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乳腺的解剖结构及生理调节 1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结构 1
一、大体解剖学 1
二、组织形态学 6
第二节 乳腺生理学 8
一、胚胎及婴幼儿期乳腺的发生和发育 8
二、青春期乳腺的发育 10
三、月经周期中乳腺的生理变化 11
四、妊娠期乳腺的生理变化 12
五、哺乳期乳腺的生理变化 12
六、绝经期乳腺的生理变化 14
第三节 调节乳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5
一、胚胎期调控乳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6
二、出生后调控乳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9
三、展望 24
第二章 乳腺原位癌的流行病学 26
第一节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流行病学 26
一、发病情况 26
二、自然病程 30
三、风险因素 31
四、分子流行病学 33
五、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34
第二节 乳腺小叶原位癌的流行病学 37
一、发病情况 38
二、自然病程 40
三、危险因素 42
四、分子流行病学 43
五、多形性小叶原位癌 44
第三章 乳腺原位癌的发展过程及生物学行为 49
一、乳腺原位癌的发展过程 49
二、乳腺原位癌的生物学行为 53
第四章 乳腺原位癌的病理 60
一、导管原位癌 60
二、小叶原位癌 65
三、微浸润 68
第五章 乳腺原位癌的生物标记物 71
第一节 分子分型及相关蛋白标记物 71
一、Her-2 71
二、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 72
三、Ki-67 72
四、TP53 72
五、细胞周期蛋白D1 73
六、BCL2 73
七、CDH1 73
八、其他 73
第二节 多基因mRNA表达谱 74
第三节 基因组改变 74
第四节 microRNA 75
第五节 肿瘤微环境改变 75
一、纤维和胶原 76
二、基质金属蛋白酶 76
三、肌上皮细胞 76
四、免疫细胞 77
五、纤维母细胞 77
第六节 肿瘤内异质性 78
第七节 导管原位癌进展模型 79
一、非依赖性演进模型 79
二、演进瓶颈模型 80
三、多克隆浸润模型 80
第八节 总结与展望 81
第六章 乳腺原位癌病理检查方法 84
第一节 乳腺原位癌标本的病理取材 84
一、标本的固定 84
二、标本的类型和取材 84
第二节 乳腺原位癌的病理报告 88
一、原位癌的大小 88
二、原位癌的组织学类型 89
三、原位癌的组织学分级和坏死 90
四、原位癌的切缘评估 91
五、导管原位癌ER、PR和Her-2的检测 93
第七章 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表现 98
一、X线征象 98
二、MRI征象 100
三、鉴别诊断 102
第八章 乳腺原位癌的超声诊断 104
第一节 超声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104
第二节 乳腺超声检查概述 105
一、患者体位及扫查方法 105
二、仪器设备 105
三、乳腺超声检查的观察内容 106
第三节 正常乳腺超声声像图 106
第四节 乳腺病变超声描述术语及BI-RADS分类 108
一、乳腺病变超声描述术语 108
二、BI-RADS分类 110
第五节 乳腺原位癌的超声特征 112
一、导管原位癌的超声特征 112
二、小叶原位癌的超声特征 117
第六节 乳腺原位癌的超声特征及与免疫组化的关系 118
第七节 超声新技术在乳腺原位癌检查中的应用 119
一、弹性成像 119
二、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119
三、三维成像 120
第九章 乳腺原位癌的微创活检及细胞学检查 123
第一节 概述 123
第二节 乳腺原位癌立体定位粗针活检方法 123
一、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 123
二、X线引导下粗针活检 126
三、MRI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活检 128
第三节 乳腺原位癌的细胞学检查 128
一、乳腺原位癌细胞学活检的适用范围 129
二、乳腺原位癌细胞学活检的操作方法 129
第四节 乳腺原位癌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 129
一、乳腺原位癌微创活检的适应证 129
二、乳腺原位癌微创活检的禁忌证 130
三、微创活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30
第五节 乳腺原位癌微创活检可能存在的问题 131
一、准确性与组织学低估 131
二、病灶能否完全切除 132
三、立体定位活检后的再次活检 132
第十章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手术治疗 134
一、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外科手术治疗的变化趋势 134
二、讨论DCIS手术方式的先决条件 135
三、纯DCIS患者的乳房处理 135
四、DCIS患者局部乳房处理的参考模型 138
五、DCIS的区域淋巴结处理 139
六、总结 140
第十一章 不可保乳的乳腺原位癌重建策略 142
第一节 乳腺原位癌的重建时机 143
一、即刻重建与肿瘤安全性 143
二、即刻重建的优越性 143
三、各种手术方法的重建时机 144
第二节 乳腺原位癌全乳切除的切口选择 144
第三节 乳腺原位癌的重建方式选择 146
一、植入物乳房重建 147
二、自体组织的乳房重建 149
第四节 乳腺原位癌的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策略 154
一、局部复发 154
二、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 154
三、双侧不对称 154
四、自体脂肪移植重建乳房存在的问题 156
第十二章 乳腺原位癌的放射治疗 160
一、DCIS的诊断和生物学背景 160
二、放疗在DCIS局部治疗中的地位 161
三、基于不同复发风险的个体化放疗的决策探讨 165
四、DCIS伴微浸润的局部治疗方案探讨 169
五、放疗新技术在DCIS患者保乳术后的应用 172
第十三章 乳腺原位癌的化疗与内分泌治疗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第二节 DCIS辅助内分泌治疗地位的确立 176
一、NSABP B-24 176
二、UK/ANZ 179
第三节 芳香化酶抑制剂对比他莫昔芬 181
一、IBIS-Ⅱ DCIS 181
二、NSABP B-35 183
第四节 DCIS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争议和共识 185
第十四章 Van Nuys预后指数及其临床价值 188
一、Van Nuys预后指数(VNPI)的历史与演变 188
二、VNPI中的关键因素 190
三、VNPI的临床实践 192
四、VNPI的缺陷和前景 193
第十五章 乳腺原位癌治疗后对侧乳房的处理 196
第一节 乳腺原位癌治疗后对侧乳房的癌变特点 196
一、小叶原位癌(LCIS)治疗后对侧乳房的癌变特点 196
二、导管原位癌(DCIS)治疗后对侧乳房的癌变特点 196
第二节 乳腺原位癌治疗后对侧乳房的手术处理 197
一、LCIS治疗后对侧乳房的手术处理 197
二、DCIS治疗后对侧乳房的手术处理 197
第十六章 乳头部Paget病 199
第十七章 乳腺癌的预防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第二节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205
一、不可改变因素 205
二、可改变危险因素 207
三、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 208
四、其他危险因素 209
第三节 乳腺癌的风险降低 209
一、生活方式 209
二、生育相关情况 211
三、其他 211
第四节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模型 212
一、改良Gail模型 212
二、Cuzick-Tyrer模型 213
三、BRCAPRO模型 213
四、风险阈值 214
第五节 乳腺癌的化学预防(预防性治疗) 214
一、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 214
二、芳香化酶抑制剂(AI) 217
三、ER阴性乳腺癌的化学预防 217
四、其他药物 219
五、指南推荐用药 220
六、患者依从性 221
第六节 乳腺癌的预防性手术 221
一、手术指征 222
二、手术获益和风险 222
第七节 总结 223
第十八章 乳腺原位癌的预后 226
一、乳腺原位癌的自然病程及预后 226
二、乳腺原位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227
第十九章 乳腺原位癌诊疗相关循证医学资料 236
一、外科治疗:何为理想切缘 236
二、DCIS保乳术后辅助放疗 242
三、DCIS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246
四、DCIS之精准治疗 248
第二十章 乳腺原位癌典型病例介绍 255
一、病例1 255
二、病例2 257
三、病例3 259
四、病例4 261
第二十一章 小叶原位癌 264
一、流行病学资料 265
二、自然病程 267
三、病理 270
四、临床表现和处理 277
第二十二章 乳腺原位癌:过去、现在和展望 287
第一节 乳腺原位癌的研究进程 287
一、小叶原位癌 287
二、导管原位癌 292
第二节 乳腺原位癌的未来 299
一、从分子层面深入认识乳腺原位癌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过程 299
二、精准的风险预测模型与乳腺原位癌的个体化治疗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