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中医美容学的概念 1
二、中医美容学的特点 2
第二节 中医美容学发展概况和趋势 5
一、远古至先秦时期 6
二、秦汉三国时期 7
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8
四、宋元明清时期 9
五、近现代及中医美容学的发展趋势 10
第三节 中医美容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11
一、与中医各学科的关系 11
二、与西医学科的关系 11
三、与生活美容的关系 11
四、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2
第二章 中医美容学的中医理论基础 13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 13
一、病因 13
二、发病 20
第二节 临床诊法和临床辨证 22
一、四诊 22
二、中医美容辨证方法 34
第三节 治疗原则 42
一、养生防衰 42
二、欲美求本 43
三、病证结合 44
四、补泻同施 44
五、协调阴阳 45
六、三因制宜 46
第三章 中医美容学的传统美学基础 4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7
一、美学 47
二、医学美学 47
三、医学人体美 48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48
一、传统美学的人体审美观 49
二、传统美学思想的道德规范 56
三、传统美学思想对中医美容实践的指导意义 58
第四章 中医美容方法 59
第一节 药物美容 60
一、内治法 60
二、外治法 63
第二节 食膳美容 68
一、概述 68
二、常用美容食物及功效 69
三、常用的美容食膳方 72
第三节 经络美容 74
一、经络美容的概念 74
二、经络美容常用的经脉和腧穴 74
三、常用方法 78
第四节 其他美容方法 86
一、植物芳香美容法 86
二、音乐美容法 89
三、气功美容法 91
中篇 95
第五章 中医美容养生 95
第一节 顺应四时 95
一、顺应昼夜 95
二、顺应四季 95
第二节 防寒避暑 96
一、冬日防寒 96
二、夏日避暑 96
第三节 动静有衡 97
一、静以养神 97
二、动以养形 97
第四节 劳逸适度 97
一、重视房事养生 98
二、重视劳作适度 98
第五节 活动肢体 98
第六节 平和情志 99
一、清静养神 99
二、调摄情志 99
第七节 饮食适宜 100
一、饮食有节 100
二、四季与饮食 101
第六章 精、气、神的保养 102
一、精 102
二、气 103
三、神 106
四、结语 107
第七章 皮肤的保养 108
第一节 皮肤保养的原理 108
一、养肺卫,润皮肤 108
二、填肾精,充皮肤 108
三、调气血,美皮肤 109
四、畅情志,悦皮肤 109
五、去污垢,洁皮肤 109
六、防外邪,护皮肤 110
第二节 祛皱驻颜 110
第三节 润泽荣面 112
第四节 白面洁肤 114
第八章 五官的保养 116
第一节 润唇美齿 116
润唇 116
美齿 119
第二节 美目美眉 123
美目 123
美眉 126
第九章 形体的保养 129
第一节 秀发固发 129
第二节 美手美颈 134
第三节 轻身增重 139
轻身 140
增重 144
第四节 润肤香体 147
第五节 丰胸 151
下篇 155
第十章 色素变化性疾病 155
第一节 雀斑 155
第二节 黧黑斑 157
第三节 面黑 160
第四节 炎症后色素沉着 163
第五节 色素痣 165
第六节 目胞黑 166
第七节 白驳风 169
第八节 单纯糠疹 172
第九节 葡萄疫 173
第十一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176
第一节 粉刺 176
第二节 酒渣鼻 179
第三节 白屑风 182
第四节 毛囊角化病 184
第五节 甲病 186
第六节 粟丘疹 191
第八节 汗管瘤 192
第九节 发蛀脱发 194
第十节 油风 196
第十一节 白发 199
第十二节 妇女多毛症 201
第十二章 敏感性皮肤病 205
第一节 颜面再发性皮炎 205
第二节 唇风 207
第三节 桃花癣 209
第四节 化妆品皮炎 211
第五节 激素依赖性皮炎 213
第六节 晒斑 215
第十三章 病毒性皮肤病 218
第一节 疣(疣目、扁瘊、鼠乳、丝状疣) 218
第二节 热疮 220
第十四章 形体疾病 223
第一节 肥胖症 223
第二节 皲裂疮 232
第三节 冻疮 235
第十五章 其他损美性病症 239
第一节 面部潮红 239
第二节 毛细血管扩张症 241
第三节 月经疹 242
第四节 血管瘤 244
第五节 睑黄疣 246
第六节 蟹足肿 247
第七节 进行性掌跖角化症 250
第八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251
第九节 汗疱疹 253
第十节 手足逆剥 256
第十一节 早衰 258
第十二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 261
第十三节 口气 265
第十四节 体气 267
附录一 常用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271
附录二 常用中医美容方剂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