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通史 10 隋唐五代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阎守诚,宁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07753165
  • 页数:1107 页
图书介绍:

国家控制编 540

第一章 承上启下体制详备的君主专制政体 540

一、皇权的发展与限制 540

(一)皇权的发展 541

(二)皇权的限制 557

二、宰相制度与宰相机构 561

(一)隋朝三省制的确立 562

(二)唐朝三省体制的完备及变化 564

三、政令机构与事务机构 586

(一)六部二十四司 587

(二)九寺五监 593

(三)御史台 598

(四)中唐以后的使职 599

四、地方行政机构 603

(一)州与郡 603

(二)县与乡、里 606

(三)都护府、都督府与羁縻州府 608

(四)道与藩镇 609

第二章 军队与军事制度 613

一、军事指挥机构与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613

(一)隋代的军事指挥机构与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613

(二)唐代的军事指挥机构与皇帝对军权的控制 614

二、军队体制及军队的构成 616

(一)府兵 616

(二)兵募 624

(三)蕃兵 625

(四)健儿 626

(五)地方军 627

(六)唐代的边防体制 629

(七)?骑 631

(八)禁兵 632

三、军兵种 634

(一)步兵 634

(二)骑兵 635

(三)水军 636

四、战时军队的编组 638

(一)行军制 638

(二)行营制 639

五、武官的选调与考核 640

(一)入仕的途径 640

(二)武官的任用 640

(三)武官的考核 641

六、隋唐时期的马政 641

第三章 监察机制 644

一、隋代的监察机制 644

二、唐代的监察机制 645

(一)台官监察——御史台 646

(二)谏诤制度 647

(三)勾检制度 650

(四)比部制度 652

(五)巡察制度 653

(六)监军制度 654

三、五代的监察机制 656

第四章 法律制度 658

一、隋代的法制 658

(一)隋代立法 658

(二)刑法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659

(三)法律的实施及其历史教训 660

二、唐代的刑事立法 663

(一)《唐律》的制定 663

(二)唐代法律的基本形式 664

(三)《唐律》的特点及其影响 666

三、刑罚制度的发展演变 667

(一)五刑制度的确立 667

(二)唐后期刑罚制度的变化 668

四、审判制度 669

(一)隋唐五代的法律体制 669

(二)审判制度 672

五、五代法制的演变 675

(一)刑事立法 675

(二)滥刑的恶劣影响 676

(三)五代法制的建树 677

第五章 教育体系与文官选任 679

一、日臻完备的官学体制 679

二、举选分途与科举制的确立 682

(一)举选分途的层次 683

(二)科举制 683

三、其他入仕途径 685

(一)门荫入仕 685

(二)流外入流 686

(三)辟署 686

(四)荐举 687

(五)赀选 687

四、衡鉴之司——唐铨选制度 687

(一)流内选 688

(二)流外选 689

(三)循资格与非时选 689

(四)唐后期的整顿措施 690

五、以“善、最”为标准的唐代考课体制 690

六、官吏的任用限制 692

七、官吏品级、俸禄与相应待遇 693

(一)辨贵贱、叙劳能的品阶勋爵制度 693

(二)官吏的俸禄与待遇 695

八、科举制与社会政治文化变迁之关系 697

第六章 文化方针与礼乐教化 699

一、三教并用的文化方针 699

(一)隋代三教并用思想的初步形成 699

(二)唐初三教并用思想的确立 701

(三)高宗、武后时期利用三教的方针 704

(四)唐玄宗崇道 706

(五)唐后期诸帝的抑、扬佛道 709

二、图书与乐舞的管理 714

(一)隋唐掌管图书的机构 714

(二)图书的搜集和整理 716

(三)乐舞机构 718

精神文化编 726

第一章 学术思想与流派 726

一、隋唐时期的儒学 726

(一)王通与“三教归一”思想的提出 726

(二)儒学的重要地位与儒学典籍的整理 728

(三)儒学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 729

二、朴素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 733

(一)吕才、李华等人的反世俗迷信思想 733

(二)卢藏用、李筌的天人观 735

(三)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737

三、道教的兴盛与发展 740

(一)道教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740

(二)外丹、黄白术的兴盛、危机与内丹道的崛起 743

四、佛教的兴衰与反佛思想 747

(一)佛教宗派的繁荣与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747

(二)反佛思想与韩愈的《谏迎佛骨表》 758

五、西来新宗教的传播 760

(一)景教的东来 761

(二)袄教的传播 762

(三)摩尼教的流传 763

(四)伊斯兰教的初传 765

六、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学 766

(一)官方垄断国史修撰 767

(二)“正史”的成就及其没落 769

(三)史学的总结——《史通》 772

(四)通史撰述的复兴 775

(五)史学经世的新方向——《通典》 776

(六)类书的编纂 780

(七)中唐以来的史学批评 781

(八)五代时期的史学成就 783

七、唐代的兵书与军事学 785

(一)兵书 785

(二)军事学 786

第二章 自然科学理论与思想 793

一、数学的发展 793

(一)专门数学人才的培养 793

(二)算经十书的注释 794

(三)基础数学理论的新建树 795

(四)民间实用算术的发展 796

二、天文历法的成就 797

(一)隋唐历法的不断改进 798

(二)天文观测的巨大成就 799

(三)星官体系的完善 800

(四)天文文献的搜集和整理 801

三、医学理论与思想 802

(一)医学教育的制度化 802

(二)影响深远的医学著作 802

(三)《新修本草》与《食疗本草》 805

(四)敦煌所见民间医学成就 807

(五)隋唐医学的特点 808

四、地理学的发展 811

(一)地志与图经 811

(二)游记与行记 812

(三)水文地质著作 812

(四)敦煌的地理文书 813

第三章 绚烂多彩的文学艺术 815

一、文学 815

(一)诗歌 815

(二)传奇小说的发展 823

(三)方兴未艾的古文运动 827

二、音乐和舞蹈 831

(一)雅乐与燕乐 832

(二)从十部伎向坐、立两部伎的发展 834

(三)隋唐乐舞的杰出成就 835

三、书法与书论 837

(一)隋唐书法兴盛的社会基础 838

(二)初唐书法 839

(三)盛唐书法 840

(四)中晚唐书法 843

(五)唐代书法理论 844

四、绘画与画论 845

(一)隋及初唐绘画 846

(二)盛唐以来的人物画 848

(三)盛唐的山水画 850

(四)盛唐以来的禽兽、花鸟画 852

(五)石窟和墓葬壁画 853

(六)绘画理论 855

五、隋唐雕塑 857

(一)佛教造像 857

(二)唐代陵墓雕刻 859

(三)唐代雕塑家及其艺术成就 860

第四章 丰富的民间文化 862

一、说唱与变文 862

(一)唐代说唱艺术的兴盛 862

(二)话本小说 863

(三)讲经文与变文 864

(四)词文和俗赋 866

二、民间歌谣 866

(一)民歌 866

(二)敦煌曲子词 868

(三)唐代民谣 868

三、民间舞蹈 871

(一)节日歌舞游乐 871

(二)各种舞蹈相互交融 872

(三)宗教祭祀舞蹈 873

四、民间工艺美术 874

(一)陶瓷美术 874

(二)丝织、印染和刺绣 876

(三)铜镜和金银器 877

五、唐代民间信仰 878

(一)五神崇拜 879

(二)人神、人鬼信仰 880

(三)社会神信仰 882

第五章 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885

一、隋 885

二、唐前期 887

三、吐蕃管辖时期 894

四、归义军时期 899

(一)张氏归义军时期(849—914) 899

(二)曹氏归义军时期(914—1037) 909

第六章 文化的传播与碰撞 912

一、胡汉文化的交融 912

(一)胡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 912

(二)汉文化对胡文化的影响 913

二、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趋势 914

三、外域文化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916

(一)外域文化的传入 916

(二)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920

四、中国文化的外传及其影响 920

(一)中国文化的东进 921

(二)中国文化的西传 924

社会生活编 933

第一章 衣食住行及其特点 933

一、服饰 933

(一)从常服到章服 933

(二)幞头、袍、靴、衫、裙、帔 934

(三)颇具特色的妇女妆饰 936

(四)民族服饰与“胡服” 938

二、饮食 940

(一)胡食与“割脍” 940

(二)几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宴会 942

(三)皇室贵族的奢靡 944

(四)茶、酒与生活 945

三、居住 947

(一)规模宏大的城市与宫殿 947

(二)民居与官私园林 949

(三)张设和家具 951

四、出行 954

(一)完备的道路设施 954

(二)出行工具的多样化 956

(三)馆驿与旅店 958

第二章 生老病死的风尚及管理 961

一、诞生、祝寿等人生礼仪 961

(一)诞生礼仪 961

(二)祝寿礼仪 962

二、尊老风尚 964

(一)尊老风尚的形成 964

(二)对老人的优待 965

(三)老年官吏的致仕待遇 967

(四)民间尊老敬老习俗 968

三、医事制度和医疗保健 970

(一)医事制度 970

(二)医疗保健 972

(三)藏医的医疗、保健 975

四、社会救济 976

(一)社会救济事项 977

(二)社会救济机构 978

五、丧仪、丧制及丧俗 979

(一)丧葬礼仪烦琐 979

(二)丧制的加强 980

(三)丧俗颇具特色 982

六、帝王陵墓与贵族、平民墓葬 984

(一)帝王陵墓 984

(二)贵族官僚与平民墓葬 986

第三章 婚姻和性问题 990

一、婚礼与婚俗 990

(一)婚姻观念的新变化 990

(二)皇室婚仪与民间婚礼 993

(三)其他婚俗 996

二、性问题与妓女 998

(一)较为开放的性生活风气 998

(二)房中书与性爱文学 1001

(三)平康坊与妓女生活 1003

第四章 节日活动与文体娱乐 1006

一、岁时节日活动 1006

(一)除夕、元旦、人日和元宵节 1006

(二)上巳、寒食和清明节 1008

(三)端午龙舟竞渡 1010

(四)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乞巧 1011

(五)团圆的节日——中秋 1012

(六)重阳登高 1012

二、宗教信仰与闲暇娱乐 1013

(一)宗教信仰节日中的丰富活动 1013

(二)庙会与迎神赛社活动 1019

三、文体活动与闲暇娱乐 1021

(一)各种文体活动 1022

(二)闲暇娱乐 1029

第五章 开放的社会风尚 1041

一、胡风熏染与全面开放的社会风尚 1041

二、尚武与游侠之风 1047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尚武之风 1047

(二)游侠之风 1051

三、文人士大夫间的交往 1054

(一)文学型会社 1055

(二)老年文人会社 1056

(三)宗教型文人会社 1056

四、奢靡、服食之风的蔓延 1057

五、祥瑞与王朝政治 1060

六、恶习与陋习 1063

(一)赌风盛行 1063

(二)嫖娼狎妓之风 1065

(三)缠足之风的兴起 1066

(四)拐卖人口之风 1067

七、迷信之风与移风易俗 1068

八、行业活动与习俗 1071

附录 1079

附录一 主要参考史料 1079

附录二 隋唐五代历史纪元表 1096

附言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