 28

七、临床后果与作用强度密切相关 29

第二节 职业病的诊断 30

一、职业史核实 30

二、实验室检查 30

三、临床检查 31

四、鉴别诊断 32

第三节 职业病的治疗 33

一、概述 33

二、病因治疗 34

三、对症支持治疗 35

四、早期干预措施 35

五、康复治疗 36

第3章 职业性器官系统疾病 39

第一节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 39

一、概述 39

二、病因 40

三、发病机制 41

四、临床表现 4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6

六、治疗 48

七、预防 49

第二节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 51

一、概述 51

二、病因 52

三、发病机制 53

四、临床表现 56

五、诊断要点 58

六、治疗原则 61

七、预防 63

第三节 职业性心血管系统疾病 64

一、概述 64

二、病因 64

三、发病机制 65

四、病理 66

五、临床类型 66

六、实验室检查 68

七、诊断要点 71

八、治疗原则 72

第四节 职业性血液系统疾病 76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76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79

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79

四、溶血性贫血 80

五、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81

六、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83

七、血管性紫癜 83

八、血小板减少症 84

九、血小板功能异常 85

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85

十一、白血病 87

第五节 职业性肝和胃肠道疾病 88

一、口腔炎 88

二、牙酸蚀病 88

三、急性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 89

四、急性胃肠炎 89

五、腹绞痛 89

六、中毒性肝病 90

第六节 职业性肾和泌尿系统疾病 96

概述 96

发病机制 98

临床类型 99

一、急性中毒性肾病 99

二、慢性中毒性肾病 102

三、泌尿系其他化学性损害 103

四、化学性肾肿瘤 103

诊断要点及方法 104

一、急性中毒性肾病 104

二、慢性中毒性肾病 112

三、泌尿系其他中毒性损害 112

四、化学性肾肿瘤 113

治疗原则 113

一、急性中毒性肾病的治疗处理 114

二、慢性中毒性肾病的治疗 115

三、泌尿系其他中毒性损害的治疗 115

四、职业性肾肿瘤的治疗 115

展望 116

第七节 职业性骨骼肌肉疾病 117

一、病因 117

二、发病机制 118

三、临床类型 119

四、诊断要点及方法 123

五、治疗原则 123

六、展望 124

第八节 职业性眼病 124

一、定义 125

二、致病因素 125

三、眼与职业安全 126

四、临床表现 128

五、治疗原则 133

六、预防 133

第九节 职业性皮肤病 134

一、概述 134

二、病因 134

三、临床类型 135

四、诊断要点 143

五、治疗原则 144

六、预防 144

第十节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46

一、铬鼻病 146

二、牙酸蚀病 147

第十一节 职业性生殖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150

一、概述 150

二、病因 150

三、发病机制 151

四、损伤表现 151

五、诊断要点 152

六、治疗原则 152

七、展望 152

第十二节 职业紧张 153

一、概述 153

二、职业紧张因素 153

三、职业紧张理论模式 154

四、职业紧张的危害 155

五、职业紧张的生理机制 156

六、职业紧张评价 156

七、职业紧张的控制 156

第4章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58

第一节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 158

一、总论 158

二、硅沉着病(矽肺) 165

三、煤工尘肺 168

四、石棉肺 170

五、其他职业性尘肺 174

六、与职业有关的一些尘肺 178

第二节 其他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 181

一、职业性哮喘 181

二、职业性过敏性肺炎 190

三、棉尘病 195

四、肺内金属粉末沉着病 198

五、硬金属肺病 201

第三节 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3

一、概述 203

二、接触机会 203

三、发病机制 203

四、病理特点 203

五、临床表现 204

六、实验室检查 204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205

八、治疗 205

九、预防 205

第5章 职业中毒 207

第一节 职业中毒总论 207

一、职业中毒的基本概念 207

二、职业中毒的治疗学基础 208

三、职业中毒的治疗 210

四、职业中毒的早期干预 214

第二节 金属 217

一、概述 217

二、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222

三、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229

四、锰及其化合物 234

五、镉及其化合物 239

六、镍及其化合物 244

七、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248

八、铬及其化合物 251

九、钡及其化合物 255

十、铊 257

十一、铀及其化合物 263

十二、磷及其化合物 266

十三、砷 268

十四、砷化氢 274

十五、有机铅 276

十六、有机汞 278

十七、有机锡 280

十八、羰基镍 283

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 287

一、概述 287

二、无机氟化物 294

三、氯气 299

四、光气 302

五、氮氧化物 305

六、氨和胺 308

七、硫酸二甲酯 311

八、二氧化硫 314

九、失火烟雾 316

第四节 窒息性气体 322

一、概述 322

二、一氧化碳 326

三、氰化氢 332

四、硫化氢 336

五、氮气 341

第五节 有机溶剂 344

一、概述 344

二、苯 347

三、正己烷 351

四、二氯乙烷 356

五、三氯甲烷 360

六、三氯乙烯 362

七、四氯化碳 367

八、甲醇 369

九、甲苯 372

十、二硫化碳 375

十一、汽油 377

十二、二甲基甲酰胺 380

十三、其他 383

第六节 苯的硝基和氨基化合物 386

一、概述 386

二、苯胺 393

三、三硝基甲苯 397

四、苯的其他氨基、硝基化合物 400

第七节 高分子化合物单体及其他有机化合物 402

一、概述 402

二、乙腈 405

三、丙烯腈 407

四、丙烯酰胺 411

五、氯乙烯 415

六、氯丙烯 418

七、氯丁二烯 422

八、有机氟 425

九、甲醛 429

十、偏二甲肼 431

十一、酚 434

十、环氧乙烷 436

第八节 农药 439

一、概述 439

二、有机磷类 446

三、氨基甲酸酯类 454

四、拟除虫菊酯类 456

五、氟乙酰胺 460

六、毒鼠强 462

七、百草枯 465

八、有机氯 468

第6章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471

第一节 总论 471

一、概述 471

二、病因 471

三、发病机制 472

四、临床类型 472

五、诊断要点 473

六、治疗原则 473

七、防护原则 473

八、展望 474

第二节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474

一、概述 474

二、病因 475

三、接触机会 475

四、发病机制 476

五、临床表现 47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477

七、治疗 483

八、预防 483

第三节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85

一、概述 485

二、病因 485

三、接触机会 485

四、发病机制 486

五、临床表现 486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487

七、处理原则 488

八、预防 488

第四节 内照射放射病 489

一、定义 489

二、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代谢与排泄 489

三、内照射的临床特点 490

四、内污染的判定及内照射放射病诊断 490

五、治疗 492

六、预防 493

第五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 493

一、概述 493

二、病因 493

三、临床表现 49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95

五、治疗 495

六、预防 496

第六节 其他放射性疾病 496

一、放射复合伤 496

二、放射性骨损伤 497

三、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497

四、放射性性腺疾病 498

五、放射性肿瘤 500

第7章 其他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501

第一节 异常气温 501

一、中暑 501

二、冻伤 503

第二节 异常气压 506

一、减压病 506

二、航空病 509

第三节 噪声 512

一、职业性噪声聋 512

二、职业性爆震聋 516

第四节 非电离辐射 519

一、眼损伤 519

二、全身影响 525

第五节 高原病 528

一、概述 528

二、接触机会 528

三、发病机制 528

四、临床表现 5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530

六、治疗 532

七、预防 533

第六节 手臂振动病 534

一、概述 534

二、接触机会 534

三、致病机制 534

四、临床表现 535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536

六、治疗 537

七、预防 538

第8章 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539

第一节 炭疽 539

一、接触机会 539

二、发病机制 539

三、临床表现 54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540

五、治疗 541

六、预防 541

第二节 森林脑炎 541

一、接触机会 541

二、发病机制 542

三、临床表现 542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543

五、治疗 543

六、预防 543

第三节 布氏杆菌病 544

一、接触机会 544

二、发病机制 544

三、临床表现 545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546

五、治疗 546

六、预防 546

第四节 其他职业性传染病 548

一、艾滋病 548

二、莱姆病 551

第9章 职业性肿瘤 554

第一节 总论 554

一、遗传因素 554

二、环境因素 556

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560

一、致癌物的分类 560

二、职业性致癌因素 560

三、职业性肿瘤的发病特点 563

四、诊断要点 564

五、主要对策 565

第三节 职业性肿瘤简介 566

一、肺部癌瘤 566

二、职业性膀胱癌 567

三、职业性皮肤癌 568

四、白血病 569

五、其他 569

六、预防 569

第10章 其他职业病 570

第一节 金属烟热 570

一、病因 570

二、接触机会 570

三、发病机制 570

四、临床表现 57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571

六、治疗 571

七、预防 571

第二节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572

一、概述 572

二、接触机会 572

三、致病机制 572

四、临床表现 572

五、实验室检查 57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573

七、治疗 574

八、预防 574

第三节 刮研工人下肢血管疾病 575

一、概述 575

二、致病机制 575

三、临床表现 57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576

五、辅助检查 576

六、治疗 577

第11章 职业病临床研究方法 579

第一节 总论 579

第二节 临床毒理学研究 581

一、毒理学简史 581

二、毒理学几个基本概念 581

三、毒理学工作的实际意义 582

四、临床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583

第三节 生物监测 586

一、生物监测的定义 586

二、生物材料 587

三、生物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 587

第四节 职业流行病学 589

一、基本方法 589

二、实际应用 603

索 引 607

致谢 621

彩图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