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淮河中游河道概况 1
1.1 地形地貌 1
1.2 气象水文 1
1.3 河流水系 2
1.4 水沙特性 4
1.5 平面形态和纵剖面形态 7
1.6 行蓄洪区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第2章 淮河中游河道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13
2.1 洪水演进数学模型 13
2.2 王家坝至鲁台子河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21
2.3 正阳关至吴家渡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51
2.4 蚌埠至浮山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88
2.5 浮山至洪泽湖出口段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 100
主要参考文献 129
第3章 淮河中游河道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及应用 131
3.1 正阳关至峡山口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31
3.2 峡山口至田家庵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42
3.3 平圩至蚌埠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46
3.4 临淮关至浮山段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153
主要参考文献 159
第4章 淮河中游实测洪水调度研究 160
4.1 洪水调度实况分析 160
4.2 特征时段洪量与最高水位关系分析 168
4.3 淮河干流洪量调度分析 181
4.4 基于极值与洪量相结合的淮河中游洪水调度思路 187
主要参考文献 188
第5章 行蓄洪区和分洪河道启用时机与运用效果 189
5.1 典型年洪水分洪河道运用效果分析 189
5.2 典型年洪水行蓄洪区运用效果分析 203
5.3 行蓄洪区启用时机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61
第6章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与分洪河道联合调度 262
6.1 2003年型洪水优化调度 262
6.2 2007年型洪水优化调度 275
6.3 1954年型洪水调度计算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99
第7章 淮河干流中等洪水分析 300
7.1 淮河干流水文站分布概况 300
7.2 淮河中游实测流量分析 300
7.3 淮河干流实测水位分析 304
7.4 淮河中游实测洪量分析 310
7.5 淮河干流洪水漫滩历时及水深分析 311
7.6 淮河干流中等洪水流量分析 317
7.7 小结 317
主要参考文献 318
第8章 淮河干流河道治理研究 319
8.1 淮河流域防洪体系 319
8.2 现状行洪能力分析 319
8.3 淮河干流河道治理存在问题 324
8.4 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完成后河道行洪能力分析 325
8.5 进一步扩大河道滩槽泄洪能力研究 329
8.6 干流河道理想断面型式研究 332
8.7 洪泽湖水位调整对浮山水位影响研究 335
8.8 降低中等洪水水位研究 342
8.9 小结 351
主要参考文献 351
第9章 淮河干流治理与洼地除涝关系研究 353
9.1 洼地排涝体系 353
9.2 淮河两岸洼地分布范围及特性分析 354
9.3 行蓄洪区调整工程对洼地排涝的作用 382
9.4 2~3年一遇标准疏浚对洼地排涝的作用 385
9.5 3~5年一遇标准疏浚对洼地排涝的作用 388
9.6 干流治理方案减灾效益分析 391
9.7 小结 392
主要参考文献 398