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西域东来高僧 3
安世高 3
一、安息太子 名满西域 3
二、翻译佛经 华夏之始 6
三、佛学名相 悉皆赅摄 10
四、一生神奇 勘破三世 15
支娄迦谶 19
一、月氏高僧 持戒精严 19
二、翻译经典 大乘为主 21
三、大乘诸经 般若为要 23
支谦 26
一、月氏后裔 人称智囊 26
二、补译经典 创作梵呗 28
三、维摩说法 弥陀演教 30
唐僧会 34
一、祖籍康居 明解三藏 34
二、传法南京 驰誉东吴 35
三、翻译注解 深弘佛法 40
佛图澄 43
一、西域得道 耄耋来华 43
二、屡现神通 石赵崇奉 45
三、幽州灭火 解悟铃声 49
四、弘法百年 奔劳一生 53
鸠摩罗什 56
一、随母出家 罽宾求法 56
二、留学沙勒 改宗大乘 60
三、重返龟兹 道流西域 63
四、发兵邀请 滞身凉州 68
五、译经长安 传法全国 72
实叉难陀 79
一、于阗高僧 学通二乘 79
二、女皇求访 来华译经 80
三、八十华严 公认完备 83
四、楞伽要义 后出转精 85
第二篇 印度东来高僧 91
佛陀跋陀罗 91
一、释迦后裔 求学罽宾 91
二、海路来华 长安弘法 95
三、慧远延请 南下译经 98
四、六十华严 横空出世 100
昙无谶 103
一、智斗国王 北凉器重 103
二、姑藏译经 北本涅槃 106
三、魏主迎接 蒙逊暗杀 110
求那跋陀罗 113
一、婆罗门种 精通五明 113
二、登陆广州 弘化南京 115
三、转战荆州 再回南京 117
四、译经著述 赅大摄小 120
菩提流支 123
一、遍通三藏 妙入总持 123
二、翻译经典 瑜伽行派 125
三、地论祖师 道北掌门 127
真谛 130
一、皈依佛门 回小向大 130
二、振锡扶南 继入中土 132
三、南投始兴 再走晋安 135
四、挥泪西返 漂还广州 140
五、大展译业 盟誓弘法 143
达摩笈多 150
一、游历诸国 东至长安 150
二、开皇译经 有三大士 153
三、有宗经典 隋代独译 156
四、药师经典 十二大愿 158
地婆诃罗 162
一、学业精勤 善传佛意 162
二、工于咒术 首传准提 165
三、造塔经典 影响深远 167
佛陀波利 169
一、罽宾高僧 朝礼五台 169
二、文殊点化 取回梵经 171
三、尊胜经咒 广传汉地 173
菩提流志 176
一、花甲学佛 五年开悟 176
二、高宗延请 期颐来华 177
三、译宝雨经 取悦女皇 179
四、大宝积经 最令称道 181
善无畏 184
一、释宫尊种 舍位成道 184
二、那烂陀寺 受学龙智 187
三、神栖大唐 八十来华 189
四、译经弘法 门徒广布 193
五、传大日经 启胎藏门 196
金刚智 200
一、十岁出家 学贯三宗 200
二、虔诚参访 海路入华 203
三、翻译经典 培养弟子 206
四、金刚顶经 五部九会 209
不空 212
一、爪哇遇师 抵达广州 212
二、遵师嘱托 西行五印 214
三、三朝帝师 教弘华夏 216
四、呕心沥血 译经著述 221
五、弘传密宗 高徒辈出 223
第三篇 汉地西行高僧 229
朱士行 229
一、出家受戒 中国第一 229
二、西行求法 汉地之首 232
三、放光般若 传译东土 234
竺法护 237
一、世居敦煌 游历西域 237
二、辗转多地 翻译经典 239
三、正法华经 观音信仰 242
四、文殊经典 大量传入 245
法显 249
一、幼年出家 发愿求戒 249
二、长安西行 北达西域 252
三、行抵天竺 游历诸国 255
四、经师子国 涉海而归 266
五、翻译经典 撰写著述 269
智严 273
一、西行求法 偶遇法显 273
二、结缘觉贤 海路回国 275
三、再到天竺 海去陆归 277
智猛 279
一、西行求法 出现高潮 279
二、发迹长安 行至罽宾 280
三、游历天竺 回至蜀地 282
玄奘 285
一、少年出家 遍访名师 285
二、立志西行 穿越西域 289
三、行抵印度 饮誉天竺 295
四、东归大唐 译经著述 309
五、创宗立派 传法后人 315
义净 322
一、仰慕先贤 立志西行 322
二、取道南海 登陆印度 325
三、游历天竺 学成归来 327
四、翻译经典 律学为要 331
五、求法僧传 丝路佳作 333
悟空 340
一、出使罽宾 发心出家 340
二、游历天竺 参访圣迹 342
三、滞留西域 译经回国 343
继业 346
一、北宋初年 西行高潮 346
二、奉旨西行 巡礼圣迹 348
三、丝路之行 载吴船录 351
附录 丝路僧人一览表 354
一、印度东来僧人一览表 354
二、西域东来僧人一览表 368
三、丝路其他来华僧人一览表 376
四、丝路西行僧人一览表 378
主要参考资料 393
后记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