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长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7871
  • 页数:1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凝聚力为切入点,以政党与社会关系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有创见性地构建了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梳理了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主要系统形态。以此为纲,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提升社会凝聚力从价值目标凝聚、组织凝聚、政策凝聚、媒介凝聚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这样的分析思路清晰,从思想到实际,可操作性强,对转型期提高党的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导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

二 研究现状概述 3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0

四 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12

第一章 理论分析:凝聚力与执政党社会凝聚力 14

第一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概念分析 14

一 凝聚力 15

二 政党凝聚力 19

三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 22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4

一 执政党的价值目标 24

二 执政党领袖与执政体系 26

三 执政绩效与制度正义 28

四 执政道德与执政形象 30

五 社会心理与外部环境 30

第三节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价值功能及主要系统形态 32

一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的价值功能 33

二 执政党社会凝聚力建设的主要系统形态 36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42

第一节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 43

一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历程 43

二 局部执政时期党的社会凝聚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47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传统路径 51

一 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 51

二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53

三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54

四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 56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党的社会凝聚力 57

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及主要特征 58

二 社会转型期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的优势 62

三 社会转型给党增强其社会凝聚力提出重大挑战 64

第三章 价值凝聚:价值目标与中国梦 7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 74

一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75

二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 76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9

第二节 意识形态认同 84

一 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与功能 84

二 意识形态与政党社会凝聚力 86

三 坚持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86

第三节 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信念 90

一 理想引领方向,信念凝聚力量 90

二 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 92

三 中国梦凝聚力量 94

第四章 组织凝聚:政党权威与组织网络 97

第一节 党的核心领导集体与执政骨干队伍 97

一 党的核心领导集体 98

二 党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102

三 依法执政,取信于民 108

四 治理权力腐败,提高党的执政公信力 109

第二节 重构党的组织网络 111

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战略性资源 112

二 转型期基层党组织增强社会凝聚力面临的困境 114

三 完善执政党的组织网络 116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120

一 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121

二 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到位才能凝聚人心 122

三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选择 123

第五章 政策凝聚:执政体系与民生政策 127

第一节 开放执政体系 128

一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128

二 政治协调与政治沟通 132

三 录用社会精英 134

四 吸收社会优秀分子入党 137

第二节 民生: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根本保障 138

一 民生的概念阐释及其特征 139

二 发展民生是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根本保障 140

三 积极构建深得民心的民生政策体系 143

第三节 公平配置社会资源与社会机会 147

一 社会公正的基本含义 148

二 公平配置社会资源 151

三 公平配置社会机会 153

第六章 媒介凝聚:大众传媒与非政府组织 157

第一节 大众传媒:党凝聚社会的重要抓手 157

一 大众传媒在党凝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58

二 大众传媒的新特点及对党的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影响 159

三 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 163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党凝聚社会的重要桥梁 165

一 执政党的治理理念 166

二 政党与非政府组织 168

三 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 170

结语 176

参考文献 178

后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