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向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惠苹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1568422
  • 页数:263 页
图书介绍:十六世纪以来,福建漳州府的沿海区域经历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到直线飞速上升的历史过程。闽南海洋社会受到了各种力量的重视,明清政府在海洋管理政策上屡有变迁,地方士绅充分把握形势、建言献策,而普通百姓们则有“犯禁”、“顺应”和“疏离”的不同表现。明清两朝政府、地方士绅和普通百姓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海洋管理的历史现场当中,他们共同推动了闽南海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本书内容包括明代中叶九龙江下游两岸海洋社会的初步发展,隆万年间月港开海域海洋社会的蓬勃兴盛,明末清初海洋秩序的混乱与海洋人的夹缝求生,清代前期海洋管理的因势而变与海洋人的因应之道,清代中后期海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侨乡的形成等。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 2

一、选题缘起 2

二、明清时期九龙江下游两岸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3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相关界定 4

一、学术史回顾 4

二、相关界定 18

第三节 内容构架和使用资料 19

一、内容构架 19

二、使用资料 20

第二章 崭露头角:明代中叶九龙江下游两岸海洋社会的初步发展 22

第一节 以海为伴:海洋经济的初步发展 22

一、九龙江北港沿岸区域 23

二、九龙江南港沿岸区域 26

第二节 私人海上贸易方兴未艾 31

一、明朝初年的海禁政策 31

二、九龙江下游两岸区域的通番行为 33

三、佛郎机人东来 39

第三节 海乱频繁,匆于应对 41

一、朱纨治理浙闽沿海 41

二、嘉靖倭乱 45

第四节 中原王朝体制下的行政调整与海澄设县 48

第五节 小结 52

第三章 天子南库:隆万年间月港开海与海洋社会的蓬勃兴盛 54

第一节 隆庆开海的实现与舶税征收的制度化 54

一、隆庆开海的实现 54

二、海澄舶税征收的制度化 58

第二节 隆万年间海澄舶税征收制度化过程中福建地方的官民互动 65

一、福建省级官员 65

二、督饷官员 67

三、漳州府、县地方官员 70

四、福建地方士绅的相关言论分析 73

第三节 高寀入闽横征暴敛与地方官绅联合反抗 76

一、高寀入闽 76

二、漳州地方官民配合以抗高寀 77

三、荷兰人东来及其与高寀之间密谋的失败 79

四、高寀横行福州与福建官绅的联合反抗 82

第四节 贩海经商,往来东西二洋 85

一、贩海经商带来社会经济的诸多变迁 85

二、月港繁华背后潜藏的危机 92

第五节 小结 97

第四章 迂回曲折:明末清初海洋失序与海洋人的夹缝求生 99

第一节 明朝晚期政府对海洋的逐渐失控与海洋贸易的步履维艰 99

一、天启崇祯年间海寇横行引发海禁频繁 100

二、频繁海禁过程中地方士绅的作为 106

第二节 明清鼎革清郑对峙与海洋生存环境的日益紧张 110

一、清郑对峙对地方社会的破坏 110

二、清郑对峙时期地方士绅的作为 113

三、海洋生存环境日益紧张 116

第三节 “从戎”与“出洋”:闽南海洋人的不同选择 124

一、明末清初漳州九龙江下游两岸区域百姓的“从戎”行为 124

二、“指南所至”:明末清初闽南海洋人的“出洋”行为 132

第四节 小结 140

第五章 重整旗鼓:清代前期海洋政策的因势而变与海洋人的因应之道 142

第一节 康乾时期海洋政策一波三折 142

一、从禁海到开海 142

二、从开海到禁南洋 151

三、禁南洋案的延续与解决 156

第二节 清朝政府对百姓出洋的管理与闽南人的海洋活动 164

一、出洋船只的管理和官民的具体因应 164

二、清朝政府关于国人旅居海外的态度分析 173

三、百姓泛海出洋前仆后继 177

第三节 闽台对渡日益兴盛与政策的逐步调整 185

一、鹿耳门开渡 185

二、闽台对渡贸易的相关政策 186

三、渡台政策的出台及实施 190

四、闽台之间偷渡成风 192

五、清朝政府的政策调整 195

六、民间文献中百姓前往台湾的资料分析 196

第四节 清代前期福建粮食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 200

一、东南沿海省份米谷海运入闽 201

二、台米内运 204

三、鼓励海外粮食来华 209

第五节 小结 214

第六章 挣脱藩篱:清代中后期海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侨乡的形成 221

第一节 清代中期政府对外了解的匮乏和社会危机的加深 221

第二节 渡台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与海峡两岸交流的频繁 225

第三节 海外政策的调整与国人的大量出洋 228

第四节 海外移民对地方社会的后续影响 234

一、创办实业,开始地方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235

二、热心教育,着力提高家乡的文化素质 237

三、投资家乡公共设施建设,便乡便民 239

第五节 小结 240

第七章 结论 241

参考文献 249

后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