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概念界定 1
二、传统儿歌的社会背景 2
三、研究状况 4
第一章 社会格局变革下的河南传统儿歌 8
第一节 形成背景与来源 8
一、荧惑说 8
二、占验说 9
三、自创说 10
四、成人创教说 10
第二节 历史发展与地位 11
一、上古时期的河南传统儿歌:突显谶纬占验 12
二、中古时期的河南传统儿歌:反映时政民风 13
三、近古时期的河南传统儿歌:回归儿歌本质 16
第三节 价值功能与文化驱动 18
一、借“天命”干预政治和战争 18
二、反映现实生活 揭露社会矛盾 19
三、反映儿童生活 体现儿童情趣 19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0
第二章 河南传统儿歌的题材类型 21
第一节 游戏类儿歌:假想与融合 21
一、体能游戏类儿歌 21
二、益智游戏类儿歌 24
三、模仿游戏类儿歌 27
第二节 知识类儿歌:认知与迁移 29
一、自然知识类儿歌 29
二、科学知识类儿歌 31
三、劳动知识类儿歌 33
四、历史知识类儿歌 34
第三节 习俗类儿歌:模仿与再造 36
一、生活习惯类儿歌 36
二、节日类儿歌 38
三、诉苦类儿歌 39
四、酒令类儿歌 41
第四节 情感类儿歌:感知与表达 42
一、尊老爱幼类儿歌 42
二、家庭生活类儿歌 45
三、婚嫁类儿歌 47
四、励志类儿歌 49
第五节 时政类儿歌:接受与探索 52
一、革命类儿歌 52
二、爱国类儿歌 54
三、讽刺类儿歌 55
第六节 宗教类儿歌:先验与发散 57
一、神话传说类儿歌 57
二、民间宗教类儿歌 60
第七节 其他类儿歌 61
一、摇篮曲 61
二、绕口令儿歌 63
三、颠倒类儿歌 65
四、谜语类儿歌 66
第八节 本章小结 68
第三章 河南传统儿歌的音乐风格 69
第一节 音阶与调式 69
一、以纯四度框架为核心的徵调体系 71
二、以大三度框架为核心的宫调体系 72
第二节 旋律展开手法 74
一、建立在纯四度框架基础上的宽腔音列 74
二、建立在大三度框架基础上的大腔音列 75
三、建立在“小三度”加“大二度”框架基础上的窄腔音列 76
第三节 曲式结构布局 78
一、方整性乐段结构 78
二、非方整性乐段结构 80
第四节 美学特征与现实价值 82
一、朴拙知心 82
二、灵动传情 83
三、入景达意 8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86
第四章 河南传统儿歌引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87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87
一、基于传统儿歌的人才培养定位 88
二、基于传统儿歌的音乐教学模式 90
三、彰显传统儿歌特色的教学方法改革 91
第二节 课程体系的特色化建设 93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93
二、以传统音乐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 94
三、教学内容改革与传统儿歌的贯穿与渗透 96
第三节 以创新为导向的艺术实践 99
一、传统儿歌融入学前艺术实践的现状 99
二、传统儿歌融入艺术实践的目标定位 101
三、传统儿歌融入艺术实践的实施操作 10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04
第五章 河南传统儿歌引入幼儿园的实施策略与评测 105
第一节 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105
一、多维视角原则 108
二、即兴创造原则 109
三、“师—生”互融原则 109
四、情景创设原则 110
第二节 音乐实践活动的介入模式 111
一、合作—探索模式 111
二、心理—行为模式 114
三、任务—目标模式 116
第三节 基于传统儿歌的幼儿乐感培养 119
一、转变视角 120
二、转变角色 120
三、转变方式 12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24
第六章 基于时空维度的文化迁移 125
第一节 时间维度的价值传递 125
一、题材内容的价值选择 126
二、音乐风格的审美选择 128
三、基于传统儿歌的教学实践 129
四、基于传统儿歌的创作实践 131
第二节 空间维度的功能更替 132
一、传统儿歌融入学前音乐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 13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儿歌保护 133
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儿歌的转型发展 135
第三节 传统儿歌的当代文化阐释 136
一、传统儿歌的价值功能 137
二、传统儿歌的艺术风格 137
三、传统儿歌的发展方向 138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39
结语 141
附录一:河南传统儿歌(文本) 144
一、游戏类儿歌 144
二、知识类儿歌 156
三、习俗类儿歌 180
四、情感类儿歌 184
五、其他类儿歌 191
附录二:河南传统儿歌(乐谱) 209
参考文献 226
后记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