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形成的问题意识:启蒙理性的异化 1
二 法兰克福学派及阿多诺其人 8
三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3
(一)研究现状 13
(二)研究意义 17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19
第一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形成 24
一 理论渊源 25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 25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化批判理论 29
(三)韦伯的支配理论 38
(四)本雅明和霍克海默的理论影响 42
二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历史语境 46
(一)纳粹德国社会的一体化和极权化 46
(二)美国大众文化的同质化 50
(三)消费社会与媒体文化的兴起 53
第二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前奏:新音乐哲学 61
一 从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转型 61
二 不协和音的解放 67
三 对音乐商品化的批判 71
第三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基本内容 76
一 “文化工业”的深层逻辑:理性同一性的思维方式 76
(一)源于神话的启蒙 78
(二)启蒙对神话的否弃 84
(三)启蒙理性的倒退 89
(四)启蒙理性批判的矛盾与困境 96
二 “文化工业”的理论内涵 100
(一)文化与“大众文化” 101
(二)“文化工业”的内涵 109
三 “文化工业”的反文化性:标准化、商品化 111
(一)“文化工业”产品的标准化及伪个性 112
(二)“文化工业”的商品性及拜物性 120
四 “文化工业”的非大众性: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 129
(一)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129
(二)“文化工业”:虚假性和欺骗性的意识形态统治工具 132
(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的控制及个体的消除 134
五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138
(一)否定技术在文化创作中的作用 138
(二)否定大众在文化工业生产中的创造性 141
(三)对文化精英主义的过度辩护 143
(四)过度夸大“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功能的负面作用 145
第四章 “文化工业”的救赎:审美的乌托邦 147
一 “非同一性”思维方式的建构 148
(一)对体系哲学的批判 148
(二)体系哲学的政治与经济基础 153
(三)“非同一性”哲学的建构 157
(四)“非同一性”的存在方式 160
二 “非同一性”逻辑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 163
(一)自然美与艺术美 165
(二)现代艺术的真理性内容 173
(三)现代艺术的存在样态 175
三 现代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 179
(一)艺术的双重属性:自律性与他律性 180
(二)艺术的社会影响 182
(三)现代艺术在当代的可能性 185
四 对阿多诺审美救赎的批判 187
五 异化扬弃的可能路径:革命的生产力 191
第五章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 195
一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95
二 中国文化产业的弊端 204
(一)商品化 204
(二)低俗化、媚俗化 208
三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之启示 210
结论与展望 214
参考文献 217
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