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我国检察官相对独立的内在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2
二、检察官相对独立的域外考察 6
三、我国检察官相对独立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13
四、检察官相对独立的相关问题 18
第一章 我国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历史反思 24
第一节 我国检察官地位的历史变迁 24
一、清末检察官的地位 24
二、民国政府时期检察官的地位 30
三、革命根据地政权中检察官的地位 35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检察官的地位 39
第二节 当代中国检察官地位的现状与问题 43
一、检察长负责制下的检察官 43
二、行政化业务工作机制中的检察官 47
三、树立检察官主体地位的三重障碍 48
第三节 逐步树立检察官的主体地位 50
一、树立检察官主体地位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主任检察官 50
二、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推进与检察官主体地位的提升 53
三、确立检察官主体地位的三项措施 61
第二章 检察官相对独立的比较考察 65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66
一、美国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66
二、英国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69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69
一、法国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69
二、德国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72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76
一、日本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76
二、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 81
第三章 检察官相对独立的必要性和改革探索 93
第一节 检察官相对独立的必要性 93
一、保证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需要 93
二、体现检察官主体地位的需要 95
三、排除干扰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 98
四、落实办案责任制的需要 100
五、办案中临场决策及提高诉讼效率的需要 101
第二节 我国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的改革探索 102
一、主诉(办)检察官制度改革探索 102
二、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探索 109
三、员额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探索 117
第四章 检察官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 124
第一节 检察官的司法与行政双重性 124
一、关于检察官性质的争论 124
二、检察官具有司法与行政双重性质 128
三、检察官的双重性质决定其相对独立的地位 130
第二节 检察官的客观义务 133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内涵 133
二、检察官客观义务对检察官相对独立的要求 140
第三节 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144
一、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内涵 144
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对检察官相对独立的要求 147
第五章 检察官相对独立的权限 151
第一节 检察官独立的相对性 151
一、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151
二、检察官的独立与党的领导 152
三、检察官的独立与接受人大监督 153
四、检察官的独立与“检察一体制” 155
五、检察官的独立与民主集中制 156
六、检察官独立与法官独立的异同 157
第二节 检察官的权限范围 158
一、提出和发表办案意见的权力 159
二、一定的办案决定权 162
三、抵制干扰权 165
四、抗命权 166
第六章 我国检察官相对独立的制度构建 168
第一节 检察官相对独立职业保障制度的完善 168
一、我国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 168
二、我国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71
三、完善我国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173
第二节 检察官相对独立与检察机关办案模式的完善 175
一、我国检察机关办案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175
二、我国检察机关办案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77
三、我国检察机关办案模式的改革探索 178
四、完善我国检察机关办案模式的建议 181
第三节 检察官相对独立与检察一体制的完善 184
一、检察一体制的基本内涵 184
二、检察一体制与检察官独立之间的关系 190
三、完善我国检察一体制的建议 192
第四节 检察官相对独立与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 197
一、我国检察官的监督制约机制 197
二、我国检察官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05
三、完善我国检察官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议 207
第五节 我国检察官相对独立制度的立法完善 210
一、检察官相对独立职业保障的立法建议 210
二、检察官相对独立办案模式的立法建议 212
三、检察官相对独立与检察一体制的立法建议 214
四、检察官相对独立监督制约机制的立法建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