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在信访研究中找回“群众”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从“公民”到“群众”:信访研究的视角转换 4
三 国家、官僚制与群众:一个分析框架 16
四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33
五 表述框架 37
第一章 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进 40
一 承诺与服务的践行:新中国成立前的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 40
二 运动与常规的变奏:改革开放前的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 44
三 理性与世俗的嬗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 50
四 结语 59
第二章 群众抑或公民:信访权利主体论析 61
一 “群众”与“公民”:两种权利观念的回顾与比较 64
二 “群众”与中国信访制度的发生和发展 79
三 从“群众”到“公民”:信访权利主体的变迁 90
四 找回“群众”:信访权利主体的复归 102
五 结语 108
第三章 群众路线与信访分类治理 111
一 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建立(1949—1956) 112
二 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发展(1957—1978) 117
三 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完善(1978年—20世纪末) 123
四 信访分类治理体系的变革及困境(21世纪以来) 129
五 结语 133
第四章 群众路线、阶层分化与底层群众上访 137
一 个案调研点概况 139
二 阶层分化与基层社会利益分配的失衡 140
三 重构利益分配格局:底层群众上访的动力 150
四 从个体之气到阶层之气:底层群众上访的演化 154
五 收买、压制和利用:上层精英应对底层上访的策略 157
六 结语 162
第五章 群众路线与县委书记大接访 168
一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的缘起与变迁 169
二 县委书记大接访的制度体系 174
三 官僚制与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的实践逻辑 180
四 督察与反督察:大接访过程中的博弈 190
五 常规与运动的交替:大接访制度运行的总体图景 200
六 结语 201
第六章 群众路线、官僚制与群众工作部改革 204
一 从信访局到群众工作部:改革历程回顾 206
二 群众工作部的发生机制 213
三 群众工作部的运行机制 218
四 群众工作部的限度 223
五 结语 229
结语 迈向人民政治 231
一 群众路线与信访制度 231
二 “群众”的力量 234
三 什么样的“群众”? 236
四 “群众”与“公民”的融合 238
五 人民政治的重建 241
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