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炭资源赋存的基础 1
1.1 区域构造背景 1
1.1.1 印支期(三叠纪,250~20Ma) 1
1.1.2 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20~175Ma) 3
1.1.3 燕山中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5~135Ma) 3
1.1.4 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中期—早始新世,135~52Ma) 4
1.1.5 早喜马拉雅期(中始新世—渐新世,52~23.3 Ma) 4
1.1.6 晚喜马拉雅—新构造期(中新世—全新世,23.3 Ma~至今) 4
1.2 构造格局特征 4
1.2.1 塔东南坳陷 5
1.2.2 阿尔金构造带 5
1.2.3 西昆仑构造带 6
1.2.4 东昆仑构造带 7
1.3 区域地层 8
1.3.1 且末地层小区 8
1.3.2 江尕勒萨依 安西地层小区 11
1.3.3 柳什塔格地层小区 14
1.3.4 肃拉穆宁地层小区 16
1.3.5 阿羌地层小区 18
1.3.6 木孜塔格地层小区 20
1.3.7 库木库里地层小区 22
1.3.8 柴达木地层小区 23
1.4 岩浆岩 25
1.4.1 元古宙侵入岩 26
1.4.2 加里东期侵入岩 26
1.4.3 海西期侵入岩 26
1.4.4 印支期—燕山期侵入岩 26
1.5 含煤地层 27
1.5.1 塔东南坳陷 27
1.5.2 东昆仑构造带 28
1.5.3 柴西构造带 32
2 层序地层划分与地层对比 34
2.1 概述 34
2.2 露头层序界面识别 35
2.2.1 布雅煤矿剖面 36
2.2.2 普鲁煤矿剖面 38
2.2.3 且末县煤矿 38
2.2.4 阿拉巴斯套剖面 40
2.2.5 嘎斯煤矿剖面 42
2.3 层序划分方案 45
2.3.1 层序界面标志 45
2.3.2 初次湖泛面的识别 47
2.3.3 最大洪泛面的识别 49
2.3.4 层序划分方案 50
2.4 地层划分对比 51
2.4.1 地层划分现状 52
2.4.2 地层划分对比标志 52
2.4.3 地层对比方案 58
2.5 层序地层格架 59
2.5.1 布雅煤矿层序地层分析 59
2.5.2 于田普鲁煤矿层序地层分析 62
2.5.3 且末县煤矿层序地层分析 64
2.5.4 吐勒塔格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66
2.5.5 柴西清水沟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68
2.5.6 联井对比 71
3 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 77
3.1 概述 77
3.2 古地理与古气候 78
3.2.1 中—下侏罗统常见古植物化石 79
3.2.2 上侏罗统常见古植物化石 80
3.2.3 古气候特征 80
3.3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80
3.3.1 冲积扇体系 81
3.3.2 近岸水下扇 82
3.3.3 扇三角洲体系 84
3.3.4 湖泊体系 87
3.3.5 沼泽相 92
3.4 盆地构造属性与原型盆地 93
3.4.1 构造破坏 94
3.4.2 盆地构造属性 98
3.4.3 原型盆地 101
3.5 沉积演化 111
3.5.1 初始断陷期(SQ1+SQ2) 113
3.5.2 首次聚煤期(SQ3) 113
3.5.3 坳陷期(SQ+SQ5) 116
3.5.4 气候变化期(SQ6) 118
3.6 盆地充填特征与沉积模式 118
3.6.1 断陷盆地 118
3.6.2 坳陷盆地 118
4 聚煤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120
4.1 概述 120
4.2 孢粉、古气候、煤相 121
4.2.1 孢粉组合特征 121
4.2.2 煤相特征与演化 122
4.2.3 地球化学判别 124
4.3 断坳转换控制聚煤期的形成 125
4.3.1 断陷期 126
4.3.2 断坳转换期 127
4.3.3 坳陷期 127
4.3.4 挤压反转期 128
4.3.5 两期聚煤 129
4.4 层序结构样式与煤层发育 129
4.4.1 低位体系域的聚煤作用 130
4.4.2 湖侵体系域的聚煤作用 130
4.4.3 高位体系域的聚煤作用 131
4.4.4 主要煤层的分布 131
4.5 有利沉积相带的发育 132
4.6 有利聚煤带的发育 133
4.6.1 布雅有利聚煤带 135
4.6.2 普鲁有利聚煤带 137
4.6.3 且末县煤矿有利聚煤带 137
4.6.4 红柳沟有利聚煤带 139
4.6.5 艾西有利聚煤带 139
5 煤岩、煤质变化规律与主控因素分析 144
5.1 概述 144
5.2 煤岩、煤质特征 145
5.2.1 民丰凹陷 145
5.2.2 瓦石峡凹陷 150
5.2.3 吐拉—柴西地区 150
5.2.4 镜质组与惰质组相关性 151
5.3 煤化指标及煤质特征 154
5.3.1 民丰凹陷 154
5.3.2 瓦石峡凹陷 161
5.3.3 吐拉—柴西地区 168
5.3.4 主要煤层煤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171
5.4 煤类分布规律 174
5.4.1 煤类分布特征 174
5.4.2 古地温变化规律 175
5.4.3 煤变质成因 175
5.4.4 讨论 182
6 典型赋煤构造与找煤方向 184
6.1 概述 184
6.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184
6.2.1 塔东南赋煤带 184
6.2.2 吐拉—柴西赋煤带 185
6.3 后期构造改造与煤田勘探范围 185
6.3.1 塔东南坳陷构造特征 185
6.3.2 吐拉盆地构造特征 186
6.3.3 柴西构造特征 187
6.3.4 东昆仑构造特征 187
6.4 典型控煤构造 188
6.4.1 挤压构造样式 188
6.4.2 伸展构造样式 193
6.4.3 走滑构造样式 193
6.4.4 反转构造样式 194
6.5 勘探建议 194
6.5.1 艾西—阿拉巴斯套 194
6.5.2 红柳沟 195
6.5.3 黄羊沟—两个泉 195
6.5.4 布雅东部 195
6.5.5 民参2井北部 195
6.6 结论和建议 195
参考文献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